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痛的治疗方法

膝关节痛特效治疗方法膝关节是人身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在承受几乎全部体重的同时还要担负起腿部的各种运动任务。如果不注意保护膝关节,很容易损伤,恢复不好就会有转为慢性病的趋势。如果能够掌握一些膝关节的保健治疗方法,并且能坚持治疗,就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一、推拿点穴法 1 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2点揉穴位   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   (1).血海穴、梁丘穴   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   (2).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   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阴陵泉穴、阳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疼痛等异常感觉。   (4).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四横指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具有补益肝脾肾,健步强身的作用。   3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拿捏股四头肌   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膝盖上丰厚的肌肉)约1~2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此手法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内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膝关节不能伸直者。   5弹拨膝关节内外侧肌腱   用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触摸膝关节后窝内的两侧,可以摸到两侧有两根“大筋”,此即是大小腿主要肌腱穿行处。膝关节病患者多由于膝关节不能充分伸直而引起这些肌腱“挛缩”,久之腿就会无法伸直。用双手四指经常弹拨此两处“大筋”,可以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松解挛缩,恢复肌腱原来的长度。这样,渐渐地膝关节就能伸直了。   6拿揉小腿肚   用手掌轻揉地拿揉小腿肚。每侧各1分钟,以小腿肚微微发热为佳。此手法的作用是松解患者小腿肚痉挛的肌肉,增加小腿后侧肌群的血液供应。   7擦膝盖   可在膝盖周围涂擦少量红花油或扶他林,然后用一只手快速在膝盖周围的皮肤上来回擦动,以关节周围产生热感为佳。能够有效增加血供,改善因血供不良而出现的麻木、僵硬感。   8转膝提腿   站立,双下肢并拢,膝关节微屈,身向前倾,两手掌分别按在两膝上,膝部左右旋转40次;然后坐下,让两下肢悬空,提起左腿,如踢球状30次,左右轮换。此方法主要是活动关节内部各组织,促进关节内润滑液的分泌和滋润。   结束手法   以双手手掌按压并吸附住患者的腿部双侧皮肤及皮下组织。做快速的搓动,由大腿向小腿方向操作,以深层组织有热感为宜。   调护知识   1.膝关节损伤恢复期和膝关节慢性病,比较适合运用自我按摩保健疗法。注意每次操作适可而止,不可急于求成,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以保持关节平衡。   2.膝关节在半蹲位是最容易受损伤的。半蹲位时切不可左右旋转上半身以免伤及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一旦关节韧带发生损伤,一定注意休息。否则今后容易因膝关节稳定装置受损而造成关节不稳,最终发展成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3.膝关节里最易磨损的部位是髌骨,因为髌骨是下肢曲伸动力中的“加力”装置,也可以说是伸直膝关节时的一个“支点”。锻炼膝关节的关键是要在膝关节尽可能承受小一些压力的状态下进行周围肌肉和骨质的锻炼。其中,直腿抬高运动就是一个很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方法如下: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让大腿上的肌肉收紧、绷直,与床成45度夹角,每次都维持1秒,让伸直的腿停留在半空中,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复50个,50个为一组。