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纤维肌痛症2010年ACR诊断标

与年诊断标准相比,新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变化呢?这些变化会给我们的临床诊治带来什么?

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FM),国内既往多称为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以全身多处疼痛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FM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2%~6.4%,在风湿性疾病中仅次于骨关节炎,各年龄段发病率相似,女性患病比例偏高。

FM常与其他风湿性疾病共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上述患者中FM的发生率超过20%。

既往FM诊断多采用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ACR)提出的分类标准。

该标准主要内容如下:

①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即分布于躯体两侧,腰的上、下部以及中轴(颈椎、前胸、胸椎或下背部)等部位的广泛性疼痛。

②18个已确定的解剖位点中至少11个部位存在压痛。检查时医生用右手拇指平稳按压压痛点部位,相当于4kg/cm2的压力,使得检查者拇指指甲变白,恒定压力几秒钟。

同时符合上述2个条件,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诊断即可成立。

随着对FM认识的深入,年标准在临床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压痛点检查在诊断实践中并不可靠,多数医生无法完成或正确完成压痛点检查,特别是颈椎压痛点检查如果没有专门训练很难掌握,压痛点检查的4kg/cm2的力度也很难把握。另外,该标准过于强调压痛点的诊断地位,忽视了FM的其它关键症状。

年ACR制订了新的FM诊断标准。

该标准删除了年标准中压痛点数量的体格检查项目,代之以0~19分的弥漫疼痛指数(WidespreadPainIndex,WPI),即:过去1周内身体的19个固定区域发生疼痛的数量。另外,把FM的一系列特征性症状按0-3级进行评分,这些特征性症状包括:疲劳,无恢复性睡眠,认知症状,以及所有躯体症状的严重程度。

这些加到一起形成0~12分的症状严重程度(SymptomSeverity,SS)评分。具体见下:

诊断标准:

患者满足三种条件可被诊断为纤维肌痛症:

1.弥漫疼痛指数(WPI)≥7并且症状严重程度(SS)评分≥5,或WPI在3到6之间并且症状严重程度评分≥9;

2.症状持续在相同水平3个月以上;

3.患者没有其他疾病可解释其疼痛症状。

附注:

1、弥漫性疼痛指数(WPI):指过去一周中19个部位发生疼痛的数量,总分0~19分。

2、症状严重程度(SS)评分:

疲劳,无恢复性睡眠,认知症状。通过对过去一周时间内上述三种症状的每个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总分0~9分:

0分=无

1分=存在轻微或轻度问题,一般轻度或间歇性出现

2分=存在中度问题,相当大的问题,经常出现并且(或)维持在中等水平上

3分=存在严重问题:普遍的,持续性的,影响生活的

总体评价躯体症状。总分0~3分*:

0分=无

1分=很少症状

2分=中等量症状

3分=大量症状

SS评分是上述三种症状(疲劳,无恢复性睡眠,认知症状)的严重程度得分加上总体评价躯体症状严重程度得分的总和,最终得分在0~12分之间。

*下面是可供参考的躯体症状:肌肉疼痛,肠易激综合征,疲劳/劳累,思维障碍或记忆力下降,肌无力,头痛,腹痛/痉挛,麻木/刺痛,头晕,失眠,抑郁,便秘,上腹疼痛,恶心,神经紧张状态,胸痛,视物模糊,发热,腹泻,口干,瘙痒,喘鸣,雷诺现象,荨麻疹/风团,耳鸣,呕吐,胃灼热,口腔溃疡,味觉丧失/改变,癫痫发作,眼干,气短,食欲不振,皮疹,光过敏,听力困难,易出现瘀斑,脱发,尿频,尿痛和膀胱痉挛。

年标准去除了压痛点检查,这一方面对检查者变简单了,但它又需要一个全面彻底的疼痛和躯体症状评估,这一方面又显得复杂了。

年标准提供两个量表来评价FM,即:WPI和SS评分。这更适合对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以及随访,它适用于现在和既往符合诊断标准的所有患者。

年标准突出了抑郁/焦虑的躯体症状在诊断中的价值,更符合FM发病与心理因素的密切相关性,而且扭转了应用年标准容易把FM误解为一种纯粹的疼痛性疾病的概念。并且,从新标准来看,如果SS符合,WPI最低只需3分,即疼痛部位最少只需有3个,这样来看,FM已经不能像以往那样称之为“广泛性疼痛”的疾病,至多只能称之为“多部位疼痛”。

为了能让患者可以把诊断标准直接作为量表进行自我评估从而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年ACR发表了年诊断标准的修订版。将年标准中对总体躯体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分修改为对过去的6个月时间里以下三种症状的发生数量,即:头痛、下腹疼痛或痉挛、抑郁,总分0~3分。该修订版对于调查和临床研究是非常有用的,但不应将其用于具体患者的临床诊断。

医院(医院)风湿二科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风湿免疫病专科,致力于为全国风湿免疫病患者服务,我科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免疫实验室、最精尖的诊疗设备、最优秀的人才队伍,我科定期邀请全国著名风湿免疫病专家亲临坐诊,为风湿免疫病患者省去排队挂号的时间,直接与专家面对面。姜淑华主任医师姜淑华,女,主任医师,医院(医院)风湿二科科主任,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病专业,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四项,先后发表科研及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2部,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专家特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免疫性胎停、反复流产)、硬皮病、多发肌炎、皮肌炎、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血管栓塞、髌骨软化症、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尤其是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滑膜炎、关节积液的诊治,抢救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皮肌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和地点:

每周二、四、医院门诊楼二楼西侧

手机:

平利峰副主任医师平利峰,男,副主任医师,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数篇。

专家特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免疫性胎停、反复流产)、硬皮病、多发肌炎、皮肌炎、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血管栓塞等风湿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和地点:

每周二、四、医院门诊楼二楼西侧

手机:

孙凤艳副主任医师孙凤艳,女,副主任医师,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

专家特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免疫性胎停、反复流产)、硬皮病、多发肌炎、皮肌炎、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血管栓塞等风湿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和地点:

每周二、四、医院门诊楼二楼西侧

手机:

王晓磊副主任医师王晓磊,女,副主任医师,医院(医院)风湿二科主诊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医院、医院进修学习。

专家特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免疫性胎停、反复流产)、硬皮病、多发肌炎、皮肌炎、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血管栓塞等风湿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和地点:

每周二、四、医院门诊楼二楼西侧

手机:









































白颠疯早期证状的图片
白颠病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zl/1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