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面面观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久治不愈,
导读

腰背痛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症,可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是指病程持续12周以上,病因不明的、除脊柱特异性疾病及神经根性疼痛以外原因所引起的肋缘以下、臀横纹以上及两侧腋中线之间区域内的疼痛与不适,伴或不伴大腿牵涉痛。

临床表现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表现多样,以腰背部、腰骶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可同时存在腰部无力、僵硬感、活动受限或协调性下降,严重者可发生睡眠障。疼痛症状多于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弯腰、久坐、久站后加重。经热敷、按摩等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多可暂时缓解。体格检查常可发现疼痛部位存在肌张力增高或明显局限性压痛点。

诊断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首要检查目的是重复筛查与特异性腰背痛高度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即红色警示,并评估可导致腰背痛恶化或慢性化的因素即黄色警示,以判断临床转归。发现红色警示后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例如感染、炎性风湿性疾病或肿瘤。发现黄色警示后应当鼓励患者改变行为和对腰背痛的认识,让患者认识到每周保持运动锻炼的重要性,可能有助于减少腰背痛的发生,减轻严重程度。

红色警示

黄色警示

治疗

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流程

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康复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肌松剂及麻醉类镇静剂等。腰背痛症状较重的患者更适合使用肌松剂和镇痛镇静类药物,而功能障碍严重的患者较宜选择麻醉类镇静剂。运动疗法主要形式包括主动运动和有氧运动。主动运动包括运动控制训练、核心稳定训练、瑜伽以及普拉提等,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等。认知行为疗法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去除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认知根源,结合行为训练和技能学习,达到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另外,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可辅以针灸治疗,但不建议单独使用针灸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经皮神经电刺激、干扰电疗法、超声波疗等,但其疗效仍存在争议,有待于临床研究的验证。

参考文献

[1]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6(12):-.

[2]周秉文.退变性慢性腰痛的诊治[J].颈腰痛,,24(5):-.

[3]梁新军,夏仁云,夏侃.下腰痛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1(1):41-44.

[4]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8(1):78-81.

赞赏

长按







































哪家白癜风能治好
国庆告白中科白癜风换肤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zl/69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