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血疗法的60个穴位详讲

泻血疗法60个穴位详讲

起源于中华民族,发展于韩国的“泻血疗法”,在进入大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显示出她巨大的生命力。

血压、血脂恢复正常了

多年的口臭根除了

多年的头痛,腰、腿疼消失了

多年的浮肿不见了

鱼尾纹渐渐消失了

小腿细了

绝经三年后例假再现了

黝黑的皮肤变得白皙而又细腻了

眼袋消失了

遗忘多年的青春情怀再次勃发了

到过拉萨的人,才知道什么叫“灿烂的阳光”;夜宿过圣湖-纳木措的人,才体会过什么是“满天繁星”;经历过泻血的人,才知道什么是“青春焕发”······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尽快了解和掌握:泻血养身疗法“,我们聚集有关专家对泻血疗法进行了一次梳理,以简单、易学、易操作的指南与您见面,让越来越多的人掌握”自己的病自己治“的方法。还您原有的健康和美丽!

一、概念

(一)血液清净可除万病

人体疾病依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循环障碍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等等。但实际上都是瘀血性疾病,也就是说最终都是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导致的疾病。泻血可以帮助净化血液。只要血液清净,病可不治而愈。

(二)瘀血

中医把坏死的血液看作是瘀血。泻血理论认为:附着在毛细血管中不流动的血叫瘀血。

(三)瘀血生成的原因

农药、防腐剂等有毒化学物质的堆积;重金属累积;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肝肾功能的下降等。

(四)泻血

利用拔罐器,抽出淤血。

(五)为什么要泻血

自然界的规律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堆积在体内的瘀血越来越多,同时人体自身净化瘀血的能力又越来越弱。加之自身年龄的百分比,就是人体的瘀血所占的比例。瘀血会导致人的衰老、死亡。泻血能还您原有的健康和美丽。

二、泻血的适用范围

(一)康复

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低血压心绞痛中风胸口烦闷烦躁视力减退胃肠疾病(胃痉挛、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口臭厌食症痔疮肝炎脂肪肝手足冰凉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痛症(头疼、肩颈疼、腰疼、腿疼、神经疼)静脉曲张脚气尿失禁痛经自然流产感冒鼻炎咽炎哮喘扁桃体炎失眠忧郁症癫痫痴呆慢性疲劳前列腺炎

(二)保健

经泻血身体康复后,即身体的各项功能恢复到与生俱来的健康状态时,进入保健期。

(三)美容美体生发美发

?1.美容

提升上眼睑消除下眼睑浮肿(眼袋)消除粉刺祛斑白皙皮肤缩小毛孔淡化鱼尾纹收紧双下巴瘦脸

?2.美体

丰胸收紧皮肤细腿(大、小腿)减肥

?3.生发美发

三、泻血部位定位

(一)定位概念

梅花浴泻血部位,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主导,以韩式泻血疗法为基础确定的51个部位。这些部位涵盖调控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功能。

穴位,是一个点;泻血部位,是包含这个点的一个面。准确了解并掌握泻血部位的定位是正确实施泻血疗法的基础。

为了准确定位,我们先了解中医穴位定位概念。

手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志,进行测量定位的方法。

临床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图1)。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四肢部位的直寸取穴(图2)。

(3)、横指同身寸: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图3)。

(二)定位与实用范围

?

?定位:后发际直上7寸或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运用:头痛、目眩、耳鸣、中风失语、癫狂、脱发、头屑、忧郁症、记忆力减退。

?说明:括号中”1号“,为韩式泻血疗法对该部位的命名;”百会,”是中医经络学说对该穴位的命名。以下同。

?

?定位:脐上四寸或剑突下(心口窝)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运用:胃肠疾病,脾胃虚弱等。

?八会穴之一,腑会中脘。

?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之处。

?

?定位:脐下3寸或肚脐与耻骨连线的中点。

?运用:消化吸收、腹泻、便秘、黑斑、高血压、中风、痴呆。

?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

?定位:胸骨上窝中央。

?运用:感冒、咽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

?膻中

?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下缘或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

?运用:心绞痛、胸闷、低血压、咳嗽、气喘等。

?八会穴之一,气会膻中。

?鸠尾

?定位:剑突下,脐上7寸。

?运用:同上。

?

?定位: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运用:高血压、腰痛、慢性疲劳、下肢无力等。

?