此种运动方式也可以站着练习。初次做的时候,次日大腿肌肉会有一些酸痛感,但是持续练习一周以后,酸痛感就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膝关节的抗负荷能力逐渐得到加强。二 药浴法   治疗目的:改善物质代谢和微循环,抑制退行性变的进一步发展,消炎止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处方一:肉桂50克,鸡血藤80克,川芎50克,木瓜50克,独活50克,苏木50克,川续断50克,络石藤80克,路路通50克,海桐皮50克,豨莶草50克,仙灵脾50克,刘寄奴50克,土茯苓50克,秦艽50克,伸筋草80克。   方法:药浴的温度保持在43℃左右。煎药浸泡双下肢为佳,上述药水煎去渣取液毫升,分为5份,每份再加清水3升,浸泡双下肢,每次45分钟,1天1次,1份药液可用5天,但每次用完后要注意低温冷藏(不要冰冻),15天为1个疗程。注意每次药浴宜加入少量白酒(35度~45度,10毫升左右)。药浴后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处方二:桂枝15g桑枝15g红花15g花椒15g艾叶15g伸筋草32g透骨草32g川乌9g草乌9g刘寄奴15g牛膝15g木瓜15g

膝关节疼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1小骨空贴压法    取4x4cm胶布,中置一粒磁珠或王不留行子备用。在患侧小骨空穴(位于小指背侧第一指关节之中央)附近用火柴棒或特制的按压棒按压,找到压痛点后,将磁珠或王不留行子贴在上面,然后用手按压,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约1—2分钟。按压时嘱患者活动患膝。本法对膝关节疼痛、畏寒效果最为明显。   2交经巨刺法    根据患膝疼痛位置的不同,取对侧肘部之曲池、尺泽、天井、小海等穴。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泻法,至患处疼痛减轻或消失为止,并留针30分钟。   3针刺内关法    取患侧内关穴,进针得气后,持续缓缓捻针,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膝或以手按压患处,疼痛减轻或消失后,留针20分钟。   4膏盲穴刺络拔罐法   取背部患侧膏肓穴,以拇指在其附近按压,找到压痛点后,以三棱针点刺数下或以皮肤针叩刺出血后,加拔火罐,留罐10分钟。拔出瘀血后,往往数年之疾,立见轻快。   5局部刺络拔罐法    在膝关节疼痛部位寻找青色之静脉,以三棱针点刺后,则出血如豆,然后加拔火罐。为了预防火罐漏气,可在罐口涂上超声耦合剂。留罐10分钟。若无静脉,则可在压痛点上以皮肤针叩刺后再拔火罐。本法对久痛不愈及扭伤所致者,疗效显著。   6委中刺血法    患者取俯卧位,在患膝下塾上塑料纸、草纸或药棉。如见委中附近有怒张之络脉,则以三棱针点刺,任其血液流出,始为深紫色,渐变为淡红,后自停止。以75%酒精棉球揩去污血。   7腹部敏感点针刺法 膝痛患者在腹直肌第4节处可有明显的敏感点,且多以患侧为明显。患者取仰卧位,以拇指在其腹部找到敏感点后,以1.5寸针缓缓刺入,得气后留针30分钟。董氏奇穴特效治疗膝痛临床常用灵骨大白合肩中治疗膝痛,针入痛止,没有一例不大见奇效的,何不试试?其实针对侧内关合小肠的合穴效果也非常棒,下针后一定要活动患肢关节. 以上数法,根据临床需要,可单独应用,亦可联合使用。诸法不离景昌的“动气针”学说,取全息影射而为交经巨刺。在景昌针灸中,独取“三金穴”,辅以“内关”或“肩中”,疗效益彰。董氏奇穴点穴特效疗法膝关节痛病人先点揉灵骨,再双手拇食对扣同时点掐双曲池,令病人活动膝关节,嘿,病人立马不痛了,前后一分钟左右吧,也是奇效啊!大腿痛的特效治疗按杨伟杰医师(董氏奇穴大家)法针外关支沟,或三叉三穴,内侧痛针肝门穴,传统针灸束手无策的病症用董氏奇穴疗法应手则愈,能不奇吗?膝关节炎,损伤痛---独特按摩法1,按手脚腰腿点各五分钟(第二,第四指趾缝压痛取穴);2,曲池部位对应处,手臂伸直,最高处压痛取穴(膝部疾病,此点特痛,是治膝部疾病的特效点,左痛压右,右痛压左)按5-8分钟;3,耳穴:膝,肾,腰椎,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脑干,枕.每穴压2分钟.1,2,3同压,效果神速,四--五次曾治愈严重膝关节炎患者.1,2同压时间略长,但经一次按摩可很快减轻痛苦,此乃验方,发出请同道验证.1,曲池部位对应处取法:握拳拳眼朝上,伸直臂,曲池穴下肌肉隆起处按之特痛即穴,只要是膝部有疾,该穴压之胀痛难忍.2,腰腿点(第二,第四指趾缝压痛取穴)取法:手(背)2,3指.4,5指缝间离腕一寸许压痛取穴,脚取相应部位.很多人取穴位置不对,影响了疗效.金氏膝三针疗法金文华医院针灸科的开山鼻祖,当年名气很大,传下了一些招数。现将其膝三针疗法介绍给大家。①选穴:取患者双侧三阴交、行间和阳陵泉。