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腹腔镜成为子宫腺肌病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有病灶切除、子宫切除、子宫内膜切除及子宫内膜消融术。来自贵州省妇幼保健院的陆安伟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子宫腺肌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国妇产科在线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贵州省妇幼保健院陆安伟
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其病理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出血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该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15%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0%患者合并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有两种,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有病灶切除、子宫切除、子宫内膜切除及子宫内膜消融术。对于年轻的患者,一般采取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或者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的假绝经疗法是目前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即通过醋酸亮丙瑞林调节垂体上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使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从而达到绝经状态,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逐渐萎缩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剔除术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边界不清:与子宫肌瘤不同,弥漫性子宫腺肌瘤与正常的子宫组织之间,常常没有明确的“边界”。但在局灶性子宫腺肌瘤,仔细分离,常常能找到正常组织与病灶的“界限”。2、由于用单极电钩电切腺肌瘤时,常常不知道切除的是正常组织还是病灶,所以、建议用剪刀分离腺肌瘤病灶;3、病灶剔除后,组织张力大,瘤腔闭合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用单极电钩切割的瘤腔,由于电切后的组织韧性差,缝合打结时,组织容易被切割,造成缝合困难,所以在分离病灶时,尽量不用单极电钩。4、病灶剔除后,缝合时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张力较大,如果采用每一针缝合后就收紧缝线,既容易切割组织,由会造成缝合困难,我们建议:可以采用将瘤腔兜底连续缝合,不要每一针都收紧缝线,等到将整个瘤腔都缝合完毕后,再逐次收紧缝线,可以大大减少组织的切割现象。
保留子宫的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保宫术(uterussparingoperation,USO)的分类有完全切除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