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能用生物制剂吗听课

主讲:医院石连杰整理:崔娜

发布者:郭越审校者:王振青

下面列举一个病例:患者女,朱XX,84岁,主因“反复对称性关节肿痛1年余”入院。患者于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肿痛,并逐渐累及双手近端指间、掌指、双腕、双肘、双膝、双肘及双肩关节,伴晨僵>1小时。无口眼干、皮疹和脱发。院外查RF+,CCP+,ANA-,服用“雷公藤、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关节肿痛,但逐渐出现双肩活动受限及双手畸形。1月前患者关节肿痛加重伴明显乏力,多于每日上午8时开始,持续1-2小时,服用“双氯灭痛片”后发汗和关节肿痛缓解。既往史:糖尿病史1年,服用拜糖平,血糖控制理想。4月前上消化道出血ml,考虑为非甾类抗炎药不良反应所致。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可,轮椅推入病房。双肺底深吸气末呼吸音粗糙,心肝脾未见异常。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肿胀、压痛,双手尺侧偏曲畸形,双腕强直,双肘伸直受限,双肩关节压痛明显伴活动受限,双膝肿胀伴伸直困难。辅助检查:血常规:血色素62g/L,C-反应蛋白>mg/L,血沉mm/h,类风湿因子00IU/ml,抗环胱氨酸多肽>IU/ml,Coombs阳性,抗核抗体、肝肾功、PPD、T-SPOT、血培养、肿瘤标志物、抗布氏菌病抗体和降钙素原均正常,骨髓涂片未见肿瘤细胞。胸片:双肺间质病变。胸部CT:双肺底少许间质改变。腹部增强CT无异常,骨扫描:关节炎表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改变。治疗:羟氯喹mg,Bid,柳氮磺吡啶mg,Tid,艾拉莫德25mg,Qd,泼尼松10mg,Qd,间断辅以乐松口服。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改善欠佳,双肩和双膝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化验C-反应蛋白>mg/L,血沉mm/h。方案调整为,加阿达木单抗2周后,体温恢复正常,关节症状改善明显,双肩关节活动幅度增加,复查C-反应蛋白70mg/L,血沉90mm/h,类风湿因子IU/ml,血色素75g/L。

讨论

该患者属于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其定义是发病年龄>60岁,并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流行病学特点是,-年,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下降;-0年:发病率上升;-7年:65-74岁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达到最高。

与青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相对比,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是:

(1)大小关节均受累,肩关节受累常见;

(2)疾病活动度高;

(3)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阳性率低;

(4)常有风湿性多肌痛样表现。

治疗上,与青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相比,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激素在美国(37.6%VS41%)和瑞士均较高(25%VS68%),使用生物制剂在美国(33.1%VS25%)和瑞士均较低(14%VS6.6%)。瑞士的研究显示,对于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初始治疗91.2%选择了传统病情改善抗风湿药,32%选择了糖皮质激素,而转为生物制剂治疗仅为6.6%。

对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选择生物制剂有堪忧,也有有利点。

堪忧的是:(1)年龄增大,合并疾病增多。(2)药物的耐受性。

有利点:(1)感染风险:研究显示,与传统病情改善抗风湿药相比,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生物制剂的感染风险并无增加。(2)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群体中,甲氨蝶呤+TNFi联合较甲氨蝶呤单用更为有效,体现在症状、功能恢复及骨破坏进展程度多个方面。

指南推荐抗TNF生物制剂治疗传统病情改善抗风湿药治疗失败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氨蝶呤仍为一线最常用药物,但老年发病者的剂量普遍低于青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应以一种治疗方案开始6个月内达到低疾病活动度或缓解作为治疗目标。

总之,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进展快,应更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生物制剂可快速使病情缓解,减少骨破坏,为传统病情改善抗风湿药发挥疗效博得时机。但如下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标和治疗强度?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推荐策略?生物制剂治疗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需要更多的安全性数据。









































白癜风有治吗
北京最大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y/21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