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膝关节,让运动更健康快乐膝盖保养及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世界脊柱健康联盟”快速   针对性的肌肉锻炼的确有帮助,但也只是“帮助”而已。   3.减少对膝盖的损耗。正经出去玩时对膝盖损耗有时是没办法,但锻炼时也损耗就太亏了;进行有助于保护膝盖的锻炼,有的是培养肌肉力量和对称,有的是某些伸展运动。   腿步弯曲时,膝盖内的软组织密实接触,润滑液体不能很好的保护膝。长时间负重登山,造成膝盖内硬性摩擦,导致软组织老化。所有长时间膝盖弯曲的动作都会导致软组织老化。   ①减肥,减轻自重是肥胖者保护膝盖的首选任务,过重的体重时时刻刻的伤害着膝盖。   ②注意走路和劳动的姿势,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不要只用某只脚的一侧着地。应该尽量避免进行负重时的膝关节屈伸活动。要避免膝关节处发生急性和慢性软组织损伤,特别是搬抬重东西时更应该小心。从事半蹲位工作或是常弯腰负重站起工作的人员,注意不要持续工作过长。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工作时下蹲(如汽车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为低坐位(坐小板凳),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走路的技巧   可以发现各个地区的山民走路的时候就好比草上飞,其实可以发现,他们走路时脚底平贴地面滑行,脚抬的不高,膝盖弯曲不大,依靠的是大腿和身体的前倾,这样的在重心快速移动的时候,平稳和轻快的行进得以保证,而且震动非常小。   ③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女性应选择舒适的平底鞋,穿高跟鞋会给膝关节造成更重的负担。选择慢跑的,须选择一双好的跑步鞋,高强度训练者2-3个月换一双,中等强度训练者半年换一双鞋。   ④每次训练前须热身,15分钟走和拉伸都是很好的热身方法。练压腿时,不要猛然把腿抬得过高,防止过度牵拉膝关节。练太极拳时,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连续打好几套,以防膝关节负担过重发生损伤。   ⑤自行车运动很少损伤膝盖,但竞速和山地的会增加损伤。骑自行车时,要调好车座的高度,以坐在车座上两脚蹬在脚蹬上、两腿能伸直或稍微弯曲为宜,车座过高、过低或骑车上坡时用力蹬车,对膝关节都有不良的影响。   ⑥膝关节遇到寒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特别在夏天,不要贪凉。   ⑦松软的土地、碎石坡、雪地都对膝盖很友好;避免在水泥地等硬地上跑步,跑步机应调整出一些坡度。脚部着地时应先由脚跟着地,依次由脚底、脚尖着地,让整个脚平稳地滚过地面,并避免跳跃。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尽量少上下楼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   ⑧拐杖、护膝、登山杖及支具等对关节炎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登山杖最好是用两根,一支带避振,一支不带避振。不带避振的可作为背包的支具。   避振登山杖用来下山时主要的缓冲支撑,下山的冲击积累很大,脚踝,膝盖,腰椎,所以我习惯将杖放长,下山时先用杖支撑前面的路,好比四条腿走路,两个手延长变成两条腿,关键是力量用到位,这样震动的力可以分担在手腕和手臂上,减轻了下肢的冲击,所以带避振的登山杖又可以减轻手腕和手臂的疲劳。   4.合理负重   负重超过体重1/4,就要从保护膝盖的角度控制节奏;超过1/3就要好好考虑怎么减少冲击。可考虑使用登山杖及支具。   喜欢背大背包自虐的人,可能在几天内突破自己精心保养的膝盖的承受力,落下多年都好不了的病根。   5.合理饮食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英国谢菲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中有两种化合物:EGCG(有译为“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ECG(有译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阻碍破坏软骨的酵素生成,有助预防骨关节炎。   6.中药内服法   取丁香60克,木香60克,血竭60克,儿茶60克,熟大黄60克,红花60克,牡丹皮30克,甘草2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天早晚各服10克,黄酒送服,本方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可选用中成药小活络丹口服,每次服3克,每天早晚各1次。具有温寒散结,活血通络之功效。   中医认为,肾主腰膝,膝部的酸软无力与肾虚关系密切,可选用龟龄集、补肾强身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最好是请教医生,辩证施治。   7.中药外治法   取羌活、白芷、当归、细辛、芫花、白芍、吴茱萸、肉桂各等量,连须赤皮葱适量。