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胡朝军(医院)整理者:刘坚(医院)
.05.22,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风湿病学术会议大会专题上,来自于医院风湿免疫科实验室的胡朝军博士对我国当前临床自身抗体检测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目前国际上自身抗体检测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一些自身抗体检测新的方法和理念,提出:准确、快速、定量、高通量、自动化将成为自身抗体检测新时代的标准。1、临床自身抗体检测现状及问题
医生博士就当前医院自身抗体检测的实验室现状,阐述出我国提出了几个关于自身抗体检测所面临的问题:第一:检测自动化程度低。通常每天早上十几名工作人员通过手工或结合半自动设备完成检测,不仅费时、费力,同时检测结果准确性还可能存在一定操作误差;第二:实验工作耗时过长,通常当天无法获取检测结果,有时甚至经过3~5天患者才能出具得到自身抗体检验报告检测报告;;第三:由于不能及时取得检验获得准确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从而耽误了对部分病人的及时、准正确、有效治疗,包括用药选择的不准确,或导致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第四:我国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与国际存在较大差异。国际主流的ELISA(49.67%)和免疫微球技术(37%)在我国仅占1%左右,而国际上仅占1.64%的膜条技术在我国的ANA谱回报结果中占98.5%。从中可以充分看出目前国内的自身抗体检测与国际相比处于脱轨状态。
2、自身抗体的快速诊断将成为趋势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对临床诊疗的精确性及反应速度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急诊发热的危重患者,其有可能是原发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可能是感染性疾病,原发性的疾病通常要使用激素,继发性的疾病通常要使用抗生素。而如果没有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的辅助诊断支持,在危急情况下医生只能冒极大的风险单纯通过临床症状的判断,根据经验给病人进行用药,这样容易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快速取得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非常重要,4个小时,2个小数,甚至1个小时取得获得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的模式已将成为临床实验室自身抗体检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3、自身抗体的检测的新方法
准确、快速、定量,目前已将成为自身抗体检测发展的必然方向。但目前国内的自身抗体检测现状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以ANA谱为例,国内膜条检测(免疫印迹)方法的应用占到了98.5%,ELISA方法仅占到了1%左右,而美国CAP实验室统计的结果来看,国际上ELISA方法排名第一,占到了49.67%,第二是免疫微球技术(如BioPlex平台)占37%,而膜条技术仅占1.64%。从中可以充分看出目前国内的自身抗体检测与国际相比处于脱轨状态方法急需改进。
在全球,目前将采用免疫微球技术用于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的只有两家供应商(美国伯乐生物和德国宙斯),到年,从美国CAP回报结果看,伯乐在该领域全球已占到70%的市场份额,而宙斯仅占到30%。伯乐的BioPlex和宙斯的产品都是应用了免疫微球技术,但设计理念完全不同,BioPlex采用液相芯片检测平台,全程自动化操作,可接入实验室现有的各大流水线。其检测理念与生化仪器检测理念完全一样(前后标本可检测不同项目、支持急诊检测模式),可以同时检测多种项目,并不受样本量的限制,支持急诊检测模式,1个样本或者样本都可以进行检测,成本不受检测样本量影响,并且检测速度快,45分钟可以出结果,1小时可完成个指标的检测。而宙斯的产品采用类似ELISA的检测平台,属于半自动检测设备,需要积累一定样本数(如96个样本)才能进行批量检测,2小时才能出结果。
4、自身抗体检测新时代的到来
在20分钟大会专题演讲的最后,胡朝军博士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实验室现已安装的自身抗体检测自动化设备,让奋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领域的同仁们一起来见证自身抗体检测新时代的到来,准确、快速、定量、高通量、自动化将成为自身抗体检测新的时代标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