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科普大解密
痛风(上)
痛风发病率急剧上升,为啥年轻的你会被缠上?
你以为仅仅是你吃出来的?
我国痛风的发病率急剧上升,被它缠上,美酒当前不敢喝,山珍海味不敢吃,发作起来,痛得七尺男儿也能流泪。究竟啥叫痛风?痛风患者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它和高尿酸血症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风湿大夫与深读君一起和大家摆点这个痛风的龙门阵。
痛风发病率飙升
“年纪轻轻我就得了痛风,遇到聚会我就尴尬万分。美酒当前不敢喝,山珍海味不敢吃。拼命抵制美食的诱惑,搞得哥们儿都嫌我傲娇。怀着对疼痛的恐惧,踹翻兄弟们友谊的小船儿。这就是我,一个痛风患者的生活。”
调查显示,近20年来,我国痛风发病率急剧上升,痛风患者不断年轻化。年的患病人群平均年龄已经降到了48.28岁,年还是48.76岁呢。
“青岛最小痛风患者年仅13岁”,类似的新闻不断爆出,怎么小小年纪就得了痛风呢?
欲知痛风先了解高尿酸血症
“哎呦风湿大夫,听你这么说,好像我也有危险啊,快说说,啥叫痛风啊?”
别着急,讲痛风之前,咱们先说说另外一个病:高尿酸血症。
尿酸,每个人都有,是人体的代谢垃圾,正常情况下,会随着大小便排出体外。而那些还没排出体外的,或者正准备排出体外的尿酸,就会留在血液中。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如果超标,就是这个高尿酸血症。
你是不是觉得高尿酸血症这个名号不响?那你就错啦!它可是新晋的人气小哥,蹿红程度那是相当的快啊!已经可以和“老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位大叔齐名了。没错,第四高就是高尿酸血症啦。
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也就是说,十个中国人里就至少有一个人尿酸超标呦。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风湿大夫,那这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到底是个啥关系?”
简单来说,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超标,就造成了高尿酸血症;尿酸超标到一定的程度,在血液里也待不住了,就会析出尿酸晶体,躲藏在关节里。从析出尿酸晶体的那一刻起,这个病就发展了,晋级成了痛风。突然有一天,藏在关节里的尿酸结晶不老实,搞得你关节发炎,开始了生不如死的剧痛,这就是“痛风发作”啦。
明白了吧,高尿酸血症是形成痛风的原因,血液中的尿酸控制不好,会导致痛风的发作。痛风这病,一旦跟上你,可就赶不走了。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心情一不好,就作你一下。
虽说痛风很难缠,但它也不是突然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风湿大夫今天就讲讲,痛风是怎么修炼而成的。
尿酸咋个变高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血液中的尿酸是怎么变高的。
尿酸,是一种人体代谢出来的垃圾,由肝脏批量生产,然后暂时进入一个叫“尿酸池”的地方储存。“尿酸池”,就是一个暂时堆放尿酸的垃圾桶,有点小,最多容纳mg的尿酸。
正常人每天代谢的尿酸也就mg左右,这个垃圾桶算是够用的。每天负责处理这些尿酸垃圾的,是肾脏和肠道。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尿酸通过肾脏变成小便,三分之一的尿酸通过肠道变成大便,被排出体外。
如果某一天肝脏生产的尿酸增多了,比如升高到了mg,那么每天只能处理mg的肾脏和肠道咋个办?凉拌!
尿酸只能堆积在血液中,增加血液中的尿酸含量。
另外一种情况是,肝脏生产的尿酸还是mg,并没增加,可是因为肾功能障碍,只能处理掉mg,又会咋个整?
没处理掉的mg尿酸一样会堆在血液里,也能导致高尿酸血症。得了高尿酸血症,并不一定都会升级到痛风,这中间还差一个关键环节——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尿酸持续增加,多到一定程度,就会析出尿酸晶体。
这个道理,我们在高中“物理实验课”学过,如果水中的钠盐过多,多到超过了水所能容纳钠盐的极限,钠盐就会从水中析出,变成晶体。尿酸晶体特别喜欢躲藏到关节里,随着尿酸晶体数量的增加,痛风可就快来了。
尿酸是咋个变多的?
上面摆到,痛风的罪魁祸首就是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高,不是体内产生的尿酸多了,就是排出体外的尿酸少了。接下来就来看看,尿酸是咋个变多的。
让深读君先带大家去尿酸的生产厂家——肝脏,看看尿酸的生产过程。要解释这个过程,还得先从嘌呤说起。
啥是嘌呤?