先将前八味药共研为细末,每次取适量药末与适量的连须赤皮葱捣烂混和,用醋炒热,布包,热熨患处,每天1次。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之功效。   取当归60克,乳香60克,血竭15克,儿茶60克,羌活15克,白芷30克,丹皮30克,骨碎补90克,红花60克,元胡60克,防风6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膏,每天外敷患处1次。具有消肿散瘀,舒筋止痛之功效。   8.推拿按摩法   ①患者取坐位,自患侧大腿至膝关节,拿捏数次,先使肌肉放松,然后在痛处用揉按手法,由轻渐重,最后再取轻手法,徐徐按摩3~5分钟,直至关节内没有发热感为止。   ②点按患肢的血海、阳陵泉、阴陵泉、委中、委阳、合阳、承筋、承山等穴位。   ③术者一手握着患膝正中,手指分别握住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处,另一手握住踝部徐徐拉直患肢。   ④将患肢屈曲,尽量使足跟接近臀部,随即伸直反复3~5次。   经上述手法推拿按摩之后,可缓解肌肉痉挛,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消肿止痛,解除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之功效。   9.运动后对腿部肌肉热敷。   10.膝盖内软组织检验方法:   平躺于床上,(如果只有自己就双腿伸直坐在床上,双腿一定要伸直,否则没有感觉),用手的虎口对准膝盖上延,拤住,保证膝盖不能前后移动,然后大腿用力,如果感觉到明显疼痛就是膝盖内软组织损伤了,如果疼痛剧烈,就是软组织老化了.   11.膝关节一旦出现疼痛,就要积极治疗,采取热敷、理疗按摩等简易疗法,便可控制症状,如疼痛仍止不住,则应看医生。膝关节病穴位按摩   去年暑假爬天门山,发现爬山时膝盖有些痛,找来书籍学习,写了篇笔记《膝盖的养护》。上个月我的一个学生膝盖痛,我从一本书《中医之钥》中引用了一些专家的话,又写了一篇博客,《孩子膝盖酸痛》。但我自己的膝盖痛却一直没有解决。   现代人没有好办法治膝盖病,他们的办法就是换一个人工膝盖。从现代人的书中,我也查不到合适的穴位。   我后来想到了经方,也许祛邪扶正、消肿止痛、祛风温膝、舒筋活络、宣痹除湿等组方可以解决问题。因为我知道这是治疗的通则。   一查经典方,果然大有收获。《针灸大成》说三阴交可以治膝盖病,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看了看我的三阴交,颜色发暗,重按有刺痛感。我开始按摩三阴交,按得三阴交不痛了,我发现我的膝盖也好了。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看来是通了。我也想到了放血疗法。既然已经好了,我就没有再去查这一方面的资料了。   我把我查到的资料晒在这里,和有膝盖痛的朋友分享。祛邪扶正方(《针灸大成》)   [处方]委中、足三里、三阴交   [功用]祛邪扶正、通络止痛   [主治]股膝内痛证   [操作]针灸并施。针剌用泻法,留针20分钟,可用温针灸法,每穴各灸3-7壮。   [方义]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经之合穴,又称郄中、血郄。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委中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转筋等。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五行属土,又是胃之下合穴,能强胃健脾,补益后天之本。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肝、脾、肾三阴经在此交会,肝藏血,脾统血,肾主生殖发育,故三阴交穴能够健脾统血,疏肝藏血。委中为四总穴之一,主治一切腰腿部的疾患,可以利腰健行,足三里与三阴交相配,调和气血,补益正气,扶正祛邪,三穴合用,标本同治,治疗股膝疼痛效果。消肿止痛方(《医学纲目》)   [处方]髋骨、膝关   [功用]通经活络、消肿止痈   [主治]鹤膝风肿及腿痛   [操作]髋骨针入1.5寸、膝关透膝眼,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方义]髋骨为经外奇穴,在大腿前面下部,当梁丘穴两旁各1.5寸,一侧2穴,左右共4个穴位,具有疏风祛邪,舒筋通络的功效,主治下肢疾患,如腿痛,下肢瘫痪,鹤膝风等、膝关属于足厥阴肝经之腧穴,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等;两穴均为局部取穴,髋骨穴专治膝部之疾患,位于膝部之阳,膝关位于膝部之阴,共同取之,使经气贯穿膝之阴阳,调和局部气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对于鹤膝风肿及腿痛者有良好的疗效。祛风温膝方(《医学纲目》)   [处方]膝关、委中、足三里   [功用]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鹤膝风   [操作]针刺用泻法,委中穴用毫针点刺出血,余穴可用温针灸法,各灸5?7壮,留针2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   [方义]膝关属于足厥阴肝经之腧穴,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等。