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期
细辛--止痛化饮辛温猛
性味功能:
辛、温,有小毒。
细辛具有辛温故而,故而与麻黄桂枝的作用基本相同,但更加擅长于止痛,可以内服或是外用治疗痛症。无论是外感风寒的头身疼痛,鼻渊的前额或者头痛以外,对于跌打损伤、牙痛或者风湿痹痛等等,很多的疼痛证,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不但可以内服,而且可以局部的外用,外用它可以表现出一定的麻醉止痛的作用。麻醉就是使局部的感觉降低了,疼痛症状也就不明显,所以在一些外用药当中,比如说骨伤科,或者有的牙痛,在局部外用药里面常常加入一些细辛。所以它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局部外用,对这些疼痛证,那么细辛和白芷一样,虽然它最适合寒证,因为它是温性的药,如果有的热证,比如说牙龈肿痛,或者一些疮痈肿痛,那么和一些清热药,或者清热解毒药同用,它同样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止痛作用。那整个方剂是清热止痛的,所以这是复方的一个总体的功效。
一止痛
1牙痛细辛白芷散治疗牙痛例王瑞友
1994~1998年,王瑞友采用自制细辛白芷散治疗牙痛106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06例,男性87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8岁。性质:龋齿疼痛77例,拔牙术后疼痛29例。配制与方法配制:取细辛、白芷各15g烘干,冰片1g,研细末过筛,装入空西瓜霜塑料瓶内备用。方法:喷患侧鼻腔。治疗结果106例患者,显效:经用药1~2分钟止痛者94例。有效:经用药3~5分钟疼痛明显减轻者12例。总有效率为100%。讨论牙痛是牙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细辛含有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甲基丁香酚,具有局部麻痹作用,在传导麻醉,浸润麻醉及粘膜麻醉均有功效。白芷具有祛风止痛之功,常用于头风痛、偏头痛、眉棱骨痛、鼻炎头痛、齿痛、面神经痛等症。冰片芳香走窜,能通诸窍,散郁止痛。三药合用具有增强止痛功效。该药药源广泛,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局部用药无刺激,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细辛白芷散治疗牙痛例
王瑞友$上医院细辛冰片治牙痛细辛10克,冰片1克,共研碎,用脱脂棉包好。左面牙痛放在左鼻孔里,右面牙痛放在鼻孔里,十几分钟后牙痛即可缓解。苏州常新
专家点评: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是因牙龈炎、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
鼻腔中的黏膜,对药物有很好的吸收作用,中医治疗经常利用该渠道给药,属于塞鼻法。细辛能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中医认为它能治风冷头痛、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药理研究发现该药能起到解热、镇痛和局部麻醉作用。冰片芳香宣窍,有明显的清热止痛作用,外用(适量)可治疗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这两药配方治疗牙痛是可行的。使用前要先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或茶水清洁鼻孔,然后再放药。
对于部分神经性牙痛,此方有一定疗效,对其他牙痛只能起到临时止痛作用。
点评专家:南京医院中医科教授魏睦新
白芍公英细辛甘草汤治疗牙痛头痛腹痛
白芍公英细辛甘草汤治疗牙痛业医37年的邹平名老中医朱玉清集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白芍公英细辛甘草汤治疗牙痛,每获良效,现整理如下。方药组成:白芍45g,蒲公英30g,细辛3g,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适应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也可治疗头痛、痉挛性腹痛等症。治疗效果:共治疗68例,其中牙痛50例,头痛12例,痉挛性腹痛6例,总有效率100%。短者1剂而愈,一般3剂,最多5剂。典型病例:马某,男,41岁,牙痛3天,坐立不安,夜不得寐,服颅痛定、止痛片等药皆罔效。查见右下4齿,给服上方,1剂痛大减,2剂而愈。(邹平县精神卫生中心256218霍光磊)白芍公英细辛甘草汤治疗牙痛
霍光磊$邹平县精神卫生中心(2坐骨神经痛
细辛治疗坐骨神经痛李述文细辛是临床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具有良好的温经散寒、止痛化饮功效。特别是对多种神经痛,有独特疗效。坐骨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笔者多年来,用自拟驱痹汤(细辛12一15克,制川乌12克,制草乌12克,麻黄12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治疗本病已逾百例,均获良效。
细辛乌头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陈邦芝