嘌呤,跟氨基酸一样,都是一种有机物。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成分。DNA大家都很熟悉吧,就是拷贝了我们很多遗传基因代码的一个载体。人体每天新陈代谢,细胞有的生,有的死,新生细胞里的DNA合成,就少不了嘌呤。这就已经很牛了吧,人家嘌呤还有一个更牛的身份:是ATP的主要原料。
ATP中文名字叫“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太难念了,还是叫它ATP吧。那什么是ATP呢?简单说就是人体细胞所需要的能量。
“不对呀,细胞发动机烧的不是糖份吗,怎么改烧ATP了?”这里呀,还有一个小弯弯,要绕一下。其实糖份相当于原油,细胞是没法直接利用的,只有先将原油提炼成汽油了,细胞才能用。ATP就相当于被加工过的原油。嘌呤呢,就是ATP的主要原料。
嘌呤是哪里来的?
“那么嘌呤和尿酸是啥关系呢?人体内的嘌呤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看看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就知道啦。一个细胞诞生了,人体就会把长得标致的嘌呤选出来,送去给细胞做DNA使用。那么细胞死了呢?人体就会将这些去世的细胞分解掉,细胞一分解,嘌呤就出来了。每个细胞就是一台发动机,都需要能量啊,每天不断地消耗ATP,释放出来的就有嘌呤。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每天都会自然产生很多嘌呤,经过肝脏的处理,嘌呤就变成了尿酸。
除了人体自产之外,人体内的嘌呤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那就是,吃!很多食物本身就含有嘌呤,比如动物内脏啦,海鲜啦,那吃进去的嘌呤可不是一般的量大啊。根据嘌呤的来源,不难分析嘌呤是怎样突然增多的。
人体剧烈运动时,需要更多的能量,会直接导致大量ATP被燃烧分解。这一燃烧,嘌呤就像烧煤产生的烟尘一样,被大量释放出来。
日子过好了,吃的是肉,喝的是酒,尤其是啤酒配炸鸡,吃法虽然时尚,可是嘌呤就成吨地吃进身体里了。随着嘌呤的激增,肝脏也就不停地加班,尿酸就被源源不断地送往血液,这就成了“高尿酸血症”啦!
痛风是咋个发作的?
那痛风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索是啥子呢?
可能只是磕着碰着了,也可能是大吃大喝了一顿,更有可能只是一次感冒。这些你觉得无所谓的小事,都可能让躲藏着的尿酸结晶,从关节软组织那里大量脱落。
这时,无处不在的白细胞登场了,“哎呦,哪儿来的尿酸晶体?赶紧处理掉!”哪想到,白细胞干劲儿太足,不管是脱落的,还是藏在关节中的尿酸晶体,都处理得干干净净,甚至把附近的关节软组织也都啃了个遍。关节就这么被白细胞啃出了炎症,这就是痛风发作了。
再来看看这些关节内部吧,这里一个坑,那里一个洼,长此以往,这些关节就开始不灵活了,到最后连用都用不了,只能当摆设了。
另一方面,躲藏在关节里的尿酸结晶还会引起关节附近的组织纤维增生,逐渐融合,包裹成一块结节。这个结节就是“痛风石”,此时的尿酸可就真的修炼成精了。随着“痛风石”长大,关节开始变形。关节不好用是小事,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难看才是大事啊有木有?
这就是尿酸从一种普通的代谢垃圾,到析出晶体,再到关节处安居、被白细胞袭击,最后形成“痛风石”这个妖精的修炼故事。
尿酸高有啥危害?
“风湿大夫,说了那么多,晓是得晓得痛风咋回事了,但是我尿酸高是高,但从来没痛过,哈哈.....就不管她噻,反正也掀不起啥风浪!”
错啦,那你就中了她的圈套了。
“得了痛风,日子真得没法过啦!
风湿大夫,我跟你说痛风,
你跟我说高尿酸血症。
我说刮风你说下雨,这合适吗?
我就想知道,
这尿酸高到底和痛风到底能不能治?
哪些人容易得痛风?
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喝,
好像样样食物都有毒。
你说戒口一天,那还算简单;
戒口一个月,还能咬牙忍忍;
戒口一辈子?所有食物?
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啊?
尿酸这么高是不是只能吃素了?
痛风石这么大是不是必须手术?
不说清楚这些,你可别走!
我实在是被痛风折磨得开始怀疑人生了。”
既然你有那么多问题
那咱们就约下集,
解决你的问题,可好?
阅读原文
温馨提示: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到我院风湿免疫科详细咨询。
专家简介
周京国,二级教授(一级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留学归国学者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重点学科(风湿免疫)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卫生计生领军人才、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风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师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常委及痛风学组副组长、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和医师协会副会长,GoutandHyperuricemia杂志副主编,NatRevRheumatol等多篇英文杂志审稿专家。擅长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对痛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研究。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计委行业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项目、科技部计划前期研究课题及省部级课题40余项。
坐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专家简介
党万太,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tErlangen-Nürnberg)风湿免疫学博士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擅长风湿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结缔组织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成人斯蒂尔病、系统性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重叠综合征、白塞氏病、风湿性多肌痛、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风湿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坐诊时间:每周二全天
部分文字、图片
来源于网络
编辑
李红燕
审核
党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