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康复治疗方法

疼痛的康复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

1)电疗法:①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适用于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疼痛、风湿性疾患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骨关节病疼痛、肌筋膜炎疼痛)、脏器疾患疼痛(如月经失调疼痛、内脏性痛)、神经源性疼痛(如幻痛、交感性疼痛、张力性疼痛)及术后疼痛等。可采用持续、脉冲、调制及其它特殊形式的波型。②低、中频电疗:干扰电流疗法适用于神经源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幻肢痛等)以及其他急、慢性疼痛。间动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等均有很好的镇痛作用。疗效的获得取决于对疗法和仪器的合理选择、电极的恰当放置、剂量的准确掌握等。③短波、分米波、毫米波等高频电疗法:镇痛原则为急性期所用剂量宜小,慢性期所用剂量宜大;电极放置须将病变区域包括在内,不宜太大,使病变区域成为作用的中心区。④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疗法:可采用直流电镇痛药物和麻醉药物离子导入方法。

2)超声波疗法:特别适合神经肌肉骨骼系统所引起的疼痛。可根据伤病结构的部位深浅选择频率和剂量。其中超声波药物透入疗法可将镇痛药物和麻醉药物透人局部组织达到治疗效果。

3)冷疗法:有冰按摩、冰袋和冷喷等治疗方式在肌肉、韧带等运动系统器官损伤急性疼痛剧烈时,应首先使用冷疗法,尤其在伤后24h内。也适合于肌筋膜性疼痛、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等慢性疼痛的治疗。

4)热疗法:如蜡疗、热敷等,多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疼痛。同时可有效地用于治疗与多种疼痛相伴随的相关功能障碍,如肌肉挛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等。

5)光疗法:红外线对亚急性、慢性疼痛疗效较好;紫外线红斑量对急性疼痛疗效较好;红外偏振光、激光(包括穴位治疗)等也可取得明显镇痛效果。

6)水疗法:对风湿性疾患(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运动系统疾患(如肢体骨折、关节手术、截肢后)和神经系统疾患(如多发性神经炎)导致的疼痛有效。

7)运动疗法:尤其适用于运动损伤导致疼痛的治疗。骨骼、肌肉系统急性损伤阶段过后,随疼痛的缓解,应逐步开展运动疗法。①关节活动度训练:主要应用于急、慢性疼痛所致的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或已诊断为慢性疼痛的患者。在急性疼痛发生后,应早开展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目的是避免制动造成的疼痛-痉挛-压迫-疼痛的恶性循环和组织挛缩、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功能。②牵张训练:主要应用于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以预防和治疗软组织挛缩,保持肌肉的正常长度。其中在冷喷基础上采用的牵张技术,即冷喷和牵张技术(应用氯乙烷或冷空气等冷喷产生局部阻滞的基础上进行牵张的方法),具体为:先直接、快速地冷喷痛点,然后以倾斜的角度、约lOcm/s的速度沿肌肉走行冷喷牵涉痛区,注意勿在皮肤上产生霜冻;再立即进行可动关节活动度内的牵张手法,牵张方向与肌肉运动方向相反;重复2?3遍,直至获得最大程度的牵张;最后在治疗区进行热敷复温,以缓解牵张后的不适;并嘱患者作主动关节活动度的活动3?4遍。适用于治疗大面积肌肉紧张、肌筋膜性疼痛(扳机点)等急、慢性疼痛。③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在急性疼痛时,早期应开展等长训练,防止肌肉萎缩;随炎症的消退,渐次开展损伤部位附近肌肉的等张训练,并通过抗阻训练增强肌力,以预防可能的进一步损伤。④按摩和关节松动术:按摩用于解除由肌肉内粘连和水肿所致的疼痛,常用技术包括抚摩、摩擦和揉捏等。关节松动术可用于治疗由关节疾患导致的疼痛,具体技术包括牵张、摆动、振动和手法等。⑤PNF技术:PNF技术中用于缓解疼痛的方法为保持-放松、节律性稳定、反复收缩、慢反转-保持等。⑥放松训练:尤为适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

8)其他疗法:牵引用于治疗颈、腰疾病导致的疼痛。姿势和步态的矫正可缓解异常姿势和步态间接导致的疼痛。支持用具如矫形器、颈围、拐、杖等也可缓解疼痛,但不宜长期使用。

(2)药物治疗

1)非阿片类药物:主要为非皮质类固醇消炎镇痛药物、类固醇类药物。前者是临床首选的镇痛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等。后者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且主要为全身性反应,因此使用时应谨慎。

2)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等,口服或静脉给药。一般用于中度、重度疼痛,尤其是急性疼痛、反复发作性疼痛或癌性疼痛、术后疼痛。只有在其它合理镇痛治疗失败后使用,并应注意掌握用药剂量。有滥用毒品或药物依赖时应视为相对禁忌证。

3)辅助性镇痛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抗痉挛药等。

(3)注射治疗

1)局部注射:采用局麻药、激素、维生素类等药物于痛点、腱鞘内、脊柱小关节内、横突、棘突和关节腔内注射。

2)神经阻滞疗法:选用局麻药、激素、维生素类等药物于三叉神经半月节、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肋间神经、椎旁神经节等处作局部暂时的阻滞。

3)介入疗法:在影像学技术(X线、CT、超声)引导下进行深部扳机触痛点注射。

(4)针灸治疗:适用于各类头痛、颈肩及上肢疼痛、胸背部及腹部疼痛、各种原因所致的腰痛、各类手术后。

(5)心理治疗:疼痛的心理问题或为伴发,如急性疼痛时的焦虑症状;或为疼痛的主要因素,如慢性疼痛时的抑郁问题。因此,要注重疼痛患者的心理评定,尤其是慢性疼痛患者。推荐的评定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维人格调查表(MMPI)、症状核查表-90(SCL-90)和Beck抑郁量表等,McGill疼痛问卷因具有感觉、情感和评价等项目也可作为心理评定的筛选工具。疼痛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为行为疗法(包括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调整和放松训练),及其它心理学处理手段(如心理教育、职业咨询等)。









































北京中科忽悠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hl/50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