:细辛乌头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陈邦芝江苏医院(泰兴225411)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属中医“痹证”范畴。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细辛乌头汤治疗本病52例,效果较为满意。
王玉林细辛鹿角汤治疗坐骨神经痛
3晚期重症类风湿关节炎:高家骏朱禄来王和敏
重用细辛60克配伍制附子30克制川乌10克稀莶草4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薏苡仁10克川芎9克黄芪30克甘草20克防己20克白术20克白芍15克淫羊藿15克巴戟天15克每剂药水煎2次,每次水煎40分钟,两次取汁毫升,每次服50毫升,日服4次。服用两个月后,分析疗效,40例中,完全缓解6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4例。
细辛,性辛温,通鼻窍,除了感冒的鼻塞不通以外,那就是可以用于鼻渊,用于鼻渊或者其它的鼻科疾病,不但可以煎汤口服,细辛用很少的一点散剂,把它鼻腔给药,过去用一个小的管,轻轻地吹一点到鼻腔里面,有时候能够马上改善鼻塞不通或者浊涕不止的这种症状,所以它也是有比较强的通窍的作用,宣通鼻窍的作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例
伊春有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采用温阳解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25岁5例,25~30岁35例,31~35岁24例,35岁36例;病程10年16例,10~20年67例,20年17例。本组病例均经鼻科确诊。2 治疗方法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成:麻黄6g,细辛6g,附子6g,蝉蜕6g,荆芥9g,乌梅9g。若兼气短、音低、自汗、面色白等证属肺虚者则加防风、白术、黄芪、苍耳子等。临床时应注意苍耳子有小毒,最好不要久用。若兼脾虚纳呆、腹胀、便溏者加党参、茯苓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3~5d为1个疗程。3 治疗结果例经治后,78例临床控制(鼻痒、喷嚏、鼻流清涕均消失);15例显效(上述症状明显减轻);5例有效(上述症状减轻);2例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98%。4 病案举例吴某,女,32岁,突发性鼻痒,喷嚏、伴流清涕已12年。自20岁起,每天晨。。。
通窍鼻炎汤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50例宋书仪周小平
:观察解表、祛风、清热解毒中药配伍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通窍鼻炎汤(细辛荆介辛夷苍耳子炙麻黄诃子肉板蓝根木蝴蝶胖大海桔根射干等)治疗慢性单纯鼻炎50例。结果:总有效率96%。
4阳痿:巴戟天吴茱萸细辛敷脐治阳萎
尹毅采用巴戟天、吴茱萸、细辛粉末外敷脐部治疗阳萎28例,收效显著,患者年龄24~58岁,平均44.6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年3个月。阴茎完全不能勃起15例,举而不坚13例,均不能完成正常性生活。经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无效者。治疗方法 巴戟天30克,吴茱萸40克,细辛10克,共为细末。用上药适量,加温水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脐部用纱布胶布固定,晨起取下,治疗期间忌房事。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有效:阴茎勃起有力,能进行正常性生活;好转:阴茎能勃起,可进行性生活,但持续时间较短;无效:阴茎勃起改善不明显,不能进行性生活。本组治疗后有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典型病例 王某,50岁,初诊,形寒肢冷,少腹拘急,性欲低下两年余,阳事举而不坚,且不持久,曾服男宝、补肾丸等补肾壮阳药物,均无改善。诊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此乃邪袭经络,肾窍郁闭,宗筋失用。嘱用本方敷脐部。1周后阳事渐兴,2周后性欲增强,阴茎勃起及房事均恢复正常,随访
细辛韭子茶治疗阳痿17例
冷长春郭论
笔者自1990年11月以来,采用自拟方细辛韭子茶治疗阳痿17例,收效颇著。一般资料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年龄最大者59岁,最小者23岁,平均40.1岁;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4年半,平均1年7个月。全部患者均系经多种中西治疗无效者。治疗方法细辛5克、韭子7.5克,加开水200ml浸泡10分钟后当茶频频饮服,每日1剂。治疗期间忌房事,停用其它药物。治疗效果经治疗后,13例痊愈,阴茎勃起有力,能进行正常性生活;3例好转,阴茎能勃起,可进行性生活,但持续时间较短;1例无效。典型病例于某,45岁,1991年3月7日初诊。患阳痿1年余,有时举而不坚,有时萎软不用,每每不能入巷,肢体困重,酸软无力。曾服多种补肾壮阳药物,病情依旧。依上述方法饮服细辛韭子茶4剂后诸症悉除,性生活恢复正常,至今未见复发。体会方中细辛辛温,具走窜之性,通窍活络之功,《名医别录》云“能安五脏、益肝肾、通精气”;韭子具有温肾壮阳固精之效,是治疗肾阳虚衰引起阳痿常用之品。二药合用,共奏温经祛邪,通窍活络,补肾壮阳之功。凡证属邪侵,肾窍郁闭,宗筋弛纵之阳痿,依法饮服,均可见效。而气血虚衰、肝气郁滞、湿...