②操作步骤:患者平卧伸膝位,取75%酒精常规消毒,取直径0.25mm,长40mm的针灸针,分别刺入三阴交、行间和阳陵泉穴,行间进针0.5~0.8寸,三阴交和阳陵泉进针1~1.5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每次间隔1~2天),4周为1个疗程。这个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慢性腰痛。祖国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慢性腰痛可以属于“骨痹”范畴,《内经》指出:“风寒湿三气杂志,合而为痹。”《金匮要略》强调正气不足复感外邪是历节病的发病机理。人到中年以后,“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又因饮食劳倦、情志内伤,加重了脾胃及肝肾的虚损;又因精气不足,膝关节抵抗力下降,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与瘀血痰浊相互胶着于膝关节,加重了膝部筋骨的病变,使之缠绵难愈。这就是这些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所在。此证本虚标实,而多以本虚为主。个人认为,这个方法有几个特点:1、仰卧取穴,对有些不能或难以俯卧和侧卧的患者可以采用本法。2、虚症的老年患者,多有骨质疏松,可以采用本法。3、有些患者局部有手术疤痕或需要同时使用长时间使用的膏药的,可以采用本法。

总之,先要辨证,同时选好适应症,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膝关节炎增生疼痛的治疗1推按脚部:患者仰卧,术者左手掐患肢脚趾,用右手掌跟推脚面筋,由轻到重,从脚趾向上推至脚脖子处,反复推6---9次。2推按腿部:患者仰卧{退后面时俯卧}把腿分成四面前后内外,再分大腿{从膝盖至腿根部},小腿{从脚脖至膝盖},按照前内外后顺序从上往下用掌根推6次。先推大腿,后推小腿。然后再用两手心相对从大腿根先内外,后前后,往下搓揉至脚脖处,各三遍。3点揉穴位:患者仰卧,小腿屈曲,术者先用刮痧板的一角按住膝眼向外刮6--9次。先内膝眼,后外膝眼。再点揉梁丘阳陵泉膝阳关委中承山。然后双手搓热捂在膝盖上3---5分钟。再顺时针转揉36圈,逆时针24圈连续3遍。4患者仰卧,在委中穴拔罐,每次留罐10分钟起罐后稍停,连续拔3遍。5患者端做椅子上,双下肢自然下垂,医生握住膝盖下部,双手在膝窝后摸到筋,然后,双手由内向外弹拨6---9次。此手法对腿疼,腿麻,风寒性腿部疾病都有疗效。膝骨性关节炎的针灸经验.选血海,当梁丘,阴陵泉,阳陵泉.以及内外膝眼.但临床观察,疗效并不理想.十个病人,也许只有两三个有效的,加用了足少阴肾经的合穴阴谷,足厥阴肝经的合穴曲泉,意在补益肝肾之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往往有活动时,关节有摩擦声和干涩的感觉.当属肝肾阴虚之象.结果,疗效还算不错,缓解症状比较快.选用董氏奇穴其中介绍治疗膝关节痛的肩中,以及三金穴.效果就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不少患者针了数次就疼痛消失.结合中药调治,治愈者经观察数月均未见复发.注:三金穴(三个穴:第三四五胸椎棘突旁开三寸各一穴,在膀胱经第二侧线);肩中穴(在三角肌的正中央)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又叫退行性骨关节病,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病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其病理变化以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病变为主。病因大多因损伤、关节面不平等因素造成。临床表现为疼痛、关节僵硬、跛行等一系列症状。《中医药学刊》年第7期报道医院叶树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取得了显著疗效。他首先用玻璃酸钠注射液2ml为患者行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一次,同时让患者内服养血止痛汤(《简明正骨》的经验方):药用生白芍21g、丹参21g、鸡血藤30g、秦艽12g、桂枝9g、生地18g、威灵仙24g、香附12g、乌药9g、川牛膝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并复煎外洗,每日1~2次,用药4~5周(一个疗程)。若兼血瘀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兼风寒者加防风、羌活,兼湿热者加防己、白花蛇舌草。   结果显示:在被收治的6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痊愈31例,有效37例,痊愈率为45.6%,有效率为%。