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已经成为欧美国家仅次于骨关节炎的第二大风湿病,而且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发病率继续升高。目前,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初步被认为是与基因、生活环境、创伤、感染、免疫等因素相关。
纤维肌痛特点
主要症状:全身广泛性肌肉疼痛和广泛存在的压痛点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都具有的症状。疼痛遍布全身各处,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手、肘、踝、足、上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病人将这种疼痛描写为钝痛,痛得令人心烦意乱。病人常自述有关节痛,但没有关节肿。
常见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疲劳晨僵、认知功能障碍。约90%的病人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易醒、多梦、精神不振,但纤维肌痛患者的睡眠障碍有二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是即使睡眠时间能够达到同年龄正常人的睡眠时间,但患者的精神和体力并不会得到恢复,一些患者甚至会诉说睡眠后比不睡的时候还累,另一个特点是入睡困难。50%~90%的病人有疲劳感,约一半病人的疲劳症状较严重,这种乏力与运动量多少没有关系。76%~91%的病人会出现晨僵现象。大多数患者还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说话的流利程度比如以前、计算能力下降;一些患者还会感到全身发僵。
其他症状:一些患者会出现关节、关节周围疼痛、肿胀,但不会看到明显的关节肿。其他症状还有头痛、肠或膀胱激惹综合征。肠激惹综合症的患者容易出现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但胃肠道检查没有异常发现;膀胱激惹的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但尿液和膀胱以及肾脏检查都没有异常。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疼痛。患有纤维肌痛的患者通常还会出现一些心理异常,包括抑郁和焦虑。此外,病人劳动能力下降,约1/3的病人需改换工种,少部分人不能坚持日常工作。以上症状常因天气潮冷、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而加重。
确诊的患者也不用过度担心,纤维肌痛综合征属功能性疾病,不致残,也不会危及生命,有88%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病情得到缓解。患病后,首先要积极寻找原发病,消除加重症状的诱因;要注意避免寒冷、潮湿环境,避免躯体或精神疲劳,改善睡眠、焦虑与紧张情绪。其次是接受心理疏导,患者要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保持心理平衡,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同时,患者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服用镇痛药,以及接受抗抑郁及睡眠障碍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