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患上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越来越多,风湿病初期会出现恶寒发热、全身沉重、骨节酸痛或个别部位浮肿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则容易侵入经络关节之间,出现骨节疼痛或经络拘急、麻木等症状,重则使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形成慢性风湿病。
中医对风湿病的治疗方法是:若风湿在表者,则同时使用祛风湿药与解表药,使表邪从肌表外解。若病在筋骨经络之间,使气血阻滞,则用活血祛瘀药,令气血流行畅通,风湿不再滞留。
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些穴位按摩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僵痛麻,缓解风湿症状,而且还可以通经活络,促进代谢增强体质,强身健体等作用。
一、上肢疼痛患者的6种按摩手法:
1、沿患侧上肢,从肩部经肘部、腕部一直滚至手掌部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上下往返3-5遍,重点滚关节部位。
2、主动或被动地活动患侧上肢各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手部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如旋转、屈伸等。
3、上肢症状明显者,用一侧手的拇指指端按揉患侧上肢部关节附近的穴位,如肩骨禺穴、肩骨翏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外关穴、阳池穴、大陵穴、内关穴、合谷穴等前面介绍的主要体穴。每穴1分钟。
4、用一侧手的拇指弹拨或按揉患侧上肢各关节部位附近的肌肉和韧带。
5、用擦法擦患侧上肢各关节部位,以透热为准,或在病变关节处进行热敷。
6、一手握空拳叩击患侧上肢肌肉。
二、膝腿部疼痛的患者可用以下5种方法缓痛:
1、用一侧手施滚法,沿患侧下肢,从腹股沟向大腿前侧及内侧、外侧,小腿外侧进行按摩。上下往返3-5遍。
2、下肢症状明显者,用拇指指端按揉患侧下肢关节附近的穴位,如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委中穴、承山穴、崑仑穴等前面介绍的主要体穴,每穴1分钟。
3、主动或被动地活动患侧下肢各关节,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动作如内旋、外旋、屈伸等。
4、也可用手指弹拨或按揉患侧下肢各关节部位的肌肉和韧带。
5、双手握空拳,叩击患侧下肢肌肉。
三、脚趾关节疼痛可通过以下方法缓痛:
用一侧手的拇指、食指捻患侧足部的每一个趾关节和趾间关节,同时食、中指屈曲,对各关节进行拔伸和摇法。
四、腰酸背痛可通过以下按摩手法缓痛:
1、可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对腰部痛处进行热敷,同时轻捶腰部和股部肌肉,揉捏放松。
2、取俯卧位或坐位,以拇指指端弹拨腰部肌肉痛处。
3、取俯卧位,以拇指指端点按腰骶部穴位,如肾俞穴、命门穴、腰阳关穴、居骨翏穴、环跳穴、夹脊穴等前面介绍的主要体穴。每穴1分钟。
4、做腰部的旋转和俯仰运动5-10次。
5、手背摩擦揉搓腰骶部肌肉,直到发热为宜。
五、冬季宜用中药外敷法
外敷法是生活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它不仅适合快节奏生活使用,而且是目前最为安全有效,相对稳定且使用广泛的方法,它可通过皮肤渗透,集中用药,直达病灶,达到活血消肿、化瘀行滞,通经走络的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作用。一般情况下,3-5天缓解,只要坚持1个月左右,就可赶走疼痛折磨。
在著名医刊《外科探究新知》中登载过一款古法熬制的——外用无敌膏,此膏帖由57种有效消肿止痛的中药物,经古法炮制而成,并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腰突、滑膜炎、膝关节炎、足跟痛、跌打损伤、骨刺、股骨头坏死等有较好的作用。
另外风湿骨痛患者还可以通过以下护理方法缓解疼痛:
1.可用热水加醋泡手泡脚,有条件的还可以加入白酒和醋每天泡澡1个小时等。
2.适当锻炼,劳逸结合,同时注意骨关节的防风防寒等。
3.生活中多晒太阳,多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钙质,同时避免冰凉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摄入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