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我们经常听说,女性们尤其是年轻女性又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特别近年来,在年轻女性人群中,因为生活方式、高节奏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痛经人群的比例越来越高,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下面一张图可以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基本的认识。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伴随月经初潮同时出现;而继发性痛经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宫颈狭窄等原因引起的痛经,一般初潮时不痛经,之后新出现的病痛。有许多女孩或因为害羞,或因为工作学习繁忙,讳疾忌医,认为痛经时休息下就好了,现在有痛经假了,好吧,躺着就OK;或者听妈妈、阿姨说生完孩子后痛经会不治而愈,对痛经也不当回事,痛得狠了,随便吃片止痛片,其实这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出现痛经,不能忽视,医院就诊,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否存在相关器质性病变,如果确实有的,一定要针对病因及时进行治疗,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也是不孕的主要原因。
经后腹痛也算痛经 痛经往往是月经来之前或来的前两天疼痛,但有的人却是在月经快干净的时候才出现腹痛,这种情况也叫痛经。 应对痛经,有些人忍忍就过,有些人却痛到晕厥。同是痛经,种类却有所不同。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姑娘,生完孩子后痛经一般会有所缓解,对于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及反复人流、剖宫产等疾病引起的痛经,往往疼痛剧烈,需及时诊治。此外,还有一些是不明原因的痛经。不同痛经,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有些人会吃止痛药来缓解痛经,止痛药止痛,不是长宜之计。 服用过多或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衰退和失眠等问题,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且腹痛剧烈时一味盲目使用止痛药止痛可能掩盖其他内在疾病,应及时就诊。痛经的危害
祖国医学在痛经的治疗上有非常独特的疗效,认为痛经主要是“不通则痛”,以血瘀、虚寒为主,但除了血瘀和虚寒,还有不同的兼夹证型,包括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等,所以,有痛经的女性不建议自己随便到药店买治疗痛经的中成药服用。虽然目前从临床和统计数据看,寒凝血瘀型痛经占绝大多数,但对个体来说,若自己无法正确辨证那就可能适得其反。如果寒热虚实不分,还可能加重病情。另外,从安全性和有效性考虑,目前外用膏贴的优势要远大于内服药物。尤其在常规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面色晦暗、黄褐斑等症状)中医药临床疗效明确,尤其在外用膏剂的使用上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目前市面上充斥很多“暖宫贴”“痛经贴”等产品,但大多是没有药物成分的发热包和暖宝宝等产品,这样的产品可以对一些虚寒症状有缓解让身体暂时性感到舒适,但它们是不具备治疗和辅助治疗价值的,因此建议大家还是在选择产品时擦亮双眼,以带有中药药膏或中药提取物成分的产品为首选。
除了药物治疗,我们日常的生活起居和饮食调摄对于缓解痛经症状,减少发作也很重要。
很多女性为了爱美而穿着过少,尤其在秋冬寒凉季节,易使寒气入侵体内,导致气血不通,可引起或加重痛经。所以女性在穿着起居上要顺应四季变化,秋冬寒凉季节要注意保暖,夏天也不能过于贪凉,尤其经期更要注意。另外要保持心情舒畅,可适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使经血流畅。经期要注意卫生,以免外邪入侵。
饮食调摄也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分别对待,不能像大家平时误认为的一样,痛经就喝红糖姜茶、敷热水袋,这只适用于寒性痛经者,对热性者反而会加重疼痛。偏寒性体质者,饮食忌生冷寒凉、宜温热:生冷寒凉食物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痛经或加重痛经,所以即使在酷热的夏天,也不宜多吃冰淇淋等冷饮,可适当吃些温补食物,比如牛肉、桂圆、荔枝、红糖、生姜等。偏热性体质者,饮食忌辛辣刺激、宜清淡:辛辣食物刺激性强,会加重湿热,所以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可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鱼类等食物。
另外,中医穴位按揉也可起调经止痛作用。痛经发作时按揉地机穴、三阴交穴、太冲穴等可有助于缓解痛经。
地机穴
三阴交穴
太冲穴
下面是针对不同体质的痛经食疗方。
一、红枣桂圆姜茶——适用于怕冷的寒性痛经者
食材:红枣50g,桂圆60g,生姜15g,冰糖10g,红糖10g
做法:将干桂圆去壳,红枣洗净后对半剖开去核,生姜切成细丝;煮锅中放入ml水,加入除红糖外所有材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再加入红糖煮20分钟后即可食用。
二、当归生姜羊肉汤——适用于怕冷的寒性痛经者
食材:当归9g,生姜15g,羊肉片50g
做法:当归洗净沥干,生姜洗净切片,羊肉在开水中焯一下,再加适量水,放入当归、生姜,用中火同煮,煮开后,改小火慢慢炖。炖至熟烂后,去当归、生姜,食羊肉饮汤。
三、芹菜牛肉粥——适用于湿热型痛经者
食材:芹菜g,粳米g,牛肉(肥瘦)25g
做法:芹菜、牛肉洗净后切成末,将芹菜与粳米一同煮粥,待粥煮熟时加入牛肉末,稍煮即成。
四、二皮蜜——适用于气血不畅痛经者
食材:柚子1个,陈皮60g,白酒适量,蜂蜜g
做法:将柚子去肉取皮,切碎,与陈皮一起装入砂瓶中,加适量白酒,浸泡6个小时,煮烂后,放蜂蜜拌匀,每天早晚各服两匙或加水冲服。
五、黄芪乌鸡汤——适用于气血亏虚痛经者
食材:黄芪g,乌骨鸡1只(约0g)
做法:黄芪切段后放入鸡腹内,放砂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改文火,待鸡煮烂,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