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灸阵系列ldquo五行动力灸r
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农历二月,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到来之际。初春,细雨绵绵,乍暖还寒,阴寒潮湿与人体内刚刚复苏的阳气相遇,极易引发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重着、麻木等风湿病症。为此今日特别介绍道医灸阵之“五行动力灸”,防治春季风湿病痛,给您一年健康的“好兆头”。道医灸阵,是建立在以阴阳五行、脏腑生化、穴位穴性理论为核心的道医医理基础上,运用特制的艾绒和灸鼎,通过艾灸的四季温度控制,穴位的配伍阵局联动来治疗疾病顽疾的方法和技能。风湿病,是风、寒、湿等外邪侵扰肢体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引起肢体、关节等疼痛、麻木、着重及曲伸不利等症状,也称痹病。《黄帝内经之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寒气偏胜者为痛痹。本病原因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又因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或涉水冒寒,坐卧湿地等,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风不胜湿发为风寒湿痹。治疗风湿病的关键:祛湿,祛湿关键在加强风的运动(风能胜湿),提高身体的温度(火能燥湿)。“五行动力灸”:通过同时艾灸肝经脏会穴和脾经(脏)募穴:章门;任脉腑会穴和胃经(腑)募穴:中脘,加强人体内风的运动,推动和支撑人体内五行上下的运动,从而达到气机平衡,防病治病,健康长寿。取穴:双章门(位于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穴义: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双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穴义:中指中部,又有中央的含义,脘同管。穴属胃募,位居心蔽骨与脐连线的正中,内部适当胃的中部,主治胃疾,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疏理中气之效,因名中脘。温度:双章门:微温;双中脘:温或微温。临床运用:五行动力灸广泛的应用在风湿病和湿气太重的患者中。如:湿郁肌表(发热、头痛、胸闷、纳呆);湿阻经络(体酸、经缩、拘急、湿痉);湿着筋骨(湿痹、疼痛、重着、麻木、不利);湿蔽清明(头痛、头重、头晕、目眩、失聪、重痛、困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hl/9589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