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经之合穴,又称郄中、血郄。委中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转筋等。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三穴均居于膝部附近,膝关、委中相配,可贯通膝部之气血,足三里补益后天,助两穴通经之力,又可疏通止痛,三穴共奏扶正祛邪,祛风通络止痛的疗效。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⑴针灸治疗主穴内龙眼 膝关节微屈,髌骨内侧缘之凹陷,与髌骨下缘相平,距髌靭带缘一横指。膝眼 髌尖两侧凹陷中各1穴,左右共4穴。阴委2 膝关节部伸侧腓侧面,髌韧带腓侧凹陷中,旁开2/3窝中。内外膝眼 膝部,平髌骨中线,髌骨两旁之凹陷中各1穴,分别叫内外膝眼。配穴鲁根(大腿屈侧正中线,腘窝横纹上寸)、陵后(阳陵泉穴后,腓骨小头后缘凹陷中)、鹤顶(髌骨上缘正中凹陷处)、膝外(膝横纹腓侧端,股二头肌腱前缘)、髋骨(膝关节部,平髌骨基底,股直肌腱两则凹陷中各1穴,左右共4穴)。方法每次选用4穴,进针后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运针1次。艾条灸每穴3~5分钟,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出针后,左右前后活动膝关节3~5分钟。   ⑵特别提示注意休息,避免久立,平时适量活动膝关节,但不可过度。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⑴针灸治疗主穴阑门腹部正中线,脐上1.5寸。肾系 大腿伸侧,髂前上棘与髌底连线上,股直肌的肌腹中,髌骨中线上6寸。鶴顶 髌骨上缘正中凹陷处。内外膝眼膝部,平髌骨中线,髌骨两旁之凹陷中各1穴,分别叫内外膝眼。膝眼 髌尖两侧凹陷中各1穴,左右共4穴。配穴交仪(小腿内侧,内踝上5寸处之腔骨后缘)、陵后下(位于小腿远端腓侧,腓骨小头后缘下0.5寸,或髌骨中线下3.5寸)、膝旁(腘窝横纹之两端各1穴,左右共4穴)、鲁根(大腿屈侧正中线,腘窝横纹上2.25寸)。方法每次选6~8穴,进针后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运针1次。艾条灸每穴3~5分钟,6次为1个疗程。   ⑵特别提示注意休息,可配合理疗效果更好。膝盖病按摩治疗   引起膝盖疼痛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因为毛细血管被瘀血堵住造成,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血管循环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效果。   急性扭伤寻梁丘,关节积水犊鼻求,   膝盖发凉找昆仑:膝痛中渚要常揉,   再加胆经膝阳关;手三里处病不留,   跪膝引血下行法:膝病肘治解忧愁。高升点治疗法 人体高升点治疗法口诀:上部有病下部平,下部有病上部平;左部有病右部平,右部有病左部平;中间有病四边平,四边有病中间平;找到低沉高升点,平衡神力诸病平。 口诀的意思是说:人体上部(如头、胸、上肢等)有病,要在下部(如腹部、下肢)寻找高升点;下部有病,要在上部寻找高升点;左边有病,要在右边寻找高升点;右部有病,要在左部寻找高升点;中间(即五脏六腑)有病要在四周(即四肢)寻找高升点;四边有病要在中间寻找高升点;只要找准了高升点,就能调动人体的神奇平衡力,把各种病统统治好。   《黄帝内经·灵枢经》说:“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由此可见,人的骨节健康取决于肠胃、气血和肌肉。当肠胃机能失调、气血运行不顺畅或者肌肉中精气不足的时候,骨节就得不到养分,自然会产生酸、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这就是关节炎。   治疗膝关节炎,首先是要取高升点,也就是膝关节在肘部、手部、脚部的对应点,对于一般的关节疼痛,只取这几个点按压就可以了。   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关节炎,尤其是风湿性关节炎,那就不仅仅是关节的问题了,就同全身的协调性、内脏的机能有密切关系了。此时,您可以在肘部照常取高升点,此外再取手上的脾点、肝点、肾点、偏头点、后头点,以及在脚上的对应点。   治疗膝关节炎还有一个非常有效的高升点,就是大杼穴,它在背的上部。   大杼穴也是一个“会穴”,为“骨会”,是骨骼精气汇集的地方,能治一切骨病。《难经》曰:“骨会大杼。”疏曰:“骨病治此。”就是说它可以用来洽疗骨病,而关节炎正属于骨病。   大杼穴是人体骨路精气汇聚之处,经常按揉,防治关节炎效果好。   在很多关节炎患者的大杼穴处,都能摸到一个条索状物,有明显压痛感。可以在这里扎针,也可以指代针,坚持按压。

来源于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qq.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白癜风病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hl/2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