叶树强医生认为:内服外洗养血止痛汤加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养血活血、舒筋活络、滋润关节、标本兼治的作用,比起单一用药,疗效更为显著。药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药:海桐皮30g,透骨草30g,威灵仙30g,伸筋草10g,羌活12g,独活12g,白芷12g,川芎12g,当归尾12g,赤芍12g,白芍12g,桃仁12g,红花12g,莪术18g,络石藤30g,油松节12g,生川乌12g,生草乌12g,甘松12g,生甘草9g功效:祛风胜湿、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主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用法:将以上中药放入15×20cm大小的布袋中隔水加热蒸20~30分钟,然后将药袋熨疗患膝,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每天一次。方源:高翔,吴弢,滕松茂等。华伤膝Ⅰ号熨疗治疗膝骨关节病例[J].中医外治杂志,,10(5):6.治疗膝关节腔积液的速效中药方膝关节腔积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为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慢性滑囊炎、髌上滑囊炎、外伤性滑囊炎、增生性关节炎等一、方剂:功劳叶15克女贞子15克希莶草15克元参30克川牛膝9克防己24克薏米30克土茯苓30克丝瓜络30克泽兰9克水煎温服,2-3次,日一剂,一般服三天即可积液消退。注意:川牛膝不可以用怀牛膝代替,否则效差二、加减:1、血沉快,白细胞增高,加金银花15克寻骨风9克2、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有阴虚见证者加养阴补血之品如生地、当归、鸡血藤等3、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本病多有发热、局部热痛、白细胞增高、舌红苔黄,脉数,酌加土元、煅自然铜、连翘、紫草、山甲、蚕沙、金银花等4、外伤性滑囊炎本病为刺痛,穿刺为血性,脉多为细涩,酌加当归、丹参、川芎、赤勺、黄芪等

5、伴有气短、乏力、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脾虚见症等加黄芪、云苓、白术、厚朴等手法一次性治愈膝关节积液29例膝关节积液见于多种关节炎中,是由于风湿、类风湿、外伤和骨质增生等疾病引起的滑膜炎症产生的一种病理性产物。积液的及早治疗对于缩短原发病的疗程和愈后至关重要。笔者从事针灸按摩多年,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一次性治疗积液的新方法,经29例临床观察。疗效颇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29例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9岁,以4O岁~59岁为多;病程最短5d,最长21d;单侧膝关节积液22例,双侧7例;风湿性关节炎10例.类风湿关节炎l2例,单纯滑膜炎6侧.外伤合并骨刺1例。1.2诊断标准膝关节疼痛、肿胀、伸屈困难、皮色光亮、双膝跟消失或隆出;浮髌试验(+);同时膝关节X线片无骨质破坏。2治疗方法先用右手拇指点按双膝眼、粱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每穴点按10秒钟,以达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之效。然后患者仰卧位,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双手掌根叠加按揉膝关节周围4遍~6遍,放松其膝周围的软组织,之后左手托扶患者膝关节,右手握住积液侧小腿下端,先小幅度伸屈膝关节3次~4次,乘患者不备,握扶小腿的右手猛用力屈曲膝关节,使患足跟紧靠臀部,随即松手,此时即可听到患膝“哗啦”的响声,患者即感膝周围疼痛,积液当即消失,片刻患者顿觉膝部轻松舒适,伸屈幅度明显增大,疼痛大大减轻.行走较自如。再针刺双膝眼、阳陵、阴陵泉、血海、梁丘等膝周穴位调理善其后。3疗效分析经手法一次性治疗,膝关节肿胀消失,积液消除,浮髌试验(一),随访两个月未复发为治愈。本组病例经手法一次治疗,所治病例积液全部消失。。本法共治疗膝关节积液29例36个膝关节,均一次性治愈,无一例再次出现积液,疗效可靠,除当时觉膝痛外,无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4典型病例张××,男,48岁,初诊于年3月28日.主诉:双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半月,患者素有类风湿关节炎史。