当归细辛擦剂防治高原冻疮76例临床观察
李永青
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人,在寒冷的冬天,患冻疮的人数高于其他地区。冻疮是门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是其特点。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触之冰冷,压之退色,去压后恢复较慢,自觉局部有胀感、瘙痒,遇热后更甚,红肿,夜晚奇痒,难以入睡,肿胀加剧,形成水疱,破溃后流粘液形成糜烂或溃疡、疼痛、经久不愈,可持续一两个月,甚至一冬,很痛苦。如果肢端血运不好,末梢血运微循环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手足容易出汗以及慢性营养不良者更容易发生。较严重的冻疮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危害。笔者从7年11月至8年3月,为76名高原牧区患者应用当归、细辛等中药擦剂防治冻疮,颇有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7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12~60岁;其中冻手30例,冻足22例,手足耳多出病变者24例。1.2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在冬天冻疮尚未复发时用药,极少数人在复发或发现冻疮时用药。将中药当归10g、细辛3g、花椒6g、肉桂3g、红花5g、樟脑3g、路路通6g、干姜4g一同加入75%的酒精毫升中密封浸泡3个月以上备用。治疗时取少许浸泡液外擦患处,轻揉局部至皮肤潮红发热为止,每天3----4次,2—3周为1疗程,持续治疗1---2疗程。有效率93.4%.
4难治性溃疡:江小青,彭大为,吴惠时用细辛、大黄、白芷、虎杖、黄连、黄柏、冰片等药配伍,用麻油浸煮,白腊赋形,外敷治疗难愈性溃疡8例,均获痊愈。妙用细辛
江小青,彭大为,吴惠时(医院243021医院)细辛因根细味辛而得名,为少阴经引经药。本品味辛而厚,气温而烈,芳香走窜,入心肺肾三经,具有表散风寒,温化寒饮,上疏头风,下通肾气,开鼻窍,止痛之效,为治阳虚外感,寒饮内停,牙痛等症之常用药。笔者运用细辛外敷内服,时以之为君,时以之为臣,变通运用,收到了较好效果。慢性支气管炎用细辛、白芷研末酒调外敷肺俞穴,“冬病夏治”。共治疗“慢支”患者286例,总有效率达83%。阳萎:用细辛6g/天泡菜,连泡3次,一般服药一月左右即可痊愈。治疗16例,均获良好疗效。口腔溃疡口舌生疮,用细辛5g与适量的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敷脐,用胶布固定,早晚各换一次,疗效极佳。哮喘重用细辛与陈皮、半夏、枇杷叶、冬瓜仁、川贝等配伍,细辛
5治疗小儿腹痛:细辛膏外敷治疗小儿腹痛例
王庆琛李雪莲山东医院
笔者自年始以细辛膏外敷治疗小儿腹痛例笔者自年始以细辛膏外敷治疗小儿腹痛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例中男性65例,女性70例;年龄5个月~5岁,多为1~4岁;病程数月~1年。饮冷受寒而致者75例,乳食积滞而致者45例,其余15例为其它原因所致。临床除腹痛外,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纳差、呕吐、腹泻。治疗方法:细辛膏组成及用法:细辛10~20g研为细末,陈醋调为糊状,敷于脐上,厚约5mm,外用纱布及塑料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连用2~3次疼痛即可减轻或消失。典型病例:患儿,男,3岁,因食生冷瓜果后引起腹痛、腹泻,每日泄泻3次,伴呕吐、腹胀,曾行静脉点滴氨苄青霉素,腹泻减轻,但腹痛无明显改善,诊见舌淡红,苔薄白,证属寒邪滞留,阻碍气血。即予细辛膏敷脐,每日换药1次。1剂后,疼痛即缓解,3剂后疼痛消失,食欲增加,腹泻腹胀等症消失而愈。嘱服红枣、薏米糊调理善后。体会:细辛为辛温透达之品,入脾肺肾经,其辛能散结,温能祛寒,其透达之性又能开窍止痛。因小儿饮食不知节制,易受寒、食所伤;寒邪食滞都能阻碍气血运行,使血脉不通而致腹痛。细辛可外达肌肤,内彻脏腑,故用细辛膏调敷脐部可达散寒、消积、止痛之效。脐为阴经之会,腹痛无论何因所致,均为胃脘下、脐周部的疼痛,故以细辛膏敷脐可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法经济简便易行,不需服药,尤适用于婴幼儿腹痛的治疗。
