在过去,临床上多数类风湿患者来院看病,病历本里都夹着各种化验单、检查报告,类风湿因子、CT、核磁共振等等,医院换了一位医生,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
而事实上,这些检查报告通常只能判断两点:一是你是否确诊为类风湿,二是你的关节是否遭到破坏。即便检查报告是最近的,医生也无法知道你全身哪些关节存在炎症、炎症的多少、发展趋势以及治疗后炎症是否祛除干净。
贰O一陆年玖月玖日
那么对于类风湿医生,最有价
值的无疑是一份炎症的检查报
告。专家提醒,以下五类类风
湿患者,治疗前请先准备好炎
症检查报告。
tixin
提醒
郑州京科
01第一类疼痛呈间歇性好转
想确定是否无需治疗
类风湿患者在一段时间疼痛好转(如秋冬季节炎症处于平静期),甚至在用药后感觉疼痛消失了(如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等可达到表面祛炎),这种情况是否就无需再继续治疗?
医生指出:事实上有些病理性改变先于临床症状发生。如果关节出现炎症,局部温度会增高,炎症活跃及炎性增生的骨骼、关节骨质会影响周围血循及局部微环境,温度会增高0.4℃-1.5℃。通过炎症检查的温度对比,就能得知患者在不痛的时候体内是否还有炎症存在,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左)显示患者前期腰椎颈椎炎症严重
(右)症状减轻,腰椎炎症明显下降
02第二类想了解炎症发展趋势
骨质破坏程度,对治愈率评估
传统的影像检查只能检测患者主诉的疼痛部位是否存在病变,而无法做到全身的炎症检测,无法评估炎症是否在“扩散”、骨质破坏程度,患者更无法知道病情发展趋势和病变程度。
医生指出:类风湿患者关节腔内炎症一旦增多,局部温度会出现明显的增高0.8℃-2.8℃;如果超过2.8℃,多见于炎症严重并伴有骨质破坏受损,并出现炎症大量转移游走。医生经过分析红外热像图上特有的异常热源的形态及走势及温差值,能精准判断出炎症扩散趋势、骨质破坏程度,为治愈率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白色区域炎症爆发最严重,周围红色区域表明炎症扩散
03第三类想了解哪些关节
哪一段受炎症侵犯
类风湿关节炎累积身体多个大关节(如骶髂、腰椎、颈椎、胸椎等)同时发病,传统的笼统祛炎因无法精准作用与病灶点,而使祛炎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确切了解哪些关节受炎症侵犯是精准有效治疗的前提。
医生指出:类风湿直患者任一关节发生炎性病变,在红外热像图上表现为:局部温度增高,与周围组织温差在0.3℃~2.2℃之间,平均温差1.2℃。它的温度分辨率<0.05℃,微弱的炎性改变即可显示。即使在炎症初期,也有温度的改变,诊断符合率%。精准显示患者全身关节哪一处、哪几处存在炎症。
04第四类治疗后想判断炎症是否清除
能否彻底康复
治疗类风湿的方法很多,当医生和患者无法判断一种治疗方法祛除炎症的效果如何、是否适合该个体,也就无法进行疗程的合理安排与治疗方式的改进。
医生指出:炎症检测报告结合患者的主观疼痛感受是判断一种治疗方式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根据红外热成像图特点结合疼痛部位、程度做对症治疗后,如果治疗方式有效,炎性反应可发生改观,局部温度得到改善,红外热成像图的高代谢有很好的显示,炎症的颜色指示、温度值等都在炎症报告上清晰可见。
05第五类不适合多次做CT
X线等辐射性检查
早期做过CT、X线等检查,一段时间后想了解骨质破坏情况,治疗后想了解炎症是否祛除干净,但基于传统检查的辐射性,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并不适合反复做。
医生指出:炎症检查是通过热像仪镜头,可以精准、清晰的接收人体发出的远红外线,得到人体各关节详细温度变化数据信息,这些数据由计算机3D处理后成为一幅人体的红外热图,无X线/CT等检查仪的辐射性,可以连续多次检测,对机体无任何损伤,儿童和孕妇都可使用。
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了解自身“炎症”情况,避免盲目祛炎、无效治疗,实现规范祛炎、精准祛炎。 针对查炎的患者,医生将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帮助患者进行炎症检测分析、病程分析、中医体质内环境分析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并建立检测档案,以供治疗后炎症对比,直到患者炎症得到有效祛除。温馨提示:中华风湿免疫研究总会提醒广大类风湿患者,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痛非止痛,祛炎才是首要任务,关节无炎才彻底无痛,万不可病急乱投医,理性就诊、多方考证,避免上当受骗。
◆◆◆
医院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