本次患病前因栽种烤烟劳累,再加受潮湿,即感周身关节疼痛不适.尤以膝关节为甚,自觉膝部肿胀,行走极为不便。经乡卫生院输注青霉素、氢化可的松3ci后,周身关节疼痛减轻。膝关节肿痛反而加剧。查:双膝弥漫性肿胀,皮色光亮.伸屈不利,不能下蹲及行走.浮髌试验(一).血沉40mmh.x线片膝关节骨质未见异常。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双膝关节积液。用上法先治疗右膝关节一次,膝周肿胀消失,浮髌试验(一).患者即感右膝轻松.伸屈自如。张痛大减。甚为高兴。同法治疗左膝一次,取得同样效果,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用针刺上述穴位.调理而愈。中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总而言之它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囊,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关于这个病的非手术治疗有休息.功能锻炼.理疗.支具.手法按摩.针灸.西药.中药.贴膏药.熏洗.注射.针刀等等,方法繁多,但是如何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取得持久的效果才是关键,下面是我们治疗此病的经验,我们称之为"三联疗法",不是什麽高科技新方法,但确实有效,尤其是远期效果甚佳!   1 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注射.   A组 2%利多卡因3ml             B组 玻璃酸钠 2ml       地米      5ml       庆大霉素   8万u       生理盐水 10ml   选髌骨内侧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穿刺成功后有积液者抽尽,保留针头,注入A组液,再全部抽出,如此反复五次,保留针头,注入B组.完毕后被动曲伸膝关节数次.   关节内冲洗可有效消除腔内无菌性炎症,清除关节退变所产生的组织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至痛因子,调节关节内渗透压;玻璃酸钠可以改变关节腔内关节液的流变状态,增加对关节的润滑,保护关节软骨,钝化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减轻疼痛,诱导内源性透明质酸钠的产生,而达到抑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2 关节外围压痛点营养镇痛液注射,刃针松解.   2%利多卡因 3ml   亚甲兰    0.5mg   曲安奈德    2ml   维生素b12   500ug   维生素b1   100mg   生理盐水   10ml   寻找关节周围敏感压痛点,一般集中在髌骨四周,内外侧副韧带,股四头肌下段,髌下脂肪垫等位置,作好标记,常规消毒,每点注入上述药液5ml左右,用刃针原针眼进针,直达肌层或骨面,针刃方向与肌纤维平行纵向切割数下,纵向摆动,横向摆动数下,针下有松动感时出针.贴创可帖.

  压痛点注射营养镇痛液,可消除因关节退变而造成的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刃针疗法是针刀的延续,可有效松解病变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粘连,减压和解除痉挛.   3 刘氏灵仙膏   A组 威灵仙60g,全虫30g,地龙50g,土虫50g,蜈蚣30g,生马钱子60g,生川乌45g,生草乌45g,姜黄50g,羌活45g,独活45g,白花蛇50g,桃仁30g,白胡椒30g.   B组 血竭30g,生乳香45g,生没药45g,甘遂30g,生大黄50g,红花30g,石菖蒲50g,艾叶20g,冰片15g,樟脑15g.B组药加工成120目细粉.   取药材总量3倍的香油浸泡A组(软硬药材分开泡)3天,油炸提取(软硬药材分别炸)至外黑褐,内枯黄,去渣,文火熬油3.5小时,至油温320~330度,滴水成珠,去火下丹(油丹比例夏天1:0.55冬天1:0.47),成膏后,浸入凉水3天去火毒,三天后捞出回锅犒去水分,加入B组药粉.作成50克/贴的膏药.   此膏具有显著的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膝关节病,颈腰椎病,跌打损伤的治疗疗效尤为突出.









































鎴戠殑鎯虫硶鏄?
鎶ラ亾鍙戝嚭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f/19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