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风湿

风湿病是我们最熟知的疾病之一,更是我们这个地区的高发病,比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以及“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等。但是,从医生的角度和观察结果来看,我们大家对它的认识大多比较含糊,并受到很多并不符合实际的“知识”的扰乱,更多的人受到了过多的不必要的压力甚至治疗,而另一方面往往又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疗。所以,今天我希望能尽量把一些基本的概念向大家阐述一下,让大家对它们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提高对它的自我预防和康复的能力。

我们一般说的“风湿”在医学上是指“风湿性疾病”,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伤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骨、关节、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在西医学上大概有近种疾病,常见的比如腰肌劳损、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痛风、骨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症、腱鞘炎、肩周炎等等。虽然我们都叫它们“风湿”,但它们事实上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用药往往完全不同——所以说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很多情况下更重要的是正确的预防和康复训练,而不是用药。在以后的部分我们将详细地分别对几个常见疾病进行讲解。

下面我将对几个常见的基本观念进行一些分析澄清。

1、骨质增生(骨刺形成)。大多数人听到有“骨刺”就立即想到拔刺,欲把刺弄掉而后快。然而,骨科医生却认为,骨刺即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也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而且大多数骨刺不用治疗。形象一点讲,“骨刺”如同我们的皱纹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的化,“骨刺”就产生了,所以朋友们大可不必谈“骨刺”就色变。骨刺不是病,西医的教科书里就没有叫“骨刺”的病。通常这些骨刺不是引起症状的主要原因,或者说单纯处理这些骨刺一般没用,因为去掉了这些骨刺以后还会再长。所以说,除非偶尔骨刺生长在神经旁而刺激到神经,骨刺不用治疗,如果要治疗的往往是引起骨刺的原发病如骨关节炎、腰椎不稳等等。

而且,对于骨刺,我认为对我们应该是有益的。它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限制关节的过度活动,减少活动度,增加稳定性,从而减少扭伤机会、减轻关节磨损。如果没有骨质增生的话,比如腰椎在30岁以后随着椎间盘逐步老化萎缩,腰椎间活动度将可能异常增大(见下文),所以容易发生急性腰扭伤;其后将刺激椎骨发生骨质增生,形成骨刺;骨刺形成后,就可以限制椎骨间的活动,从而减少扭伤的可能。这就表现出骨刺对我们的的保护作用。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骨刺也是如此。

膝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也会有患者表现肿胀、弹响、积液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关节畸形,残废。最关键的就是某种原因引起了关节软骨的损害。软骨一旦损害,到今天尚没有有效的办法让它修复,它只会不断磨损,最终磨损至粗糙的骨面外露(见图1),于是磨损进一步加速,以致骨质缺损,关节偏斜。在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刺,限制关节活动,可以减少磨损。

目前,对于膝关节“骨刺”(骨关节炎)病情较轻者,大多采取以下几种保守的方法治疗:

锻炼: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可改善关节的功能,比如行走、骑自行车或游泳等,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糖、脂肪代谢,增强耐力和体能。而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开始时只能进行肌力收缩而不活动关节,且最好能在水中锻炼,因水中人体重量只达到陆地体重的1/8。循序渐进、逐渐加大动作的幅度,先选择不负重的形式进行,待疼痛基本消失后再做负重锻炼。这其间不要做爬山、爬楼、下蹲和太极拳、舞蹈之类的活动。

减轻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所以,如果体重超标,最好能够减轻体重以减少骨质增生的形成。

药物治疗: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原因不是炎症,或者只是轻度的炎症,大多数情况下可用镇痛剂治疗。如果对镇痛剂治疗反应不佳,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尤其当关节有炎症表现时,如长时间僵硬、肿胀、局部发热者。

软骨保护性药物:目前主要有两种,即硫酸软骨素、硫酸氨基葡萄糖,这两种药物主要是改善关节的结构,从而改善骨关节病患者的症状。

如果损害较重,关节出现畸形和药物不能缓解的疼痛,则需要通过膝关节置换来彻底解决。

2、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相当于脊椎骨之间的关节样结构,起到活动和缓冲的作用。它的结构类似于一个压扁的皮球。周围是软骨,包裹着核心的是一种果酱样的叫做髓核的东西。

随着人体的老化,30多岁以后往往就会老化萎缩,就像皮球少气了,那么它就会压扁,向周围突出,这就是照片、CT发现的“椎间盘膨出”;它是人体逐步老化的一般表现,医学上也常叫“椎间盘突出”;如果外周结构有薄弱部分,在中央的组织的压力下就在该处更加凸出,在CT的表现就是典型的“椎间盘突出”;最后一种类型是中央组织挤破了外围结构而“流”了出来,我们叫“椎间盘脱出”。但发现它们并不代表就是“椎间盘突出症”,因为它们完全可以疼痛等症状;只有它压迫了神经或脊髓引起了坐骨神经痛、波及下肢,甚至到足的麻木、无力等,医学上才诊断“椎间盘突出症”。如果只有腰痛,时轻时重,不波及到下肢,虽然检查可以发现“椎间盘突出”,医学上讲多为“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它跟椎间盘退化可能有关(腰椎活动度增大),但修整椎间盘往往是无意义的。

3.“打封闭”。我们很多人对“打封闭针”几乎视为“洪水猛兽”,大概的说法有:“这次打了,下次就必须打才有效果,其他药就没效”;“有激素,副作用非常大”等等。事实上“打封闭针”是医学上“局部注射疗法”的民间说法,它是利用注射的方法将相关药物直接注于病损部位的一种治疗手段。一般来说,一种药物要起到治疗效果如止痛药,止痛需要药物作用于病损部位才能起效;如果口服药物,需要经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输到疼痛部位才能起到止痛效果。所以注射方法是最直接的治疗方法,它没有特殊的药物,不存在以后“其他药物就没效”的问题。所使用的药物一般有麻醉药(利多卡因)、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2)抗炎止痛药物(曲安奈德)、活血化瘀中药(红花注射液)等等。其中抗炎止痛药物是主要的,多属于激素类。一般来讲,激素药物的使用在临床上比较广泛,作用很大,除了消炎止痛外,还作用于我们对疾病的应激反应等等,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到基础性的支持作用。它的副作用主要是影响在长期使用时引起机体营养代谢的异常(肥胖)、组织修复能力降低等等。但是“打封闭针”都是单次使用(1-7天/次),剂量很小(1/3-1/2支/次甚至更少),使用时间短(一般3次左右,无效就要考虑其它原因和使用其它治疗方法),所以对人的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然而,这种注射疗法具有药物消炎止痛和小针刀的功效,可以达到迅速起效、效果持久的特点,在软组织劳损、肌腱炎、腱鞘炎等疾病的治疗上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各种慢性疼痛“风湿”病诊疗过程中总要接触到的基本问题,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以后正确认识“风湿”病,促进康复。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将逐一对常见的风湿病如关节炎、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的康复给予详细的解读,希望有助于大家。









































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zl/29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