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生活中,腰痛的患者很多,医院就诊,都会拍CT或是MRI,结果显示大多数是腰椎间盘突出等什么退变之类的。而宣蛰人老师们在腰痛方面做了一些大量的研究,根据致痛学说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一就是椎管内骨组织变性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所致;其二就是椎管外的软组织发生结构的变化,黏连、变性所致。而仅有小部分人是属于真正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痛,大部分是腰痛是其他椎管外的组织变性引起。从椎管外软组织的角度考虑,最长发生腰痛的是腰方肌、竖棘肌群(髂肋肌、最长肌)及横突棘肌群(多裂肌、回旋肌、半棘肌);他们均是背部深层的核心肌,是保持姿势的重要功臣。那么我们今天先认识一下罪魁祸首——腰方肌。
1.腰方肌的位置
位于腹后壁,在脊柱的两侧,略呈方形,其内侧有腰大肌,后方有竖脊肌,两者之间隔有胸腰筋膜;起自第12肋骨下缘内侧及腰椎的横突,止于髂嵴上缘和髂腰韧带。
腰方肌其是也并不是一整块肌肉,按其肌纤维走形可以分为3束。好,看图:
a.髂肋纤维——走形在髂骨至第12肋骨内侧缘,呈垂直状附着于髂嵴和髂腰韧带,向上连接到第12肋骨;
b.髂腰纤维——走形在髂骨至腰椎的横突,呈斜形状附着于髂骨嵴上缘,斜向上止于腰椎的横突,对角穿过延伸至髂肋纤维的内侧;
c.腰肋纤维——走形在腰椎横突至第12肋骨内侧缘,也是呈斜形状分布,也是对角穿过并延伸与髂腰纤维交叉。
腰方肌的神经支配:主要是腰丛分出的L1——L4的脊神经的前支。
腰方肌的功能:腰方肌是一块非常重要的肌群,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连接胸廓,下连接臀部,与脊柱的问题息息相关。
a.单侧腰方肌收缩:侧屈躯干(对侧被拉长);
b.双侧腰方肌收缩:伸展躯干,增加腹压;
c.单侧腰方肌与对侧的臀小肌、臀中肌共同维持增加骨盆的稳定;
d.维持第12肋骨的稳定或是让第12肋骨下沉,协助吸气;
e.担任协助角色可使骨盆前倾;
f.固定脊椎后,单侧收缩,可以抬高同侧骨盆。
2.生活中常见因素导致腰方肌的问题
脊柱侧弯
臀肌无力
急性腰扭伤下交叉综合征
久坐
弯腰搬运重物
长时间侧卧
腰方肌过度疲劳
下肢肢体长度不等
3.腰方肌问题的一些常见症状
从致痛学说激痛点考虑,腰方肌若是出现了问题,一定会产生牵涉痛,可牵涉向下至臀部、骶髂关节,甚则会牵涉下腹部,或是致骨盆上提引起穿行闭孔内的坐骨神经卡压的一系列症状。
4.腰方肌的检查方法:
患者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手臂放在体侧。治疗师在患者背后,将双手放在患者臀部两侧以便稳定骨盆,使其不倾斜及旋转。
然后嘱患者一侧手沿大腿的外侧缘自由下滑至膝关节水平,不能使躯干旋转,两侧均要分别进行测试检查。阳性结论:在躯干侧屈时,出现对侧疼痛、紧张、僵直。
5.腰方肌的放松方法
6.腰方肌的收缩训练方法
患者侧卧位,上方腿伸直,下方腿屈曲。嘱患者提骨盆以抵抗其腿部的牵拉。动作要领:治疗师的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上方,并使其外展20度,嘱患者抵抗该动作,并告知保持不移动,持续约5-10秒后再放松;放松后拉腿并牵伸腰方肌,重复“收缩——放松——牵拉”5组。
腰痛的症状几乎每个人均会有,需要的是认真仔细的评估,方可找到解除腰痛的原因。
康复书籍推荐:康复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