?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运用:颈肩酸疼、五十肩等。

?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

?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运用:调节恢复肝肾功能(脸色、眼睛、大拇指内侧发青,脸上、背上有小疙瘩,睡觉起来、周身腿脚浮肿、体重突然增加)。

?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

?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风府:枕骨下陷中:中风)

?运用:癫痫、痴呆、聋哑、中风。

?

?定位:排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委中下7寸)。

?八会穴之一,髓会绝骨。

?

?定位: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运用:手腕疼痛、手腕肌肉酸痛、手关节炎。

?

?定位:髌骨上缘1寸。

?运用:膝关节炎、痛风、肌肉痛。

?

?定位:屈膝,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

?运用:同上。

?

?定位:骶管裂孔处尾椎骨上缘可定罐处。

?运用:痔疮。

?

?定位:肩下2寸。(肩穴:上臂外展平举,肩端前凹陷处或曲池上7寸)

?运用:手部肌肉疼痛、黑斑、鸡皮疙瘩、手心多汗、干燥。

?

?定位: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边缘凹陷中。

?运用:类同12、13号穴位。

?

?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运用:慢性眼疾、眼皮发沉、下坠。

?

?定位:下颌下缘凹陷中。

?运用:口干舌燥。

?

?定位:百会穴左右各一寸处。

?运用:头疼、秃顶、脱发。

?

?定位:眉梢处凹陷中。

?运用:与17号同。

?

?定位:曲肘,在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运用:关节疾患、肌肉酸痛等。

?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尺骨之间。

?运用:肌肉酸痛、手臂黑斑、增强臂力。

?

?定位: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运用:脚扭伤或关节炎症。

?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姆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运用:同23号。

?

?定位:患者两手自然下垂,中指尖处即是此穴。

?运用:此部位抽筋、发烫或发凉、疼痛。

?

?定位:“风市”下2寸。

?运用:同“风市”。

?

?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间的缝纹端。

?运用:脚气、脚汗。

?

?定位:足背,第四、五趾间的缝纹端。

?运用:同26号。

?

?定位:曲骨穴旁开2寸,直下2寸(气冲下2寸)(大腿根部)。

?运用:此处肌肉僵硬。

?

?定位:肛门括约肌。

?运用:痔疮。

?

?定位:第7颈椎棘突下有压痛点处。

?运用:消化系统病症。

?

?定位:足底中,足趾跖曲屈时呈凹陷处。

?运用:中风、脚底疼痛。

?

?定位:前正中线,平第二肋间隙处(膻中上3.2寸)。

?运用:呼吸道疾患。

?

?定位:掴窝横纹中央。

?运用:腰腿疾患.

?

?期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章门:第十一肋端。

?运用:小叶增生、手臂肿胀、丰胸。

?

?定位:肘关节后位上缘1.5寸。

?运用:手臂无力。

?

?定位:瞳孔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运用:脂溢性皮炎、红血丝皮肤、黑斑等。

?

?定位:髂前上棘与髌骨上缘连线中,髌骨上6寸处。

?运用:关节、肌肉僵、大腿过粗。

?

?定位:靛沟中央直下六寸。

?运用:膝关节僵硬、酸痛等。

?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处,咀嚼时咬肌隆起处。

?运用:齿痛、颊肿、面肿、瘦脸、口臭。

?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运用:耳聋、耳鸣、齿痛、腮肿。

?

?定位:大腿外侧中线,以凹陷处为始点上、下各3寸处。

?运用:腿痛。

?注:阿是穴,又叫“天应穴”,古代叫做“以痛为腧”。它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腧穴的。

?

?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运用:肌肉疼痛、上肢活动受限。

?

?定位:肩胛骨下角缘。

?运用:肌肉疼痛、上肢活动受限。

?

?定位:胫骨前脊外一横指处(外膝眼下3寸)。

?运用:腿疼、腿肿、痢疾、便秘、腰腿酸、虚劳赢瘦。

?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膑骨下可定罐处)。

?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泉。

?运用:站立、下蹲困难者。

?

?定位:上臂外展,肩端凹陷处(肩端两骨间)。

?运用:高尔夫肩臂痛症。

?

?定位:两侧鼻翼凹陷处。

?运用:鼻炎、感冒(鼻塞)等。

?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0.5寸。

?运用:眼球干燥症等。

?

?定位: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运用:中风嘴眼歪斜。

?

