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新桃换旧春晖渐,蒸蒸日上福
新桃换旧春晖渐蒸蒸日上福禄增

腊月二十八,带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景、携着温馨祥和的春日气息、伴着浓浓的年味儿走近我们。岁月的味道也就在这新春和旧岁的更迭中,在这古老而新鲜的轮回中,一次次创造出幸福的记忆。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关于腊月二十八的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根据民间风俗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

传说有一对妯娌,一个很懒一个很勤快。有一年腊月二十八,婆婆让两人发些面准备蒸一些馍和包子待客。大媳妇偷懒谎称不舒服,让弟媳妇干,老实的弟媳妇发了很多面,而在一边的大媳妇却笑她呆。第二年,弟媳妇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但大媳妇家却越过越穷。大媳妇不服气去城隍处问,城隍说:弟媳妇家的日子之所以越过越红火,是因为腊月二十八发面所致。

虽然只是个传说故事,但"发”体现了人们希望来年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

腊月二十八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因为过去没有发酵粉,普通面不容易搁置,而发面不容易坏,又由于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按着老理儿说,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而是在年前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虽说如今生活富裕了,面食的种类、花式更为丰富,但每到年关,很多人还是会按照老辈传下来的习惯,在腊月二十八这天发面,准备第二天蒸馒头。

腊月二十八蒸枣花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蒸枣花……”一到腊月底,童谣阵阵响起,年味愈加浓厚,村庄里到处都飘溢着煮肉和蒸馍的芳香。

枣花是一种面食,又称为枣花馍。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拜年时的必备礼品,因此家乡又有把女儿称为"大馍"的说法。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蒸枣花。用和好的发面揉成各种漂亮的造型,先从贮藏了一冬的大红枣里挑出光洁饱满的用水洗净,再把泡好的大红枣安插在上面,宛如一朵含着花蕊盛开的花。

枣馍中的面鱼代表了如意,枣塔枣花代表了富贵,有的枣花是单个体的,有的是组合成枣山或三角形,这是给男孩子的;还有组合成枣园,这是给女孩子的,代表着吉祥的祝福。有些精致的人家还会在枣馍上涂上美丽的颜色,摆在供桌上远远地看去很像一座枣馍堆成的高山,气势不凡又精巧无比。这不仅是家人团聚共享的美味,更是年节祭祖敬神的重要供物。

枣馍一般从腊月二十八开始上锅,年前要蒸够整个新年期间所用所食的。精致的枣馍还会在春节当中被作为礼物馈赠亲友,和更多人分享精湛的手艺与枣馍香甜的味道。一件件精美的枣花,与其说是食品,还不如说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那种蕴藏于枣花中的纯朴真挚的亲情和乡情,就像窖藏的醇酒一样历久弥香。

材料

面粉、红枣、温水、酵母

步骤

①和面:将酵母放入温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约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后倒入面粉中,一边倒一边搅拌,再用手将其揉成光滑的面团。

②发面:将揉好的面团盖好,放置于温暖处约2小时,当面团发酵至约2倍体积大里面布满蜂窝状的小孔时即可。

③发酵好的面团取出,充分地揉压出里面的充气后揉搓成长条,再分成约15克重的剂子儿。

④将剂子儿揉搓成条,再用手稍稍压扁一些,在面皮的正中间放入一颗红枣。

⑤将面皮对折起来,在接口的地方用手指压一下使之粘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小花瓣。将小花瓣排在一起。

⑥中心处用筷子夹一下使其更好的粘合在一起,再在上面放上一颗红枣;这样花朵红枣馍生胚就做好了,将生胚用湿纱布盖起来再饧20分钟。

⑦将饧好的花朵红枣馍放入蒸笼中,盖上锅盖,大火足汽蒸约15分钟后关火,等约3分钟即可取出。

讲究

这一天不能随便乱串门,尤其上锅蒸的时候,若是串门不小心碰上要赶紧给人家的灶塘里添些柴(财),以让锅里的枣馍发的更好。揭开锅盖若是枣馍蒸裂了一定要说今年一定发,饽饽都笑了。

腊月二十八打年糕

年糕是黏米面或粟米面加大枣或豆蒸制的食品。为春节期间制作的糕就称之为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有年年高的美好祝愿。

腊月二十八贴花花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以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俗语中的“花花”,指的是所有形式的中国新年装饰物。

贴花花01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贴春联有以下讲究:

