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雾霾季”。每每到这个时节,马路上一个个白色的口罩里面,都隐藏着一张张焦虑的脸庞。近日,网上疯传的一组数据,十年间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约增长了43%。更是有一条“雾霾与肺癌有着“七年之约”,即出现雾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的博客流出。这再一次将人们的恐慌推向了高点。
所谓的“十年间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约增长了43%”,来源于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北京市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第12页1.2.1肺癌章节“肺癌发病率由年的44.56/10万上升至的63.84/10万。
从数据上看,表面上确实是增长了43%,但是计算增长率我们要排除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所以年度间粗发病率的直接比较不能科学反映肺癌发病的变化趋势,需进行年龄标化后才具有可比性。同页报告中指出至年间肺癌除去老龄化因素年平均增长率为1.2%。
除此之外,根据北京市的癌症数据计算年至年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年-年间标化的肺癌发病率年平均增长2.94%,然后自年开始出现拐点,-年间,肺癌的年平均下降0.18%。这种小幅度下降虽然不能认为是今后的大趋势,但是至少说明自年起,北京市肺癌的标化发病率较为平稳,并没有出现文章中所谓的因雾霾导致肺癌发病率上升的情况,反而显示近年来由于控烟措施的完善,成人吸烟率下降使得肺癌发病率得到了控制,并进入平台期。
北京市肺癌发病率如果要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需要用标化发病率(去除人口老龄化因素而造成发病率的不同)。年北京市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23.53/10万,而当年全国肺癌的标化发病率为25.34/10万,北京市肺癌发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于“肺癌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根据计算得知,北京市年的肺癌发病中位年龄为71岁,相对于年的肺癌发病中位年龄69岁增长了2岁,可见北京市肺癌发病并没有年轻化趋势。
由此可见,“十年间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约增长了43%”的说法断章取义,有误导公众的嫌疑。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时指出,“灰霾不光是对呼吸系统,对心血管、脑血管、神经系统都有影响,但是首当其冲的还是呼吸系统。北京10年来肺癌增加了60%,应该说空气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他发现每医院呼吸系统等急诊患者数量就会有着明显的变化。前几年的研究显示,PM2.5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每增加10个微克立方米的PM2.5,急诊量大概增长0.5%到1%。
像沙尘暴,它属于PM10级别的颗粒,人体可以通过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方式排出体外。但PM2.5颗粒物,人体的咽喉已经无法阻挡,它可以一路下行,直至肺泡。尤其PM2.5像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含有氮氧化物、硫酸盐、病毒等有害物质,这些停留在肺泡的毒颗粒,最终会影响我们的上皮组织,使抑癌基因失活,诱发肺癌。
关于PM2.5是否致癌的问题,其实早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给出了答案。
年10月17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里昂的会议上,已经把大气污染物PM2.5确认定为一级致癌物(一级的定义:对人类为确定之致癌物)。至此,除了会影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外,PM2.5还会增加肺癌、膀胱癌的得病几率。
虽然已经证实了PM2.5会提高患肺癌的风险率,但关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的言论,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能够证实。
众多专家均表示,“灰霾与肺癌‘七年之约’的说法有些夸张、不准确,截至目前流行病学调查对此没有大量深入的直接研究。”
PM2.5会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主要看PM2.5吸附大气中哪一种有毒颗粒物。如果吸附的是致癌物,就具有致癌性。如果吸附的是重金属,可能造成重金属中毒。成分不同,危害性不同。每个城市的生活经济发展不同,暴露在外的化学物质反应关系也不同。不同城市危害也不一样。
肺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即使能确定雾霾与肺癌的关系,那也是多年来长期生活在雾霾环境中所致。肺癌是一种慢性生活方式病,雾霾跟肺癌的关系,和烟草与肺癌的关系类似,是一个累积的过程。短时间在有害物质超标的地方生活,对诱发肺癌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长期呆在PM2.5严重超标的地方,肺癌的发病几率肯定是要升高的。这和当地的有害物质浓度、呆多长时间是密切相关的。
雾霾也不如吸烟可怕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对于一级致癌物的定义是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可以导致癌症的物质。可吸入颗粒物是室外空气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列入一级致癌物中。根据IARC的评估研究,可吸入颗粒物和空气污染水平的不断提高可增加患肺癌的风险,但其增加的癌症风险要低于吸烟。
烟草烟雾中含有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数百种有害物质,至少有69种为致癌物,而北京市既往监测数据显示多环芳烃等类致癌物仅有几种;据中国疾控控烟办研究显示,当在室内40分钟吸第三支烟的时候,室内PM2.5超过微克/立方米,远远高出室外PM2.5的浓度,可见吸烟产生的PM2.5的危害从致癌物种类和有害物质浓度都要远远高于雾霾的PM2.5含量。
北京市肿瘤防治办相关负责人说:“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从开始吸烟到肺癌发生的潜伏期大约需要15至50年,吸烟者的吸烟数量、烟龄等与肺癌患病风险相关。但我们也在探寻肺癌发病率提高是否有别的诱因。”
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曾于年专门针对北京市户籍的例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6.8%的受访者有吸烟习惯。其中男性吸烟率为79.4%,女性吸烟率19.4%;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25岁,平均每天吸20支,平均持续吸烟时间40年,累积吸烟40包年,都是名副其实的“老烟枪”,在这些吸烟病例中,已戒烟者占26.7%,开始戒烟的平均年龄62岁,平均戒烟时间7.5年。
根据几项监测数据可以看出,诱发肺癌的主要因素还是吸烟。目前肺癌发病率上升主要是线性细胞癌发病率增高。肺癌上升第一大原因是吸烟,其中包括二手烟,其次是空气污染与精神压力。
文/孙翼飞
责编:瞳孔
北京公立医院里哪所治疗白癜风好白癜风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