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练习题第16期
浙江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sinbg.com/fengshang/xinchao/675.html

1、下列结构损伤可以导致双眼颞侧偏盲的是

A、视神经

B、视觉中枢

C、视交叉中部

D、视束

E、视乳头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出现双眼颞侧偏盲(C对)。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A错)。视束病变多引起两眼对侧视野的偏盲(同向性偏盲)(D错)。一侧枕叶视皮质中枢局限性病变,可出现对侧象限盲;一侧枕叶视中枢完全损害,可引起对侧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存在,有黄斑回避现象;枕叶视中枢剌激性损害,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B错)。高颅压所致视乳头水肿多引起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E错)。

2、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中枢性瘫痪的病变部位是

A、脊髓胸段

B、脊髓颈膨大

C、脊髓圆锥

D、脊髓高颈段

E、马尾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中枢性瘫痪提示患者损伤部位支配上肢脊髓节段(颈膨大)和支配双下肢的脊髓节段(腰膨大)之间,即该患者病变部位在脊髓胸段(A对)。脊髓高颈段(D错)损伤时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缺失,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脊髓颈膨大(B错)损伤时表现为两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两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C错),主要包括骶3-5和尾节,损伤时无双下肢瘫痪,也无锥体束征,表现为肛门及会阴部感觉缺失,肛门反射消失和性功能障碍。腰骶尾部的神经根几乎垂直向下,于终丝周围形成马尾(E错),损伤时会引起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3、男,20天。面色苍白7天就诊。血常规:Hb50g/L。该患儿属于

A、中度贫血

B、极重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正常

E、轻度贫血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20天的患儿,还处于新生儿期,该新生儿Hb50g/L(<60g/L)属于极重度贫血(B对)。我国小儿血液会议(年)建议: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g/L为贫血(D错)。轻度贫血的Hb值应该为~g/L(E错),中度贫血的Hb值应该为~90g/L(A错)。重度贫血的Hb值应给为~60g/L(C错)。

4、女婴,孕38周产,出生体重2.3Kg,体温不升,不吃不哭,巩膜黄染,肝脾肿大,患儿属于

A、早产小儿、新生儿败血症

B、足月正常体重儿、新生儿败血症

C、早产正常体重儿、新生儿败血症

D、足月小儿、新生儿败血症

E、足月小儿、新生儿溶血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患儿应诊断为足月小样儿、新生儿败血症。依据题中条件:女婴,孕38周,体重2.3kg应为足月小样儿(ABC错)。新生儿溶血病(P)(E错)以ABO溶血多见,除引起黄疸外,其他改变(如肝脾肿大等)不明显。而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则会明显的多,早期一般表现为反应差、嗜睡、发热或体温不升、少吃、少哭、少动、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等症状。当病情进一步恶化是会出现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出血倾向甚至休克。因此应诊断患儿为足月小样儿、新生儿败血症(D对)。

5、我国现阶段采用的围产期是指

A、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6周

B、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4周

C、从妊娠满20周至产后1周

D、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

E、从胚胎成型至产后1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我国目前采用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作为围生期定义(D对)。

6、正常足月儿的皮肤外观特点是

A、肤色苍白,皮下脂肪丰满

B、肤色稍黄,皮下脂肪少

C、肤色红润,皮下脂肪少

D、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

E、肤色稍黄,毳毛少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正常足月儿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D对)。皮肤稍黄,提示可能有新生儿黄疸;皮肤苍白,提示可能有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皮下脂肪少(P),易散热;棕色脂肪少,产热能力差,寒冷时更易发生低体温,甚至硬肿症。皮肤苍白(A错)、皮肤稍黄(E错)、皮下脂肪少(BC错)均非正常足月儿的皮肤外观特点。

7、导致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的疾病是

A、新生儿败血症

B、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C、先天性胆道闭锁

D、新生儿窒息

E、胆汁粘稠综合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新生儿败血症可引发溶血,红细胞大量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A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引起代谢功能低下,胆红素生成会减少而不是增多(B错)。新生儿窒息引起酸中毒抑制胆红素代谢及与白蛋白结合,降低肝酶活力,使非结合胆红素增加,是抑制胆红素代谢而不是引起生成过多(D错)。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汁粘稠综合征都是因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并不会引起胆红素量的改变(CE错)。

8、男,59岁。晨起轻微头痛和发现左侧肢体无力。左侧Babinskin征阳性,左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高血压脑病

D、脑膜瘤

E、脑栓塞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患者考虑脑血栓形成(B对)可能性大。脑血栓形成多见于中老年,一般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慢性损害疾病,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多有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前驱症状,患者一般意识清楚,临床表现因血栓形成部位不同而有差异。脑出血(A错)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前驱症状一般不明显,有明显头痛、呕吐症状。高血压脑病(C错)会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表现。脑膜瘤(D错)属于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脑栓塞(E错)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且有栓子来源病史。

9、相邻两血管供血区分界处缺血所导致的卒中类型是

A、分水岭脑梗死

B、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脑栓塞

D、脑血栓形成

E、腔隙性脑梗死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相邻两血管供血区分界处缺血所导致的卒中类型是分水岭脑梗死(A对),也称边缘带脑梗死,多因血流动力学异常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B错)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脑栓塞(C错)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脑血栓形成(D错)是因为局部血管本身存在病变而继发血栓形成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的根本病因。腔隙性脑梗死(E错)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导致供血动脉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

10、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有效治疗方法是

A、3小时内用rt-PA

B、12小时内用rt-PA

C、罂粟碱

D、尼莫地平

E、低分子量肝素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脑血栓形成急性期在4.5小时内为临床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常在4.5小时内应用rt-PA(A对B错)或UK作溶栓治疗。发病24小时以内为改善缺血脑组织的灌注,维持较高的血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般不用罂粟碱(C错)和尼莫地平(D错)等降压药(P)。脑血栓形成急性期一般不推荐使用低分子量肝素(E错)等抗凝治疗(P)。

每天更新医学资料

点击??下方卡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zz/959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