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金伯华——国医名师,中共党员,84岁高龄,经历抗美援朝洗礼的针坛巾帼,针药并治攻克类风湿关节炎第一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此篇文章为金伯华弟子整理的一篇医案故事,真实再现了国医名师一针治好瘫痪半年多的患者的精彩过程。
治本求源,针到病除
年春,金伯华和老伴去南京旅行,途经无锡,她的一位名叫杨素琴的学生请金老在家中小住。小住期间,杨医生请医院进行参观、指导。
杨医院的大门,迎面就遇到了院长,杨医生向院长介绍道:“院长,这是我老师,金伯华教授,是北京有名的针灸专家。”金老和院长握手问好后,院长突然兴奋地说道:“金老师您来的真是时候,您能帮我们会个诊吗?”
金老此次只是过来参观的,但她是个热心人,便爽快地答应了,接着问道:“您让我看的是一位什么病人呀?”院长答道:“金老师,这个病人姓张,今年36岁,瘫痪了半年多,住院期间我们给他查遍了,脑血管、心血管都没有问题,可就是站不起来,我们也给他扎针、吃汤药都没有任何起色,家里人也十分着急,我们也是想尽了办法,就是不行。今天真巧,医院,请您帮他看一看……”金老说:“那先带我看看病人吧。”
院长带着金老,来到病房中给病人会诊。金老看到一位30多岁的小伙子,精神很差,面色萎黄,两眼无神,躺在病床上。金老问:“小伙子,你那里不舒服呀?”患者答道:“大夫,我就是站不起来,不能走路,我这么年轻,我还有父母和妻儿,都半年多了我一点都没有好,我可怎么办呀?呜呜……”病人说着说着就痛哭起来,在一旁的家属也是满脸愁容、不知所措,其他病人也不停地唏嘘。
金老耐心地劝解道:“小伙子,先别着急,把你发病时的情况说一下。”于是患者止住哭声,向金老讲述了发病经过。原来这位病人是当地某厂的厂长,由于资金的原因,工厂面临很大困难,这位厂长一时着急,第二天早晨就瘫痪了,医院治疗。金老仔细观察患者的舌象,舌淡暗,苔白;认真地进行脉诊,脉弦滑;一丝不苟地进行了触诊,她惊奇地发现,这位瘫痪半年多的患者,居然没有肌肉萎缩。金老思忖着“按照他的发病情况、现在的症状以及舌苔、脉象,这名患者是一种癔病性瘫痪”。于是她对患者说:“你呀脑子没有问题,心里也没有问题,就是一口气憋住了。你放心吧,我一定能给你治好的。”患者疑惑地问:“一口气憋住,就不会动啦?”“对,憋住就不能动,我给你扎一针,把憋住的那口气给你放出去,你就会动了。”
于是金老让家属和护士两个人架着患者的胳膊,一个人顶住患者的腰。她先用一寸半毫针直刺患者哑门,针一刺入,患者就抖了一下。哑门是一个比较危险的穴位,如果针下的手感是海绵物质的东西,就不能再向下刺。金老在哑门处做雀啄、提插捻转等手法,并让患者配合深呼吸,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然后由家属和护士搀扶着,让患者迈步向前走,并告诉患者:“你的气已经不堵在这里了,你可以走了。”
起初护士和家属很费力地架着患者,但是他开始迈步了,金老一边让患者走,一边在哑门继续做手法行针,渐渐地患者的步伐轻盈了,家属和护士也不需要很费力的搀扶他。这时患者激动地喊道:“我能走了,我能走了!”金老微笑着说:”小伙子,你躺了这么久,身体还虚,不能太累。放心吧!你一定能好,我先把你后面的针起了,你回到床上躺着,我来给你扎体针,这样你恢复更快。”
这时病房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金大夫真是神医呀!”“这是奇迹呀,都躺了半年的人,扎一针就能走路了,针灸太神奇啦!”“真不愧是北京的大专家啊!”病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患者躺好后,金老心想“这位患者得病时是因为着急生气所致,属于肝气郁结。要先用三寸针,刺膻中透鸠尾,再由鸠尾向膻中对刺。膻中为气会,可以宽胸理气、散气化瘀,鸠尾可以益心气,这样一个祛邪一个扶正。”紧接着她又刺中脘、期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留针半小时后起针,这样才完成了整个治疗。
金老在无锡又住了两天,在这两天里,她用同样的方法给这位患者又治了两次,除了针灸治疗,金老还耐心开导患者。经过这三次治疗,患者能自己吃饭、起卧,由一人搀扶可以走路。金老离开无锡之前还鼓励患者要继续坚持锻炼。金老走时,杨大夫、医院的院长和患者的家属都依依不舍地送金老离开无锡。
这件事不胫而走,无锡的媒体还采访了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当时整个无锡都知道北京针灸专家金伯华一针治好瘫痪病人的事迹。
金老结束南京之旅后,回京还念念不忘那位患者,后来通医院,了解到这位患者经过半个月的调理和治疗,现在已经痊愈回家了,金老很是欣慰。这正是“治本求源、病得气愈,明察秋毫、针到病除”!