?定位:足三里下6寸。

?运用:睾丸痛、下肢痿痹、糖尿病并发脚趾溃烂等。

?

?定位:脐下4寸。

?运用:遗精、阳痿、尿闭崩漏、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卵巢囊肿、自然流产。

四、疾患与泻血部位配伍

?(一)康复配伍

?1、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

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6号高血压穴(气海俞)(当6号出瘀血通畅三次后),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8号肝肾穴(肝俞)(当8号出瘀血通畅三次后)2、3、6号和2、3、8号交替泻血。

最初三天泻一次,泻血三次后,可七天泻一次。

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可在6号部位开始泻出枣粒般大小的瘀血块时,逐步减量。

2、3、6号和2、3、8号交替泻血整个过程叫“常规泻血”。

?2.预防中风

“常规泻血”+1号头痛穴(百会)31号中风穴(涌泉)。1号(半个月或一个月做一次),31号(每周做一次),一般各连续做三次后,即可或视具体情况酌情添加次数。

?3.中风偏瘫

“常规泻血”+1号头痛穴(百会)、31号中风穴(涌泉)+偏瘫肢体侧的21号膝关节穴(曲池)、44号肩臂痛穴(阿是肩胛骨下角缘)。最初三天泻一次,三次后,一周泻一次。19号秃头补助穴(四神聪)(健康侧)半个月或一个月做一次。

?4.低血压

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5号心绞痛穴(膻中及鸡尾),待血压正常后可按常规泻血。

?5.心绞痛

急性发作5号心绞痛穴(膻中及鸡尾),待缓解后可“常规泻血”。

?6.心房纤颤(心律不齐)

2、3、5号,待缓解后可“常规泻血”。

?7.胸口烦闷、烦躁

2、3、5号,缓解后可按“常规泻血”。

?8.糖尿病

常规泻血,配合中药“活血化瘀”。当8号肝肾穴(肝俞)部位排瘀通畅后仍有头晕症状的可添加1号头痛穴(百会)(半个月或一个月一次,头晕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

注意事项

(1)泻血过程中,有大量的黄色液体渗出(尿素尿酸),血液呈糖稀状,均属正常现象;

(2)如需添加1号头痛穴(百会)部位,理发时切记不可损伤头皮;

(3)排瘀通畅后,泻血部位的皮肤表面将会出现排毒现象,用棉球擦拭该处呈黄色;

(4)下肢溃烂者,添加33号膝窝穴(委中)、10号痉挛穴(承山)、23号脚腕痛穴(昆仑)、24号脚腕痛穴(解溪)与44号足三里、10号痉挛穴(承山)、23、24号,交叉泻血。四天至一周一次。23号、24号排瘀不畅时再添加31号中风穴(涌泉)。

?9.视力减退

“常规泻血”

视力模糊+20号视力穴(丝竹空);

眼睛干涩、流泪+48号眼球干燥穴(目正视眉上0.5寸)

视力减退+17号视力穴(上星)(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10.胃肠疾病(胃痉挛、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口臭厌食症

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6号高血压穴(气海俞)、30号食积穴(七颈棘突下压痛点),2、3、8号肝肾穴(肝俞)、30号交替泻血。

?11.痔疮穴

“常规泻血“+14号痔疮穴(腰俞)、29号痔疮穴(肛门括约肌)

?12手足冰凉

”常规泻血“。

?13.关节炎

“常规泻血”后

膝关节+12号关节炎穴(阿是穴)、13号关节炎穴(曲泉)、16号关节炎穴(膝阳关),屈膝困难者+45号关节炎(阳陵泉)。

肘关节+7号肩臂痛穴(大杼)、15号鸡皮疙瘩(臂臑)、35臂肘痛穴(阿是穴肘关节后上缘1.5寸)、21号膝关节穴(曲池)、22号臂斑穴(外关)。

踝关节+10号痉挛穴(承山)、23号脚腕痛穴(昆仑)、24号脚腕痛穴(解溪)、44号足三里.

