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风湿病风湿性多肌痛

 68岁的王先生既往身体很好,一个多月前早上起床时感觉全身乏力、肌肉疼痛,以为是“感冒”,自己吃了点感冒药似乎没什么效果,症状反而越来越重,颈肩部、腰背部、双侧大腿肌肉疼痛伴有僵硬感,口服芬必得也没管用,每天要到下午才稍有缓解。近三天早上全身疼痛晨僵更严重,几乎不能起床了,家人很着急,以为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医院,做了一系列化验检查,发现血沉超过了60mm/h(正常低于20mm/h),C反应蛋白也明显偏高,其他检查结果大致正常,诊断为“风湿性多肌痛”,予3片激素每日晨起顿服,结果两天后老医院,感觉身上不疼了,自述“一身轻松”,病情戏剧般地好转起来!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种以四肢近端及躯干肌肉疼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春、秋两季为发病高峰,表现为颈部、肩胛带及骨盆带肌肉多部位的疼痛及僵硬,通常对称性分布,可以突然起病,也可隐匿起病,持续数周至数月。70%以上的患者肩胛带疼痛最先发生,然后发展到四肢近端、颈、胸、臀等部位,可出现肌肉触痛,但肌力一般正常。有时远端肌群及关节也可受累,出现一过性滑膜炎或肌腱端炎。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全身症状,如疲倦、发热、纳差、体重减轻等,并可能作为首发症状。肌痛严重的患者日常活动受限,以致不能抬肩、伸臂、下蹲,甚至不能起床、翻身和深呼吸;长时间活动受限将导致肌肉挛缩、失用性萎缩。

  PMR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年龄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都可能发挥作用,有家族聚集发病现象,与HLA-DR4基因相关。大量证据表明PMR与巨细胞动脉炎(GCA)相关,目前认为是同一种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二者可以共存。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以侵犯颅动脉为主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及头皮触痛,多位于一侧或双侧颞部,颞动脉可呈突出的、串珠样改变。10%~15%单纯性的PMR患者颞动脉活检阳性,30%~50%的GCA患者伴有PMR的临床表现。

  

  PMR最显著的实验室改变是急性期反应物——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与病情活动性相平行;约一半患者可能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而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一般为阴性。虽然肌肉疼痛明显,但血清肌酶为正常水平,肌电图检查无异常发现,肌肉活检标本组织学也无特征性改变,因此有别于炎性肌病。诊断PMR还需特别注意排除感染、肿瘤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

  尽管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可缓解部分疼痛症状,但大多数患者还是需要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20mg/日)治疗,骨骼肌肉系统疼痛和僵硬才能迅速而显著地改善,血沉和CRP水平逐渐恢复正常。PMR一般为两年期的自限性疾病,但复发很常见,因此激素必须缓慢减量,并可能维持较长时间,如果糖皮质激素减量困难,可酌情使用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药物。对于像王老先生这样的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停用激素,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怎样控制白癜风
贵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f/25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