6治疗五更泻:刘喜新,王宪波用重剂细辛10---30克,制附子克10--15,党参10--15克,干姜1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木香6克,黄连6--10克,升麻6--10克,羌活10克;每剂水煎2次,每次煎至毫升,共毫升,一日分3次服用。另加上肉桂嚼服。情绪紧张或激动后复发或证候选人加重加柴胡克,香附克,伴夜尿频数者加益智仁克,芡实克;舌苔滑腻而湿盛者加茯苓克,薏苡仁克。部分病例在症状控制后给予附子理中丸或香砂六君子汤善后面。治疗五更泻患者31例,有效率%.对治愈的18例患者,经随访6—12个月无1例复发。
《本经疏证》:细辛,凡风气寒气、依于精血津液便溺涕唾以为患者,并能曳而出之,使相离而不相附,则血津液便溺涕唾各复其常,风气寒气,自无所容。如《本经》所载主治咳逆者,风寒依于胸中之饮;头痛脑动者,风寒依于脑中之髓;百节拘挛者,风寒依于骨节屈伸泄泽之液;风湿痹痛死肌者,风寒依于肌肉中之津。推而广之,随地皆有津液,有津液处,风寒皆能依附焉。故在胸为痰为滞结,在喉为痹,在乳为结,在心为癫,在小肠为水,在气分为汗不出,在血分为血不行。此《别录》之与《本经》一贯不异者也。
在很多治疗感冒的经方中,我发现细辛是一味常见药。为什么这么多的方药中有细辛的身影呢?它的出现肯定有深层的意义。探究这些方药中哪位才是真正的君主呢?根据细辛的药性特点,锁定细辛。
有一次,自己出现了感冒症状,喷嚏,鼻塞,清鼻涕等,随即口含细辛(不超过一克),十分钟过后,感觉这些症状逐步减轻并消失,清鼻涕没有了,鼻子通畅了,头目清醒了,感冒带来的身体不适感顿然消失,而又不需要煎药,不需要吃西药,见效速度快。不失为治疗风寒外感的首选用药。所以在临床上遇到属风寒感冒者,尤其是风寒初感,所用效果明显。但一直以来对于细辛的用量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国家药典对细辛的用量也有严格的限定,所以使用细辛的时候一般不宜超过一钱(3克)
我给一些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总结,用细辛和没用细辛,在控制症状的效果上均有差异。在很多被治愈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当中的处方,均使用了细辛。所以细辛也是我一直以来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必用药。
从目前的临床情况分析得出,细辛驱散寒邪之功堪当第一。
细辛用药禁忌:
细辛发汗力较强,故气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实热病证,均应慎用,少用或不可单用麻黄。细辛辛温能够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均应慎用,少用或不可单用麻黄。
破禁:如果表虚自汗同时有外感风寒者,可以在大剂量的生黄芪炒白术中少加细辛,阴虚者加熟地,炒白芍,肾不纳气者配蒸附子,生龙骨,生牡蛎,实热病证配以大量的清热泻火药,皆可酌加细辛。
细辛用量:3------30克体虚之人,少阴心肾阳虚者,需少用或配补气滋阴,人参,党参,制附子,生黄芪,炒白芍,地黄,怀山药,山萸肉之品。实热病症,细辛在配方中的用药比例不可以大过寒凉药,否则会“火上浇油,助纣为虐”。
药理作用:
1.细辛挥发油对蛙的坐骨神经丛、豚鼠皮肤及人舌粘膜均有局部麻醉作用。
2.对大白鼠甲醛性及蛋清性“关节炎”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3.细辛挥发油对电刺激家兔齿髓神经引起的疼痛有镇痛、镇静作用。
4.细辛挥发油对家兔因温热刺激和伤寒、副伤寒混合菌引起的发热,均有抑制发热和解热作用。
5.兴奋呼吸:给家兔静注细辛溶液,能引起呼吸兴奋,并能对抗因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
6.细辛挥发油能使麻醉动物血压下降,而煎剂则使血压上升。
功能主治
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
1.镇静、镇痛作用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可使动物安静、驯服、自主活动减少;大剂量可使动物睡眠,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细辛煎剂灌服也有镇痛作用。其较强的镇痛作用为其治疗头身痛、牙痛等的重要药理学基础。
2.解热作用细辛挥发油灌服对多种原因如温刺法、四氢β-萘胺、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实验性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也有明显的解热效果。还能降低正常大鼠的体温。