腕关节+7号肩臂痛穴(大杼)、46号高尔夫痛穴(肩)、35号臂肘痛穴(阿是穴)肘关节后上缘1.5寸、22号臂斑穴(外关)、11号手腕痛穴(阳池)和7号肩臂痛穴(大杼)、15号鸡皮疙瘩(臂臑)、21号膝关节穴(曲池)、11号手腕痛穴(阳池)交替进行。

肩关节+7号肩臂痛穴(大杼)、43号足三里、46号高尔夫痛穴(肩)。

肩颈疼+7肩臂痛穴(大杼)、9癫痫穴(哑门、风府)、1号头痛穴(百会)。

?14.头疼(头晕)

“常规泻血”+20号视力穴(丝竹空),仍然不能止疼再+1号头痛穴(百会)。

?15.腰疼

“常规泻血”,6号高血压穴(气海俞)是重点部位。

?16.腿疼

大腿:37号前筋肌痛穴(髌骨上6寸)、38号膝窝痛穴(殷门)号、33号膝窝穴(委中)、12号关节炎(阿是穴)、13号关节炎穴(曲泉)、16号关节炎穴(膝阳关)。

小腿:33号膝窝穴(委中)、44号肩臂痛穴(阿是肩胛骨下角缘)、10号痉挛穴(承山)。

足部:33、44、10、23号脚腕痛穴(昆仑)、24号脚腕痛穴(解溪)。

足底:23、24、31号中风穴(涌泉)。

?17.神经疼

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6号高血压穴(气海俞)、9号癫痫穴(哑门、风府)和2、3、8号肝肾穴(肝俞)、9号交替进行。

?18.静脉曲张

“常规泻血”+33号膝窝穴(委中)、44号肩臂痛穴(阿是肩胛骨下角缘)、10号痉挛穴(承山)、阿是穴(静脉曲张部位的边缘)。

?19.脚气

“常规泻血”+26号脚气穴(行间)、27号脚气穴(侠溪),脚多汗或脚后跟干硬+10号痉挛穴(承山)、26、27号。

?20.尿失禁

“常规泻血”,重点8号肝肾穴(肝俞)、51号生理痛穴(曲骨)、9号癫痫穴(哑门、风府)。

?21.痛经

应急51生理痛穴(曲骨)+6高血压穴(气海俞)+14痔疮穴(腰俞),缓解后“常规泻血”+51号。

?22.自然流产

“常规泻血”+51、3号根穴(关元)部位是重点。

?23.失眠

“常规泻血”+点刺搓红后的耳垂或耳尖,挤出4、5滴血,每周两次,两耳交替。

?24.晕车晕船

“常规泻血”+1号头痛穴(百会)。

?25.记忆力减退(健忘)

“常规泻血”+1号头痛穴(百会)、9号癫痫穴(哑门、风府)

?26.忧郁症

近来忧郁症患者有猛增的趋势,患者从表面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其心理上和肉体上承受着极大的痛苦。由于心情郁闷、烦恼、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厌倦,严重时甚至产生自杀的冲动。

此病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会出现胸闷,烦躁、心动过速,不安而无法保持镇定。一般人觉得根本就无所谓的小事,他却对此事特别敏感。多数患者会出现轻微的腹泻或便秘的症状,同时伴有失眠、头晕头痛、心情烦躁,恐惧等。如果这种症状维持时间过长,就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厌世。

心动过速泻5号心绞痛穴(膻中及鸡尾),这种症状会很快消失。接着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6号高血压穴(气海俞)、1号头痛穴(百会)。

?27.癫痫

2、3、6、1、9号癫痫穴(哑门、风府)交替进行(1、9是本病的重点)。

?28.慢性疲劳

“常规泻血”。

?29.慢性胆囊炎

“常规泻血”+34号肾合痛穴(期门、章门)、44号足三里、30号食积穴(七颈棘突下压痛点)。

?30.脂肪肝

“常规泻血”。

?31.肝炎

2胃穴(中脘)—3根穴(关元)—6高血压穴(气海俞)—44号足三里和2—3—8号肝肾穴(肝俞)—44号交替进行。

?32.肾结石(泥沙样)

“常规泻血”+51号生理痛穴(曲骨)、14号痔疮穴(腰俞)。

?33.眼科疾患

”常规泻血“+1号头痛穴(百会)、17号视力穴(上星)(慢性眼疾)或20号视力穴(丝竹空)(眼睛模糊)或48号眼球干燥穴(目正视眉上0.5寸)(眼睛干涩流泪)。

?34.感冒

感冒当天4号感冒穴(天突)、18号唾腺穴(廉泉)一次即可。

?35.哮喘慢性咽炎

“常规泻血”+5号心绞痛穴(膻中及鸡尾)、32号气管炎穴(紫宫)。

?36.扁桃体炎

4号感冒穴(天突)、18号唾腺穴(廉泉),缓解后”常规泻血“。

?37.鼻炎

“常规泻血”+47号鼻炎穴(迎香、印堂)。

?38.前列腺炎

“常规泻血”+51号生理痛穴(曲骨)、14号痔疮穴(腰俞)或(会阴穴)

