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炎的生物标志物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peter教授讲了血管炎的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包括抗体、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遗传标志物、基因表达标志物和表观遗传学标志物。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PR3抗体阳性者比MPO抗体阳性者复发更多,提示PR3抗体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复发的危险预测因素。有诸多文章报道不同生物标志物与血管炎病情活动性相关,但目前并无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新发的临床表现往往提示疾病活动。尽管荟萃分析表明,ANCA滴度升高提示病情活动的可能性为2.84,实际上,滴度升高并不足可靠地预测疾病复发并指导治疗决策,依赖ANCA滴度的治疗可能导致过度治疗。未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于新的临床试验或队列研究再分析。使用新的ANCA检测方法,是否使用美罗华会改变现状?研究表明,抗PR3-ANCA阳性患者治疗2个月时,如果不能成功抑制calprotectin,则6个月时的复发增加。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谱研究可区别不同粒细胞亚群,这些低密度粒细胞可能可预测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反应。年的《自然》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纳入了59名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纯化患者的CD8+淋巴细胞,使用芯片技术进行表达谱分析,发现有某些亚群T细胞者疾病复发风险增加,其表达谱与疾病活动性或治疗无关;复发者中表达增加的基因包括TCR和IL-17R(CD)。最后,作者总结认为,虽然目前没有理想的血管炎疾病活动性生物标志物,对患者的问诊和体检仍然是最好的标志物;血管炎治疗中最重要的是严密随访和监测患者;当然讲者指出,将来的研究还是有可能发现更好的生物标志物的。
二、风湿性多肌痛的治疗指南:1.与使用糖皮质激素相比,强烈不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2.风湿性多肌痛长时间激素治疗与短期治疗的疗效和结局是否不同,目前无推荐意见。3.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7.5mg)相比,有条件地更推荐中剂量糖皮质激素(7.5mg,≤30mg)治疗风湿性多肌痛。4.与中剂量糖皮质激素相比,强烈不建议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30mg,≤mg)。5.初始剂量推荐12.5~25mg强的松或其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最小有效剂量。6.糖皮质激素应快速减量还是缓慢减量,无推荐意见。7.与口服激素相比,有条件地支持肌肉注射激素。8.糖皮质激素分次给还是单次给药,无推荐意见。9.有条件地推荐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10.强烈不推荐TNFa抑制剂。11.强烈不推荐使用中国草药和痹琪胶囊。12.理疗等非药物治疗无推荐意见。
(文中图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