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都是风湿疾病的高发时期,很多患者在冬季出现了严重的风湿症状。轻者关节疼痛,重者影响正常行动。所以冬季防治风湿骨病是一个良好的时机。
冬季风湿病有什么症状
发热:可有高热、中等度发热或低热,常伴有多汗症状。
关节炎:典型的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常影响膝、踝、肩、肘等大关节,局部可有红、热、肿、痛。红肿消退后,不留永久病变,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不典型者仅有关节酸痛。
心脏炎:心脏炎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症状轻重不一,可出现心悸、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心脏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心包炎可有心前区疼痛,并在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
皮肤损害:出现环形红斑,见于躯干或四肢近端,呈不规则圆圈状,周围红,中央淡,在1-2天内消失,可反复出现。皮下小结见于关节附近的长骨隆起处,分布对称,在皮下隆起,活动不粘连,数量不等。按之有痛感,常在几星期内消失。
那么得了风湿骨病,冬季该如何调理呢?本期请到骨科主任任德广为我们讲一讲得了风湿类风湿该怎么办?
任德广,师承国医大师颜正华,有30余年骨科临床经验,发表骨科疾病相关论文十余篇,拥有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还曾受邀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
▼
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等骨科疾病。
如何缓解风湿类风湿患者
01
什么是拨针?
“拨针”在古代《内经》中应被称为巨针,北宋《琼瑶神书》针谱中亦存,清朝民间用骨制作应用,民间一直沿用,医院骨科主任任德广对器械作了改良并对临床作了总结,对其治疗基础理论进行了重新整理,并将拨针针具改良为“Z"字型,制作工艺和材料也一并作了改进,更加便于临床操作应用。
02
中西医结合
任德广主任称,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结合患者局部痛点给予微创介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定位精确,直达病灶,可抑制神经兴奋、松弛肌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加速疼痛物质的代谢及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因此在祛风寒的调整和治疗方面,拨针具有其他针具所不可替代的优势。
03
奇方:扶正通痹法
组成:
黄芪:益气固表的作用。
白术:养血、祛湿的作用。
威灵仙:祛风通络的作用。
桑寄生:补肝肾、壮筋骨、通经络的作用。
上述五味药的配伍,主要功效是益气养血、补肝肾、通经络、祛风寒。
专家提示:具体用量需要根据患者本身偏于风、还是偏于寒或偏于湿,在进行一些用药的加减。
扶正通痹法治疗的十八种病症
任主任提到关节上的很多疾病,虽然是不同得疾病,也有不同得症状,但它的病因都是相同的,所以,无论是颈椎病、腰椎病、还是膝关节疼痛、肩周炎、风湿骨病等,中医认为都是与肝主筋、肾主骨的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系,虽然是不同的病,却都可以用扶正通痹法来治疗。
更有像腱鞘炎、腱鞘囊肿基本上一次就可解决问题,效果很好。
曹清华牌薏辛除湿止痛胶囊采用“开阻除痹”疗法,精选11味地道纯中药组方,打开人体痹阻,把体内的寒湿赶出去。
患者服药后,药物成分进入病灶,搜风拔痹,温骨除湿,止痛更治痛。
扶正通痹法如何辨证治疗
风痹的特点:
疼痛游走不定,就像刮风一样,摇摆不定。
治疗方法:
祛风通络:在组方的基础上加上防风与白芷。
寒痹的特点:
痛有定处,身体某一处疼痛是固定的,不会游走不定。
还会出现怕风怕凉的感觉。中医认为寒气比较重。
治疗方法:
温经散寒:在组方的基础上添加附子、细辛。包括附子在一年不同季节,用量也是不同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湿痹的特点:
尤其下半身的关节,如踝关节、膝关节走路会特别沉重。
治疗方法:
在组方的基础上添加苍术、防几具有很好的祛湿止痛的效果。
热痹的特点:
关节红肿、热痛
治疗方法:
在组方的基础上添加石膏、络石藤,具有很好的清热祛湿的作用。
患者病例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专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