?(二)保健与配伍

“常规泻血”+大椎、14号痔疮穴(腰俞)、44号足三里。

?(三)美容、美体、生发配伍

?1、美容配伍

(1)提升上眼睑消除下眼睑浮肿(眼袋)淡化鱼尾纹”常规泻血“+20号视力穴(丝竹空),每周一次。

(2)消除粉刺祛斑白皙皮肤缩小毛孔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6号高血压穴(气海俞)、51号生理痛穴(曲骨)和2、3、8号肝肾穴(肝俞)、51号交替进行。

(3)酒糟鼻

“常规泻血”,并用最小的拔罐直接在鼻尖泻血。

(4)黑皮肤

“常规泻血”。

(5)消除双下巴

“常规泻血”+18号唾腺穴(廉泉)。

?2.美体配伍

(1)丰胸(消散乳腺增生)

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6号高血压穴(气海俞)、34号肾合痛穴(期门、章门)和2、3、8号肝肾穴(肝俞)、34交替进行。

(2)减肥

2、3、6、51号生理痛穴(曲骨)和2、3、8、51号交替进行。

(3)瘦脸

2、3、6、39号风齿穴(颊车)和2、3、8、39号交替进行。

(4)细腿

小腿33号膝窝穴(委中)、44号肩臂痛穴(阿是肩胛骨小角缘)、10号痉挛穴(承山)

大腿37号前筋肌痛穴(髌骨上6寸)、38号膝窝痛穴(殷门)、12号关节炎穴(阿是穴)、13号关节炎穴(曲泉)、16号关节炎穴(膝阳关)。

(以上均需同时服用水解胶原蛋白)

?3.生发美发配伍

(1)生发:”常规泻血“+1号头痛穴(百会)、17号视力穴(上星)、19号秃头补助穴(四神聪)(双侧)交替进行。

(2)美发:(去头皮屑、去头油):”常规泻血“+1号头痛痛穴(百会)。

五、泻血概要

(一)鲜血与瘀血的区别

鲜血:颜色鲜红,脱脂棉能够很快吸收,凝固的速度与瘀血相比要慢好几倍;

瘀血:偏黑,从人体出来时就是凝固的,不被脱脂棉所吸收。

泻出的血液,一旦离开人体,随着温度的下降就会凝固,但鲜血和瘀血的凝固速度

不同。出血后马上凝固的是瘀血;出血后过一段时间温度下降后才凝固的是鲜血。

(二)拔罐前的针刺次数

用大罐(拔罐器):15-20针,小罐:10针之内。

(三)每次泻血的拔罐次数

康复:5次,体虚弱者3-4次(针刺后+拔罐),为一次)。最后空罐一次,以清理针眼的积血。

(四)泻血间隔时间

开始泻血时,三天一次;三次后,可一周一次。以后视出瘀血情况和身体状态,可半月或一月一次。泻血不可急于求成。

(五)停止泻血的标准

针刺15次后,在20秒内流出约半罐左右流动的血液,可停止泻血。

(六)保健泻血间隔时间

泻血后,当人体血容量不足时,先是脸色发黄,这时对日常生活并无大碍。但营养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仍在继续泻血时,血色素就开始下降,脸色煞白,上楼负重时就会出现气喘、耳鸣,此时应该停止泻血并及时补充营养(补充营养尤其重要)。

按普通标准,一周一次,泻3~4个月,休息2~3个月,待血液得到充分补充后再行泻血。是否暂时停止泻血,以上楼梯时感到气喘为标志。

泻血发生的所有症状,将在泻血结束后2~3个月血液得到补充后全部消失。

经过泻血使身体达到健康状态后,我们建议一个季度或半年一次,“常规泻血”+14、44、大椎、31号(加自我感觉需要调整的部位)。

(七)泻血专用工具

泻血笔、泻血针、拔罐器、医用消毒液、一次性医用手套、消毒纸巾等。

(八)施术时注意事项

1、泻血部位、泻血器具严格消毒;

2、泻血笔、泻血针、拔罐器专人专用;

3、泻血当天不可喝酒;