除旧迎新要做足。除旧迎新是指撕掉过去的对联,不破不立。之前的春联已经守护了一年,经过日晒雨淋也坏了,而不好的运或事应该随着时间而消失,所以不能重叠;要把对联撕干净后再贴新的春联,寓意破除不好的运气,迎来新年新气象。

选对时间。民间有着绝日不宜张贴春联的说法。绝日,指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离日,指的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春分前一日为木离;夏至前一日为火离;秋分前一日为金离;冬至前一日为水离)。一年有四个绝日和四个离日,古人认为,这八天为季节变化的时间,地球轨道上的磁场和电波都会自然震动,影响气流、云层和天气变化。对人和动物都是有影响的,因此不能做什么重大的事情,比如少出行等,顺应天道,顺应大自然的规律等,以免有影响。

分清上下联。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根据古人习俗,上联要贴在上方位。就是当你面对家门时,上联要贴在你的右手边方向,下联反之。

其实现在要看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念,那么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如果横批是从左向右念,那么上连在左,下联在右。

同时在张贴春联的时候也是由内而外。即先张贴大门口的春联,然后再贴室内的春联。

贴福字,有讲究。大门口的“福”字要正着贴,寓意开门迎福、吉祥临门。如果把大门的“福”字倒着贴的话,就会把福气倒到门外,跑到别人家里去了。正的“福”字还寓意正福临门,如果把“福”字贴倒了,福气也就溜走了。

水缸、垃圾箱上的“福”字必须倒着贴。水缸和垃圾箱里面的东西要从里面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

屋内柜子上的“福”字必须倒着贴。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会一直到家里、屋内和柜子里。

家中发生不幸,“福”字可以倒着贴。如果过去一年中家中有人不幸亡故或者有其他灾难出现,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02贴年画

年画俗称喜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因在过年时张贴而得名年画。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色彩鲜明,画面热闹,线条单纯。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风景、花鸟等。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其中门神是年画里非常重要的题材之一。是旧时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03贴吊钱

这是天津人和天津这个城市,作为年俗的一个重要标志。每年春节将临,家家户户买吊钱儿,贴吊钱儿,与贴福字、贴窗花儿、挂年画、贴春联等一起装饰,充满年味儿和火红的喜庆气氛。

吊钱儿一般都是用彩剪雕刻成的图案,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反映祈福、盼财、增寿、平安吉祥等寓意。传统的词汇意喻有:“招财进宝”“肥猪拱门”“马上封侯”“财子叫门”“童子摘宝”“聚宝盆”“金马驹”“连年有鱼”等。现代的词汇意喻有:“阖家欢乐”“吉祥如意”“家合万事兴”“平安吉祥”“新年大吉”“年年有余”“心想事成”“五谷丰登”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象征吉祥如意的质朴情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和谐。   

04贴窗花

部分地区有俗语“大年三十贴窗花,没日子了!”所以窗花应在二十九前贴好,三十的时候小小补一下,意为“添福”。

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南方窗花以精致为美,特点是玲珑剔透;北方窗花以朴实生动为美,其特点是天真浑厚。老人住的屋子的窗户,窗花内容以花草动物为主,图个身体硬朗;已婚未育的小媳妇窗户只能贴花草。窗花里有龙、虎、凤、鸡的,应该把龙贴在虎上方,凤贴在鸡上方,不要贴的太近。它们都是不相容的。窗花尺寸不宜过大,注意镂空透亮,象征好运气来临。

剪“福”字的步骤:

剪“春”字的步骤:

腊月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洗邋遢”,是广东人的传统习俗。邋遢可以解释为污秽、肮脏的意思,而“年廿八,洗邋遢”的意思是年廿八这天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准备迎接新年。除此以外,洗邋遢还有将一切厄运、霉气统统随污糟垃圾扫出门的意思。所谓“财不入污门”,所以大家都会赶在年前把“邋遢”洗掉,过年就无需再洗扫,不然好运也会跟着被扫出门。

此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古代的女子到了十六岁就算是成人,这时候的女孩子懂得了爱美,知道了穿衣打扮,不再像孩童时期那样衣着邋遢,不修边幅,此时,“年二八,洗邋遢”泛指女孩子长大成人的一种过程。

“年廿八,洗邋遢”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朔到商周时期的“驱疫鬼、祈安康”的仪式。古籍《吕览法》中记载:“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秘奥造宅经》中也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而清代的《清嘉录》更提示:“腊将残,择宪书(指历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以上不仅说明我国先人已知污秽、尘沫与疾病传播之间的关系,而且随着对“勤于除尘”重大意义的深入理解,已将腊月除尘(音同陈,意同邋遢),大大提早到送灶神的前一日。

