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各种检查啥意义

引言

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王大妈每次来总是问医生,“这么多检查都要做吗?”“开了这么多检查单,能不能少点?”“我现在不疼了,是不是可以不用吃药了?”“手指活动很好了,这些检查就不必要做了吧!”相信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每次复诊都是一堆化验单要检查,不能少点吗?今天我们请风湿免疫科的医生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风湿科,类风湿关节炎的检查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诊断性指标

诊断性指标主要是判断您是不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指标包括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波形蛋白抗体(抗MCV),和抗角蛋白抗体(AKA)四种。一旦这四种抗体中一种或几种都是阳性的时候,就需要怀疑或警惕是否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当然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验项目来看)。这些项目仅仅说明您是否患了类风湿关节炎,但和疾病活动度往往关系不大,患者朋友并不要指望这些指标“转阴”(这往往是很困难的),也并不需要定期复查这些项目,因为它的阳性,往往会跟着您一辈子。

顺便说一句,很多患者朋友喜欢盯着“类风湿因子”看,是高了?还是低了?追问医生“降了没有?”,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的意义远远没有后文提到的“血沉”、“C反应蛋白”高。

活动性指标

一般确诊了“类风湿关节炎”,就需要进行治疗,治疗的目标是降低疾病活动度,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关节破坏。血液中的“血沉”、“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可以反应疾病活动度的指标,了解这两个指标就可以指导医生更好的进行治疗,加减用药。这两项指标,需要定期复查及检测。

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指标主要是指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等)及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等),这是由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都可能会造成血液系统损害,或肝肾功能损伤。虽然仅有一小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很可惜的是,医生无法预知是谁,或是在什么时候出现这些不良反应。所以这些项目必须定期检测,这也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我们推荐开始用药2周内复查一次,等服药时间长了最长可以3个月复查一次。

伴随疾病指标

什么叫伴随症指标?说的是类风湿关节炎有时候会存在伴发疾病,如干燥综合征这个病就特别容易和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存在,这时就需要筛查ANA抗体谱、ANA定量等以期早期发现。除此之外,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需要排查肝炎、结核等感染病,不然用药会有风险,所以医生在用药前也往往会筛查乙肝、结核这些问题。

总的来说,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慢性疾病,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可控可治。但这需要有条不紊的定期随诊,定期复查,虽然有时候这很繁琐,但带来的收益同样很大!

延伸阅读

一个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故事

10月12日是国际关节炎日----小心RA让你丢掉工作!

类风湿关节炎:饮食牢记3个原则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当心“抑郁”找上门

RA患者需警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高

关于风湿病用药,这些说法都是错的!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赢在早期:治疗成本低效果好









































昆明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f/25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