4、施术者应佩戴口罩、手套;

5、肉眼可见的血管处不可泻血;

6、每次泻血总量最多不超过毫升。

(九)禁止泻血的对象

未满7岁的儿童,孕妇,一次服用五种以上西药的患者;70岁以上的老弱者,血小板减少患者。

六、咨询台

?1.泻血与补血

泻血的目的是去掉淤血,在泻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丢失少许鲜血,因此要及时休息和补充营养。不饱和脂肪酸食品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海鲜类:鲭鱼、鳝鱼等。还有蔬菜、绿茶、红枣、葡萄、虾皮、竹盐等含铁、钙的食品要注意补充。

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阴和阳的要素构成的,我们每天食用的食物结构也分阴和阳。具有甜、香、辣味道的食品属于阳,阳性物质构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具有苦、麻、咸味道的食品属于阴,阴性的物质起着分解脂肪和蛋白质的作用;另外还有涩、腥等中性味道的食品,对尿素尿酸起着解毒的作用。如果是健康的食品,它所含的阴阳比重应该是均衡的。阳性食品过量,会导致血液浓度过高,阻碍血液循环。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掌握这种平衡。为了尽快恢复您的健康,公司设计的天然的、活性的、均衡的全营养包、水解胶原蛋白一定要按时服用。把瘀血泻出去,把新鲜的血液补进来,这就是人体长寿的秘诀。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便是在泻血的过程中不断的补充营养。

?2.泻血与调整反应

泻血后,有些人身体会出现不适症状。一是,你原有的病症加重;二是,你未知的病痛显现出来;这均属正常的调整现象。第一种的调整反应,得到休息和补充营养后就会消失。第二种反应是新的病灶发现,要重视治疗。我们举个例子:我们的疾病如同冰山一样,是在一个漫长的时间形成的,当冰山的一角被溶化掉时,山顶的冰块就会往下塌陷。这种现象反应到我们的身体,我们称为:调整反应。

调整反应是暂时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因人而异,依各自体内瘀血(垃圾)多少而有所不同。调整反应会发生在功能不良的器官,甚至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当调整反应结束后,机体会感到非常轻松。在泻血过程中,调整反应不止一次,均为正常现象。

?3.泻血与高血压

高血压表现为血管硬化,硬化的血管内壁脆性增强,易脱落;脱落的内壁(栓子)随着粗大的动脉血管可以流动,当流到细小的毛细血管时则停留下来,堵塞血管;久之,则会造成血管的压力升高;当泻掉瘀血(垃圾)后,压力则会下降,血压恢复到正常。构成血管组织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细胞则又是有生命周期的;裂变后的新生细胞,可修补坏掉的血管组织,经过一定的周期,加之畅通的血管给细胞带来了营养,机体的血管开始恢复弹性,血流正常,血压恢复正常。当高血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后,一月可做1-2次保健“常规泻血”同时也可停药。

?4.泻血与糖尿病

糖尿病表现为血液中的尿素尿酸升高。瘀血部位(胰腺)不在51个位之中,则需要中药(活血化瘀)配合泻血。当胰腺里的瘀血排除体外不再被堵塞时,其胰腺则可正常分泌胰岛素,此时患者可以停药。泻血过程中,瘀血呈糖稀状,有黄色液体排出。在恢复阶段皮肤也有排毒现象,擦拭皮肤呈黄色。

?5.泻血可以治疗所有的疾病吗?

不能,就象现代医学不能包治百病一样。泻血也不是万能的。危重病患者,医院就诊。

泻血不是给你治病,而是还原您肌体原有的健康功能。人体的器官是由细胞构成,器官功能的正常,又源于细胞的正常。

保证细胞正常(提供氧气和营养)的通道是血管。当血管堵塞时,你的肌体会出现瘀血,细胞则处于缺氧和无氧状态,这时器官的功能则会下降甚至是丧失。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净化瘀血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当堆积在体内的瘀血越来越多时,疾病就会发生。

通过泻血,可以使血管畅通。当含营养和氧气的血液循环于肌体时,您肌体的原有功能就得到恢复,这便是“自己的病自己治”的本意。

?6.泻血必须在无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吗?

