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交替、气温逐渐降低,关节炎患者发病明显增多。据有关统计,我国关节炎患者约有1亿人以上,50岁以上人群中患有骨关节炎的比例很高。
判断关节痛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
功能性关节痛
关节痛的部位与范围不定,且时常变化;关节痛与患者情绪密切相关,受刺激、情绪不佳时疼痛可发作或加剧,部分患者关节可出现暂时性强直现象,尤其是癔症患者。
除关节痛外,患者常有一系列神经官能症表现,如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易惊、心悸、焦虑、烦躁、四肢麻木等。
暗示治疗有效。
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器质性关节痛
关节疼痛部位明确,红、肿、热、痛明显。
各种关节炎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继发性关节痛有原发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发现异常。
风湿性关节炎
表现为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关节红、肿、热、痛明显,活动受限,病变关节主要为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为肩、肘、腕关节,手足小关节少见;急性期有发热、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清抗链“O”试验阳性;采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等治疗效果明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对称性小关节受累为其特点,关节呈梭形肿胀,活动期有晨僵现象,晚期出现关节畸形;血清及关节液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X线示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软骨、骨质破坏,关节半脱位。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可分为非特异性环氧化酶-1(COX-1)抑制剂,如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等;倾向性CO-2抑制剂,如美洛昔康、醋氯芬酸、尼美舒利、奈丁美酮;特异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戊地昔布、帕拉昔布、依他昔布疗效与非特异性COX-2抑制剂相似,但大大减少了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和溃疡发生率。
以前常用的阿司匹林由于用量大且易致凝血功能障碍,己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引哚美辛因胃肠道反应严重已较少应用。
2.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SAARDS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二线药物,包括改变病情药(DMARDS)和细胞毒性药物,此类药物起效时间较长,能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进展,对早期(症状出现时间<3个月)及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应尽早采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改变病情药有抗疟药、金制剂、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和雷公藤等;细胞毒性药物有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环磷酰胺等。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三线药物,是目前抗炎效果最强的药物,但不能阻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进展和关节破坏。
4.治疗新策略包括生物制剂以及正在探索中的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白癜风那里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