濒临失传的“烧山火”针灸绝学传承班,治类风湿、顽麻冷痹等虚寒疾病一针奇效。由84岁高龄的国家级名老中医、针坛巾帼、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金伯华教授亲自传授。限额报名中::tcm。
附“烧山火、透天凉”针法介绍资料: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素问·小针解篇》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金针赋》
烧山火操作方法: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部)。
(1)进针时,医者重用指切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吸口呼,随其呼气时,将针刺入浅层(天部)得气。
(3)得气后,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
(4)再将针刺入中层(人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
(5)其后将针刺入深层(地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此时,如果针下产生热感,少待片刻。
(6)随病人吸气时将针1次提到浅层,此为一度。如果针下未产生热感可随病人呼气时,再施前法,一般不过三度。
(7)手法操作完毕后,留针15——20分钟,待针下松弛时,侯病人吸气时将针快速拔出,急按针孔。
透天凉操作方法: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部)。
(1)在进针时,医者轻用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呼口吸,随其吸气将针刺入深层(地部)得气。
(3)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
(4)再将针提至中层(人部),轻插重提,连续6次(行六阴数)。
(5)再将针提至浅层(天部),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此时,针下产生凉感,称为1度。如果针下未出现凉感,可将针1次下插至深部,再施前法。但一般不超过三度。凉感不论在地部、人部或天部出现,可停止手法操作。
(6)手法操作结束后,可随病人呼气将针缓慢拔出,不按针孔或者缓按针孔。——《刺法灸法学》陆寿康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金老的弟子分享单穴治病和手针治痛的方法
单穴治病
·曲池大肠经合穴,多气多血之穴。
位置: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或屈肘横纹头取穴。
作用:宜气行血,搜风利节。清热解表。(曲池配尺泽宣肺止咳,配眼部穴位降压通络)
主治:①胁痛,肋间神经痛
②胃腹痛,风寒走窜,急性胃绞痛。
以上二种情况,如果发病在三日内,一针下去,马上就好。
操作:令患者正坐位挺胸直背,将上肢屈肘放于桌上,取一侧曲池即可(如胁痛则取患侧)。用1.5寸毫针直刺到地部,复提至天部,天地人三次提插后,针刺方向转至肩背部,左右捻转命患者深呼吸,拇指向前捻动,使针感沿臂部向上传导,令患者咳嗽,疼痛即止,起针,让患者活动,深呼吸,直至疼痛会部消失为止。
金伯华老师的治疗经验,用此法治疗胁痛,胃绞痛等30余例,轻者1次,重者3次即愈。
机理:
①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沿上臂循行,入缺盆、络肺、通过横隔,属于大肠。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临床可治胃绞痛。
②曲池为大肠经合穴,阳明为多血多气之经,而合又有会合之意,恰如百川归入大海,故曲池穴气血最为充盛,具有通调气血,疏经活络之功,用其治胁痛,效果颇佳。
·攒竹又名始光,圆柱,夜光,光明
位置:两眉头陷中。
作用:清热祛风,活络明目利膈。醒脑开窍,活血化瘀。