泻血无须要求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泻血是在指定的瘀血部位,通过针刺后,用拔罐器把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这是一个借助负压的原理完成排泄的过程,只需将针和针刺的部位常规消毒即可。

泻血治疗与现代医学的不同点:现代医学是将不同剂型的药物或器械施加到人体内(必须在无菌的状态下进行);泻血,不仅不给人体添加任何外来物,而且是将人体内的垃圾通过负压吸出体外。

?7.血液循环不畅从那几个方面来观察?

局部发凉

局部皮肤发黑

毛孔粗大

皮肤僵硬

局部长出较多的小疙瘩或黑斑、老年斑

局部潮湿

?8.泻血的部位有51个,每个部位都要泻吗?

不需要。根据身体的需要,选择配伍,进行泻血。

?9.泻血有疗程吗?

没有。根据不同的疾患和个体差异,泻血的部位和次数均有不同。但一般情况下,需3~6个月,个别的人可能需要一年及一年以上的时间。

并非所有的疾病都需要长时间的泻血;如胃痉挛、头痛、头晕等症状,只需施术一次症状就消失了。

?10.为什么瘀血出得很好时,会突然终止不出?

不是每天都要泻血,瘀血出得很好的时候一周泻一次;瘀血量少的时候,一周两次就可以了。

瘀血出得很好,接着又不出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我们身体里的瘀血不是一朝形成的,是从出生那天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下来的,时间久了浓度很高。

泻血时,周边的瘀血向泻血部位流动,当浓度高的瘀血涌过来时,出血似乎终止了。此时,可对局部加温或按摩后再泻。仍然出血不畅就可考虑适用活血化瘀的中药。

?11.血液有泡沫是怎么回事?

拔罐器与皮肤结合处有空隙,空气进入拔罐器所致。

?12.泻血后从什么时候开始会出现好转反应?

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同一种疾病或不同疾病,有的一次就见效;有的需要3~6个月才能见效;个别可能一年见效。这是由瘀血程度不同所造成的。

头痛或肌肉痛,即微循环障碍血液流通不畅,营养不足所发生的症状。泻血后,微循环畅通就能见效。

就象下水道,由沉积物的多少来决定其流量。人体疾患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好转反应,取决于瘀血量的多少和排出的程度。

?13.在泻血的部位出现水泡是怎么回事?

出现水泡的原因是在不出血的情况下拔罐时间久,或在同一部位泻血次数过频所致。一旦出现水泡,在能忍住疼痛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泻血;但要终止泻血时要用针(消毒后)挑破水泡,再用脱脂棉擦掉黄水即可。

?14.瘀血中含有黄色的液体是什么?

出黄水是因为肾功能长期失调所致。瘀血长久不被溶解就转变成脂肪,这个部位的毛细血管就会被堵塞。尿酸和尿素就不能正常排泄,所以就出现黄色液体。随着泻血的深入,这种现象慢慢就会消失。

?15.泻血期间可以饮酒吗?

不能。

?16.月经期可以泻血吗?

经期,我们不主张泻血。不是怕带来副作用,而是经期已消耗了体力,再行泻血体力就倍加消耗。

?17.泻血初期出血不畅或不出血怎么办?

临床中约有30%的人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部位不易出血或气血虚弱或该部位脂肪堆积尤其是肥胖者,使毛细血管功能退化,导致不易出血。前者可服用“益气补血”的中药,后者可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药。也可在泻血前,局部按摩、热敷。只要坚持不用多久就会泻出瘀血。

?18.泻血疗法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吗?

可以,而且效果很好。有一位患者,因类风湿导致卧床不起,泻血23次后便离开了卧榻,现在生活也能自理了。这类病人,在泻血的时候,会出现疼痛加重的现象。这恰恰是疾病好转的表现,如能坚持就有康复的希望。

?19.勃起不坚可以泻血吗?

可以。只要对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6号高血压穴(气海俞)、51号生理痛穴(曲骨)和2号胃穴(中脘)、3号根穴(关元)、8号肝肾穴(肝俞)、51号生理痛穴(曲骨)交替泻血,就能恢复阳气。但在泻血的过程中会出现暂时的阳气不足。待微循环畅通后,勃起不坚、早泄等症状就会消失。

?20.泻血有副作用吗?

没有。只要我们使用的器具专人使用,按要求消毒即可。泻血部位的不准,只会影响康复的效果,不会对身体有副作用。

?21.医院是否要关门?

不会。急症,医院就诊。

?22.不是医生能学泻血疗法吗?

可以。它是一种经济、简单易学,在家庭便可操作的康复方法。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zj/34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