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虾壳扎破手指全身中毒险截肢,这到底是怎

您听说过虾壳能使人中毒吗?这不就有一位先生在处理濑尿虾、剥虾壳的时候被扎破手指,然后竟然高烧不退,右手肿胀发黑流脓,全身中毒差点丢了性命,还几乎弄到要截肢!

这真是吓死宝宝了,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原来是感染了一种叫“创伤弧菌”的细菌.

“创伤弧菌是普遍生存在海洋中的一种细菌,如果接触到被这种细菌污染的海,如被海洋鱼类、贝类、虾、鱼钩等刺伤或食用生蚝、生鱼片等,都可能感染此菌。临床上常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肢体坏死,过程相当迅速,且死亡率极高,甚至有研究发现,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平时大家吃得比较多的海鲜有:花蟹、虾、濑尿虾、花甲螺、车螺、腊螺、钉螺、鱿鱼、多宝鱼、生蚝、乌子婆等。特别是在海边居住或去旅游的人,大多数都很会吃海鲜,怎么吃才正确呢?

螃蟹:钳子有多刺

螃蟹的两只钳子多刺,吃时容易受伤,但恰好也是最好吃的地方,先将两只蟹钳拽下,钳子有三节,然后用牙齿咬烂钳壳(注意不对着有刺地方咬),用力往两边拉,有时会连肉全部拉出来;如果还在里面,那么再慢慢掰开取肉吃。然后打开蟹盖,用蟹钳把中间的蟹胃挑出扔掉,用蟹钳把蟹黄掏出吃掉,吃蟹肉(先去掉柔软的蟹腮,然后再将蟹掰成两半,把白白的蟹肉一块一块解决掉)。

虾:虾头有刺

虾大部分人的吃法是白灼,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虾的鲜香和营养成分高。白灼后的虾一般会弯回来,可以先压直,这样虾壳和虾肉容易分离。虾头有一根较长且很尖的刺,为了防止被刺伤,可以捏到虾的尾部,从虾头和虾身连接处一块块将虾壳拨开;或者也可以将虾头直接摘掉不吃,然后再慢慢将虾壳拨开,虾肉沾点酱料,就可以吃了。

濑尿虾:满身都是刺

濑尿虾是很多人的最爱,但吃的时候也是最麻烦的,满身都长满了刺,很容易被刺伤。吃濑尿虾有多种吃法,因为虾壳多刺,可以选择用剪刀将壳两边伸出来的刺全部剪掉,然后再慢慢将壳一块一块拨开,将肉吃掉。如果没有剪刀,应捏住虾的背部和底部,这样不容易被刺,然后顺着刺的方向,一块一块地剥开,这样肉没有这么容易被剥掉。

这里还需注意,很多人吃濑尿虾时,喜欢扭一扭虾,其实这样会把虾的水分去掉,吃起来的时候不够甜。

特别提醒:其实濑尿虾除了吃肉,去掉壳和虾头尾之后,脚部等地方都是可以吃的噢!

螺:寒气较重

常吃的有车螺、花甲螺、腊螺等几种;吃螺比较简单,只要将它们炒熟,然后挑出肉来吃就OK了。不过因为花甲螺壳较薄,所以炒时容易破裂,放入嘴中注意被割伤。螺的寒气比较重,如果是自己煮的话,应该泡一下,洗干净了放锅里煮的时候,注意多加一些油、蒜米、姜葱等,把寒气去掉。

专家表示,预防海洋弧菌感染,还有以下两种情况要警惕↓↓↓

1.海鲜没煮熟就吃

不过,这类病菌所产生的伤害程度也因人而异,免疫能力强的一般症状较轻、恢复较快,但免疫力差的高危人群就要特别注意防范,尤其是慢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患者,酗酒,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淋巴瘤等患者也要注意。

2“负伤”下海

感染海洋创伤弧菌,临床最常见的两种表现为伤口感染以及原发性败血症。如果伤口接触到海水、贝壳或鱼类,就有可能感染到这种弧菌。一般来说感染都很轻微,但高危人群感染可致肌炎、肌膜炎甚至引发严重的坏死。虽然海洋创伤弧菌很凶险,但感染病例还十分罕见,大家也不用怕得海水都不敢下。当你不慎被生的海鲜扎伤,医院处理;然后料理海鲜时最好也戴手套,防止扎伤;一旦身上有破损或伤口,尽量不要在海水中游玩。

医生提醒:

①在夏秋季节,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尽量少去海边,如果身上有伤口,最好

不要接触海水,免得感染。

②接触海水或生吃海鲜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止

扎伤;

③很多海产品还可携带其他病菌,如毛蚶、泥蚶、蛤类、牡蛎、蟹等可携带甲

型肝炎病毒,有的还携带霍乱弧菌、吸虫、线虫等。因此,不可生食海鲜!不

可生食海鲜!不可生食海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海产品应该高温煮熟后再

食用。

④万一受伤要立刻用清水冲洗伤口,用含碘(0.1%)消毒液、双氧水消毒。

⑤如果近期到海边游玩接触海水、进食海鲜、被海产品或海中的尖锐石头刺伤

,出现皮肤红、肿、热、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

以上病史,帮助医生及早诊治!

西安优鲜港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哪有看白癜风的
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hl/34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