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性来说,吃不胖、晒不黑,不痛经可能是最幸福的事情,但大多数的女性都只能说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痛经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生殖器官并无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或者功能性痛经;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为继发性痛经。
为什么会痛经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继发性痛经多与内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有关,比如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继发性痛经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弱疼痛度。
中医定义痛经为“经行腹痛”,多与情志、起居不慎、六淫危害等不同病因,以及素体与经期和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如在这个时期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二脉瘀阻或者寒凝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以至于“不通则痛”,主要有以下5个病因:
1.气滞血瘀:
经期前后伤于情志,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
2.寒凝胞中:
多因经期冒雨、涉水、游泳,或者经期临近贪食生冷,内伤于寒,过于食凉,或者生活于湿地,风冷寒湿客于冲任、胞中,以至经血凝滞不畅,或者素体阳虚,阴寒内盛,冲任虚寒,导致经水运行迟滞;
3.湿热下注:
素有湿热内蕴,流注冲任,阻滞气血,或于经期产后湿热蕴结胞中,湿热与经血相结,故发为痛经;
4.气血虚弱:
脾胃素弱,化源不足,或者大病久矣,气血俱虚,冲任气血虚少,行经之后,气虚血滞,无力流通;
5.肝肾虚损:
多因禀赋素弱,肝肾本虚,或因产后劳累,损及肝肾,精血亏少,冲任不足,胞脉失养,行经之后,经血更虚,导致痛经。
诊断与耳穴治疗1、诊断:
阳性反应点多在内生殖器,呈点状或者小片红晕状,或者充血状态。在三角窝中可看到有毛细血管网状怒张,内分泌也会有点状红晕。
敏感点主要在内生殖器、盆腔、内分泌、肝、皮质下等几个穴位。2.主穴:
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交感、肝、肾、皮质下。
①内生殖器为症状穴,也是相应部位取穴,以调理和疏通气血为要义。
②同时,本病常与内分泌、精神因素有关,故取内分泌和皮质下调理内分泌以及大脑皮层;
③交感穴以调理植物神经来活血止痛;
④神门穴镇静安神来止痛;
⑤肝穴以疏肝理气、行血化瘀为目的;
⑥肾穴以补肾气、调冲任、行气血为目的来止痛。
虽说耳穴可以治疗痛经,但日常保健还是必不可少的!
曾经的我年少轻狂,经期冰糕辣条麻辣烫都是基本操作,现在的我只想多喝热水多泡脚,不作真的就不会死呀。
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