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后想生男孩还是女孩?
有一个人的回答,
触动了不少人的心。
▽
真的,女生受的苦太多了!
比如说例假,
让女生每个月总有几天,
完全不想做女人......
如果生孩子,
是女人一生中的最痛,
那么痛经则是最磨人的痛!
平时是上天入地的“女汉纸”,
大姨妈一来,
“肚子里有一个飞速旋转的绞肉机!”、
“吞了一大把图钉然后被推土机碾过”……
画风突变,脸色惨白,
每次熬过去都像是一次重生。
But(但是)
也有医生提醒。
如果痛经猛烈到疼痛难忍,
很有可能是
有病!
广州的白领张女士(化名),
今年42岁,饱受痛经困扰6年,
近几年痛经情况越来越严重,
因为经常请假也影响了工作。
她来例假的时候会呕吐,
什么也吃不下。
“我知道很多女性痛经,
但没想到自己痛到生无可恋……”
上月,42岁的张女士医院看病,
对医生这样说。
原来,6年前,36岁、已经生过孩子的张女士开始出现“痛经”,而且越来越严重,一次比一次疼。她这样介绍自己的问题:六年“痛经”,每月例假时间紊乱,每次都要熬三个星期;还没有享受正常生活,腹部又开始疼痛。
每月例假时大量地出血,加上“痛经”严重,张女士已经无法正常工作。更要命的是,最近半年,随着“痛经”加重,她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贫血、恶心、呕吐等等。上月例牌的“痛经”又来了,而且实在痛得受不了,医院看这个“女人病”。
让张女士崩溃的是,医生给她做了系列检查,发现不是简单的“痛经”,背后是子宫腺肌症在“捣乱”,医院介入科。
这是一种什么病呢?
究竟为什么会引发疼痛呢?
—小贴士—
这种痛经与原发性痛经不同,是育龄女性的高发病症。发作起来真的能让人“痛不欲生”。
通俗点的说法,就是子宫内膜长错了位置,“跑”到子宫肌层。它的症状会疼痛,血块增多,加重贫血,甚至会导致切掉子宫。
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肖承江指出,子宫腺肌症并不少见,良性,育龄期女性常见,一般发生在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但偶尔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
该症其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形成病灶,导致发病。
事实上,临床发现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今已经是仅次于子宫肌瘤的第二大妇科常见病了,医学专家们认为,人工流产增多可能是原因之一。
子宫腺肌症可导致患病女性出现“痛经”、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症状,省二医介入科主治医师韦文姜发现,很多人采取的策略是“忍”,等到实在忍不了痛时才就医,往往病情严重,有的女性甚至因此失去了宝贵的子宫。
幸好张女士的病情还没那么糟糕,
肖承江团队为其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
▽
只需要一根针,
和比血管还细的导管,
就可以“饿死”子宫腺肌症。
最终,张女士经过一小时的手术,
完成了治疗。
身上的创口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针眼。
3个月后,她痛经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患病人群多数发生在这几类女性身上:
已婚已育、做过剖宫产
人工流产、清宫、
内膜长错地方
医生表示:
“子宫动脉栓塞术经过20年的临床,目前证明它对痛经的缓解是有比较好的效果的,而且它保留子宫,避免了对器官的伤害,对未来怀孕和卵巢功能的影响也最小。
”疼痛对于人体来说常常都是疾病的信号!
虽然痛经是女性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
但是我们也应该
引起重视!
因为,
剧烈“痛经”的背后,
可能潜伏着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五大疾病。
警惕:引起“痛经”背后五大疾病
“痛经”,折磨了不少女性,自己“生无可恋”,身边男性“爱莫能助”,只能让她“多喝点热水”,或者弄来热水袋、“暖宝宝”缓解疼痛。不过,医生们提醒,对“痛经”不能光靠忍,“痛经忍者”分分钟错过识别和治疗背后五大疾病的好时机。
原来,正常的“痛经”,医生称之为“原发性痛经”,和疾病无关,是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PG)增多引起的,前列腺素刺激子宫过度收缩而产生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同时子宫过度收缩可造成子宫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刺激疼痛神经元引起疼痛。
不过,要警惕的是另一大类“继发性痛经”,因为它实际上是由疾病引起的。经血流通不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宫颈管狭窄、盆腔炎等都可能引起“继发性痛经”,疼痛第一次发作常在初次月经2年以后,而其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张女士所患子宫腺肌症。
不经过检查检测,无法教女性自行区分自己到底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建议“痛经”女性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对症、对因,或者综合治疗。
如果经常性痛经,且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应该及早求助医生,仔细检查,以免引起其它疾病,治疗的机会也会大很多。
来源/《广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