主治:①呃逆;
②抽搐;
③腰痛;
④中风后遗症。
操作:左手食指、中指将患者眉头夹起右手持1.5寸或1寸毫针,向眉梢方向卧刺,左右攒竹取法相同,针呈交叉样,后反复提插捻转3次,每次相隔1至2分钟,每次持续时间0.5分钟,继之拇指向前捻转,留针20分钟,呃逆即止。
机理:
①攒竹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属膀胱络肾,联系脑及体腔内其他脏腑,因此对于脑病引起的呃逆效果尤佳。
②本穴所属之经,经巅顶入里联络脑。《针灸大成》记载此穴治“癫邪”,即可治因风邪内动之抽搐。
③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
·公孙
位置: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据太白1寸。
作用:和胃降逆,理脾散寒,通络止痛。运化水湿,引血下行。
主治:①急性胃疼;
②脾虚头痛。
操作:对急性胃痛患者,,令其平卧,宽衣解带,用28号或30号1.5寸毫针,针尖向心方向直刺到地部,天地人3次提插,达到地部,用雀啄术,同时手揉按胃脘部,以使疼痛缓解,后左侧拇指向前,右侧拇指向后,留针半小时,起针后疼痛即止,对于急性胃痛一次即愈,尤以实证效果最佳,对于头痛,使用公孙宜用补法,使气至病所。
机理:
①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的洛穴,属脾、络胃,联络脾胃表里2经,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若气滞食积,脾胃壅滞,升降失常,运化失职,而至胃痛,公孙既助胃腑疏导积滞,又助脾脏运化,脾胃调和,气机通畅,疼痛乃愈。
②公孙是洛穴,通于冲脉,若脾虚痰湿内阻,冲气挟痰上逆而致头痛,用公孙可收到满意效果。
·太溪肾经原穴
位置:足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取穴。与昆仑相对。
作用:滋阴退热,壮阳温肾。滋补肝肾,张筋壮骨。肾水肝木,肝肾调和,不易得病。
主治:①咽干;
②肾虚头痛;
③腰酸腿软。
操作:令患者平卧,宽衣解带,用1.5寸毫针,取双侧太溪,沿内踝骨下沿向昆仑方向直刺,从天部刺至地部,震颤,左右捻转,使患者自觉针下酸、胀、麻,留针30分钟,头痛即止。如腰酸腿软者,次日见效。
咽干者可配口条,针刺同时,不断吞咽唾液;肾虚哮喘者,可加膻中、俞府、彧中。
机理:
①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原气输注之处既可益阴,又可补阳,阴虚者灸之可助阳以摄纳,因此太溪可用治肾虚头痛,腰酸腿软等症。
②肾经直行之脉以肾上通肝过横隔,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因此可治疗咽喉干病症。
·足跟穴
位置:手掌大陵穴与劳宫穴连线内1/3处取穴。
作用:通络止痛。
主治:足跟痛。
操作:患者直立,左足取右,右足取左(缪刺),1.5寸毫针直刺0.5寸,上下提插,左右捻转,令患者顿足跟,每隔半分钟运针一次,直至患者足跟疼痛消失。如痛点转移到足跟外侧,针刺方向转至母趾方向提插捻转。如疼痛转向内侧,针刺方向转至向外侧提插捻转,留针20分钟,令患者往返行走,直至疼痛小时。
机理: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布于四末儿足跟痛乃足部经外络脉失养,所以用缪刺法治疗效果甚佳。
翳风,是诊断和治疗面瘫的重要穴位。
膻中:冠心病3寸针向鸠尾方向平刺,鸠尾向上平刺。
癔病,泻膻中。
催乳,分向两侧斜刺,先左后右。
哮喘,点膻中。
神志病,泻大椎、陶道,刺膻中。
膝风湿性关节炎:3个穴位不能少,阳陵泉(筋会阳陵),太溪(肾经原穴),绝骨(悬钟,髓之所会)。
亚健康穴位:内关(心包洛穴),,足三里(胃合穴,多气多血),三阴交(健脾益肾平肝),中脘(任脉募穴),加灸神阙。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那里啊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