3.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细辛挥发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如细辛对致炎剂角叉菜胶、酵母、蛋清、甲醛等所致的大鼠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抗血清引起的大鼠皮肤浮肿、由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抑制塑料环和棉球肉芽增生。对去肾上腺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
细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N-异丁基十二烷四烯酰胺和去甲乌药碱均可明显抑制组织胺所引起的脉鼠离体回肠收缩。细辛水或醇提取物均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说明其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4.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从细辛中分离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的广泛药理效应,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和升高血糖等作用。现知去甲乌药碱含于多种药性温热的中药内,如细辛、附子、吴茱萸等,其呈现的药理作用与中药散寒或祛寒功效相吻合,因此可将其视为散寒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5.平喘、祛痰作用细辛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呈现平喘作用。离体实验证明,细辛挥发油对组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挥发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对脉鼠气管亦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细辛醚也有一定平喘、祛痰作用。此外,其醇浸剂静注,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
细辛-药用6.强心、抗心肌缺血、升高血压作用细辛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和升高血压的作用。离体实验表明,细辛挥发油对兔、脉鼠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并能增加冠脉流量。对犬实验性心源性休克,细辛能提高其平均动脉压、左室压峰值和冠状血窦流量等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多巴胺相似,但其不加快心率。细辛挥发油给麻醉犬、猫静脉注射,可见降压作用,但其煎剂却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其升压作用可能与去甲乌药碱有关。
7.抗菌、抗病毒作用细辛醇浸剂、挥发油等对革兰阳性菌、枯草杆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细辛挥发油对多种真菌如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为黄樟醚。α-细辛醚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增殖的作用。
8.局麻作用50%细辛煎剂能阻滞蟾蜍坐骨神经冲动传导,作用可逆。其麻醉效果与1%普鲁卡因接近。挥发油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作用。50%细辛酊涂于人舌也有局麻作用。
用药禁忌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
《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芦。故不能与藜芦同用。
《本草经疏》: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
《得配本草》:风热阴虚禁用。
《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
《注解伤寒论》: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
经方传承人周忠海的
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