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女年龄:12岁4月
主诉:间断发热、关节疼痛、皮疹4月
现病史:患儿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8度,同时出现双膝、双肘关节及以下各关节疼痛,无局部红肿及活动受限,伴全身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无脱屑,压之褪色,不伴有痒感,口服退热药体温可降至正常,皮疹随之消退,不久体温又上升,无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症状,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25.2×/L,中性82%,血色素g/L,血小板×/L,血沉23mm/h,HLA-B27阴性,肝功示ALT47.0IU/L,CRP22.1mg/L,ASO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尿常规:镜下红细胞10-12/HP,予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0余天(具体剂量不详),体温控制不满意,关节疼痛较前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
患儿自发病来精神反应可,食纳可,体重无下降,小便色黄,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大便正常。
查体:反应可,面部可见散在、全身皮肤可见较多红色斑丘疹,局部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无脱屑,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肋下3厘米,质中,边钝,脾肋下未及。双膝关节及双肘关节外形正常,局部无红肿,压痛(+),无活动障碍,双肘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关节周径增加,浮髌征(-),双侧“4字征”阳性,schober征8厘米,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V级。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既往史:体健。家族史: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问题:
一、诊断
二、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原则
答案及解析:
一、诊断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
本患儿为青春期女孩,起病隐匿,病史4月,以间断发热,四肢大关节疼痛、皮疹为主要表现,热退疹退,热出疹出,各关节无明显活动受限,查体面部可见散在、全身皮肤可见较多红色斑丘疹,局部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无脱屑,肝脏肿大,结合患儿存在肾脏、肝脏等多脏器受损,故考虑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入院后可完善辅助检查,如C反应蛋白,血沉,血常规,四肢骨片等协诊。
三、鉴别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本患儿为学龄女童,有发热,四肢关节疼痛,皮疹症状,应注意本病可能,但患儿无面部蝶形红斑,入院后可查自身抗体以协诊)
2.风湿热(本患儿有发热,四肢关节疼痛,不固定,应注意本病,但患儿无游走性关节炎,不支持,入院后可查抗“O”,心电图,关节片等以协诊)
3.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早期可出现不典型关节症状,常伴有发热及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本患儿发热,四肢多关节疼痛为主要特点,查体肝肋下3厘米,质中,边钝,应注意本病。入院后可行骨穿协诊)
4.结核性关节炎(患儿为青春期女孩,病史较长,以发热,四肢关节疼痛表现,无明显活动受限,应注意本病。不支持点为患儿无结核中毒症状,无结核接触史,入院后可复查PPD试验等协诊)
5.化脓性关节炎(本患儿为四肢多关节炎症,局部无发红及发热,无全身中毒症状,院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无效,不支持。入院后可做骨平片、复查血常规等以协诊)
四、辅助检查
C反应蛋白,血沉,ASO,血常规
四肢骨片(包括关节)
病毒抗体
自身抗体
骨穿
胸片,PPD
五、治疗原则
1.监测体温及关节症状。
2.明确诊断后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必要时加甲强冲击治疗。
附:题目中涉及到的一些检查:
1.肌力评价标准:
肌力:是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屈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
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的六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作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
5级:正常肌力。
2.浮髌试验:患者取平卧位,下肢伸直放松,医师一手虎口卡于患膝髌骨上极,并加压压迫髌上囊,使关节液集中于髌骨底面,另一手示指垂直按压髌骨并迅速抬起时髌骨与关节面有碰触感,松手时髌骨浮起,按压即为浮髌试验阳性,提示有中等量以上关节积液(50ml)。
3.“4”字试验:患者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侧下肢以“4”字形状放在伸直下肢近膝关节处,并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两手同时下压。下压时,骶髂关节出现痛者,并且或者曲侧膝关节不能触及床面为阳性。如果阳性可能表明:骶髂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及膝关节疾病等。
4.Schober试验:令患者直立,以两髂后上棘连线的中点为起点向上10cm(也可再向下5cm)做一标记,测量此两点之间的距离。令患者弯腰(双膝直立),再测此两点间的距离,若增加小于4cm为异常,提示脊柱活动度减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