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诊断中需要协助互补

我们都知道肺癌在早期阶段能够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至80%。因此早期的发现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行,肯定还会出现更先进的检查技术,帮助肺癌患者早期做出诊断,减轻病痛。

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进步,肺癌被检出率也越来越高。肺癌患者如果能够在早期被发现,其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至80%。专家建议多种肺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肺癌的初始检查与诊断离不开胸片或胸部CT检查。一般来说,胸部CT目前多数是薄层螺旋CT,对于肺部病灶极少漏诊;胸片检查却不然,如果病变较小或是密度较低,往往难以发现。建议对胸片出现不规则的稍高密度影,或是类似局部的肺纹理粗重等情况,应进一步检查帮助排查。对于肺癌的筛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有效的手段,但难以发现微小的、仅发生在支气管管腔内的中心型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作为组织病理和影像学检查的补充,帮助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评估治疗效果。国际推荐的肺癌肿瘤标志物监测项目主要有: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

肿瘤标志物增高怎么办?首先,建议复查异常项目,排除因试剂、检测方法、人员或者机器误差导致的误差。这种情况较为多见,升高了一定要首先排除假阳性,别先自我诊断。其次,复查结果如再次增高,就需要仔细甄别。注意肿瘤标记物,项目繁多,每个项目增高意义不尽相同,而且临床复杂情况,绝不是AFP就是肝癌、CA就是卵巢癌、CA就是乳腺癌、PSA就是前列腺癌、CA就是胰腺癌这么简单。

除了诊断方面,肿瘤标志物还被用于疗效和病情的监测。在疗效监测方面,如果肺癌切除后标志物水平下降90%,甚至回到正常范围内,提示治疗有效,否则说明手术切除得不完全或者发生了转移。此外,如果肺癌出现复发或者转移,标志物指标升高一般比临床症状更早出现,定期复查可以监测病情发展。

支气管镜检查是获得确诊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一方面,通过该检查可望直接取得病变组织而获得组织病理学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该检查可以进行灌洗、毛刷而获得细胞病理学依据;再者,该检查通过毛刷、灌洗液检查化验,还可进行病原学检查而排除肺癌诊断。

临床建议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的筛查,此类人群包括年龄55~74岁、当前仍吸烟且每天一包达30年或既往吸烟且戒烟不超过15年的人群(1类推荐)。但当一个人不吸烟时间已经达到15年,或者该人的健康状况已大大限制了其预期寿命或接受治疗性肺部手术的能力或愿意时,应停止筛查。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看到对于肺癌的检查,并不是说单一的一项检查就可以完全确定病情,及时在确诊病情后,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治疗,医生还是会建议患者再多做一些检查,为治疗方案提供更专业更细化的依据。

文章转自:51抗癌网









































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
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x/201611/14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