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老百姓俗称癌症),由于其极高的致死率和逐年增加的发病率,现今社会基本达到“谈癌色变”的地步。在中国,恶性肿瘤死亡居全死因的第2位。在恶性肿瘤的病因中,除遗传、环境等因素外,不良的膳食生活方式对肿瘤的发生有10%~70%影响,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约1/3的肿瘤可以通过饮食及生活习惯来预防。
人们经常听说癌症是吃出来的,那么,癌症真的是吃出来的吗?哪些饮食会使人更易患恶性肿瘤?研究表明,我国与膳食直接相关的肿瘤有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乳腺癌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部分恶性肿瘤是吃出来的并不是谣传!
常见营养素与肿瘤有什么关系?
1、能量:高能量摄入会导致体重过重或肥胖,而肥胖与小肠癌、乳腺癌有关,与肝癌、泌尿系统癌、子宫癌也有一定关系。并且动物实验发现低能量膳食能减少多种肿瘤的发生,还可抑制肿瘤的成活和生长速度。因此,应根据自己的实际代谢消耗,适当限制能量摄入,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2、蛋白质:动物实验发现高蛋白膳食可促进恶性淋巴瘤的发生,而低蛋白膳食却使肝癌和食管癌发病率增高。调查发现,儿童期动物蛋白摄入过少,成年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因此,蛋白质过高和过低都不行,一般占总能量的12%-14%,且保证动物蛋白以及大豆蛋白占总蛋白的30%-50%左右。3、脂肪:人群调查发现,高脂膳食可使乳腺癌、肠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高;然而低脂肪膳食则易使宫颈癌、子宫癌、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增高。因此,脂肪摄入应占总能量25%-30%,且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者比例以1:1:1为宜。
4、纤维素:由于纤维素摄入较少,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了患大肠癌的风险;但食物过于粗糙纤维素过多,对胃肠消化道刺激过大则易患胃癌和食管癌。因此,建议成人以每日摄入24g膳食纤维为宜,每天摄入g蔬菜,g的水果以及适当粗杂粮则基本满足需要。5、维生素:研究发现,维生素A能防止上皮细胞转化修复损伤,可预防多种肿瘤,缺乏易容易诱发口腔黏膜肿瘤、皮肤乳头状瘤等;缺乏B族维生素不仅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率,且会使肿瘤的生长速度加快;维生素C能抑制肿瘤的的发生,维生素E和硒联用,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对防治癌症很有帮助。
6、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碘缺乏或过量可引起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癌;硒可预防食管癌、乳腺癌、结肠癌、白血病、胃肠肿瘤等多种癌症;钙可保护胃黏膜免受高浓度刺激物的作用,对预防胃癌有一定作用。
其他因素及生活习惯:
1、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直接增加肝癌的发生,与其它消化系统癌症如口腔癌、食管癌、胃癌等等也有相关性,且酒精更易引起肿瘤细胞的转移,对防治癌症不利。因此,饮酒应适度,小酌怡情,还可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无节制的酗酒对健康就无益了。
2、不良膳食习惯:调查研究发现,三餐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进餐时生气、进食过烫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增加患胃癌和食管癌的风险。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基础。
3、黄曲霉素:是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主要由种子类食物发霉变质后产生,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由于黄曲霉素较苦,食用花生、核桃等种子类食物若感觉苦应马上吐出并漱口。
4、膳食致癌物:常见杂环胺、多环芳烃及亚硝胺等化合物,以及杀虫剂等。通俗讲就是少吃烧烤特别是烤糊的肉类,少吃烟熏、腌制品包括腊肉、香肠、咸菜、隔夜蔬菜等,食用蔬菜水果食应认真清洗,去除残留农药,浸泡30分钟以上,必要时可去皮食用。
5、高饱和脂肪酸食物:摄入饱和脂肪酸过多会增加乳腺癌、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肥胖也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比如经常吃的红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科学建议红肉一周应控制在g也就是1斤,其他应多摄入白肉类如鸡肉、鱼肉等,可有效减少癌症的发生。对于经常吃猪肉的我们应尽量做到多吃瘦肉、少吃肥肉,另外油脂含量高的油炸油煎食品同样应控制。
6、抽烟:抽烟与肺癌关系密切,还可增加患口腔癌、喉癌、膀胱癌以及食道癌的发病率,研究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患癌人数明显增多。
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肿瘤是一种多因素的复杂疾病,饮食和部分恶性肿瘤确实具有相关性。要做到更有效的预防肿瘤,应做到均衡营养膳食,控制理想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不卫生的食物,不抽烟,少喝酒,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