柚子水洗去霉运

在过去的这一天,人们还会在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加水烧开,每人都洗一遍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统统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此外,洗过柚叶澡后还要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就要洗涤干净。不过这一风俗已逐年淡化。

洗邋遢也有禁忌:

扫入不扫出。扫地的时候要先扫门口,按照从外扫到内,从屋顶到地下,从大厅到厨房的顺序打扫,不可以由内扫到外,这样会将新一年的财神都扫走的。

屋顶不可以用扫把扫。老一辈的认为,用来扫地板的扫把不干净,不可以用它来扫屋顶,会以下犯上。我们可以用新鲜的竹叶或者鸡毛掸来清扫。

房间床位不宜大调整。主人房被比喻为“妻星位”,过年换位有换妻之说,会影响新一年两夫妻的和谐相处。不过厨房、卫生间等家具就可以随便换位。

大门不宜换除。大门在风水学里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掌握管理着一个家财气运气的流通,所以要清洗大门时一定要万分注意。

厨房摆设有禁忌:

厨房是不可以放镜子的,而且镜头不可以照到灶头,会带来火灾的。蒜头、洋葱、辣椒等食材千万不可以挂在厨房,以免吸收阴气;另外水果刀、菜刀等各种刀具也不适合插在墙上或者刀架上,应该放入抽屉,过完十五后可以照常摆放。

冰箱厨房米缸不宜太空。“空”有“凶”的意思,一般洗邋遢之后就算是正式过年了。所以搞卫生之后,米缸要装满,寓意“丰衣足食”,冰箱也是一样的。

鲜花摆放有禁忌:

洗完邋遢之后就要摆年花啦,桃花、梅花要摆在大门旁边、迎春接福,如果家里有人需要旺旺桃花的,那么家里就不要摆放梅花,有“霉花”之意,影响桃花运。

而家里放茶花、君子兰寓意家庭和睦,富贵竹、发财树、年桔等摆在客厅寓意大富大贵,大吉大利。

清理好春联、香灰:

大扫除那天要将旧的春联撕下来,神台上面的香灰也要清理好。灯具,茶杯,聚宝盆等最好用柚子皮或者叶煲水洗一次,柚子叶有开运作用,可以洗走衰运。

腊月二十八·诗选过了腊月二十八,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腊月二十八日

宋·冯时行

晷景余三日,忧愁尽一年。

酒侵新岁熟,花待故枝妍。

邻里多遗馈,庖厨有盛烟。

拥炉风雪顺,春意欲相先。

腊月二十八日立春得雨病起漫言

明·沈周

小阁棂窗风自推,手添香炷拨炉灰。

残年送病诗中去,淑气将春雨里回。

午案待尝新茁韭,阳檐思访欲开梅。

岁功代谢忙如许,似与衰翁递老来。

腊月二十八日与知宗提举分岁郡中啜茶于北楼

宋·阳枋

老病逾年卧晋江,耽诗性癖未能降。

园林牢落梅经眼,岁月峥嵘酒满缸。

堂上焚香敬勋德,楼头回首念家乡。

黄柑未拜萧嵩赐,乡味分珍漫一双。

壬申十二月二十八夜雷

唐·王炎

残腊方淫雨,中宵忽怒雷。

更长频展转,梦断但惊猜。

冻雪何时解,春风几日来。

龙蛇今在蛰,墐户不宜开。

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春次韵王山长俊甫

元·方回

余生橄榄蠖求伸,久作屠酥最后人。

万事不关闲处眼,三朝聊喜岁前喜。

草芽地已回生意,雪霁天应念小民。

船活东游君决计,何当同载自由身。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

宋·苏轼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祥和迎春来

新桃换旧春晖渐蒸蒸日上福禄增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热腾腾的枣花馍馍

承载着新春的喜庆和吉祥;

香甜在每个人的嘴角

流淌进每个人的心中

腊月二十八贴窗花

红艳艳的春联窗花

装扮着小家的温馨与红火

美好在每个人的指尖

幸福在每个人的心田

冬日的暖阳,热腾的花馍,

红艳的窗花,热切的眼眸,

构成一幅幅动感十足的年画,

把和谐、富裕和喜庆

浓墨重彩于春节的祥和与幸福之中!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hl/959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