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在病人诊治过程中,各种实验室化验必不可少,而化验结果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病情综合分析判断,才能作出较为客观正确的诊断。
风湿四项是临床上用来检测风湿类疾病是否存在的重要依据,常见风湿病化验指标: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
C反应蛋白(CRP)
炎症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明确提示细菌感染。
临床意义
提示细菌性关节炎;针刀治疗前的必检项目,规避治疗风险。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临床意义
1.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该抗体可先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出现,可以出现在RA典型临床症状的数年前,阳性比类风湿因子出现早。
2.有助于对早期滑膜炎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血清中发现,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晨僵、关节受累、关节畸形等,也伴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状。
临床意义
1.类风湿关节炎与其他骨关节类疾病如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痛风等的鉴别诊断。
2.约90%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呈阳性,动态观察滴定度变化,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
3.类风湿因子阳性也可出现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其他慢性炎症及恶性肿瘤,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人体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后,血清中可出现大量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简称抗“O”或ASO。
ASO测定对于诊断A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性疾病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其含量可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可作为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的辅助诊断。
临床意义
1.ASO滴度升高提示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心包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多次检验所呈现的趋势与病情平行,如渐渐下降提示病情好转。
2.A组链球菌感染后1周,ASO即开始升高,4~6周可达高峰,并能持续数月,当感染减退时,ASO检测值下降并在6个月内回到正常值,如果ASO滴度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复发性感染或慢性感染。
3.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发病前1-4周是否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及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心肌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将近85%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有ASO增高的情况。
检验小知识——一个轻松愉悦的医学知识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