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校:凤玮(中国医学科医院)
内容编辑:吕振乾、刘晓君、王海平、王刚、周保国
前言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对于一些风心病患者来说,都很关心这样的问题:我的风心病是怎么得的?我是不是真的需要手术了?手术后怎么办?我该选择什么样的瓣膜?华法林到底该怎么吃?……等等。这些问题一度困扰着他们,无论是手术前还是手术后,都让他们非常犹豫、担心。经过多年的临床随访,我们收集了风心病患者诸多此类问题,并进行了汇总和总结,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做出适当的解释,下面就以“您问我答”的形式为大家一一介绍。为了便于广大患者和家属理解,我们尽可能的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您介绍,希望对广大患者及家属有所帮助。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难免有不足之处,也希望热心的广大同行不吝指正,在此谢过!
如果您感觉此文有用,请您转发给可能需要它的朋友,您若有新的问题,我们没有提到,或者有疑问,您可以通过文章结尾处的几种方式跟我们联系,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内容不断充实,让我们尽可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周到的服务。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互联网。
A常见问题目录1、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2、为什么会得风湿热?
3、风心病会让心脏瓣膜发生哪些改变?
4、风湿性瓣膜病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5、风湿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6、风心病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7、瓣膜手术是怎么回事?
8、药物治疗能不能代替手术治疗?
9、手术前需要哪些准备?
10、如何选择手术时机?
11、人工瓣膜有哪几种?我该选择什么类型的瓣膜?
12、育龄女性怎么解决瓣膜置换术后抗凝问题:
13、换了机械瓣就不可以怀孕了么?
14、什么是房颤?
15、房颤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
16、房颤可不可以治疗?
17、换瓣手术后,是不是心脏就恢复正常了呢?
18、心脏手术后如何拍背咳痰?
19、换瓣手术后多长时间能够苏醒?
20、换瓣手术后醒来会有什么感觉?
21、换瓣手术后没有痰,为什么还要拍背?
22、换瓣手术后何时可以下地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3、换瓣手术后可以翻身吗?
24、换瓣手术后为什么需要绑胸带?怎么绑最合适?松紧怎么掌握?绑多久?
25、换瓣手术后几天可以出院?出院后是否可以坐飞机?过安检时身体里的钢丝、起搏器导线、瓣膜是否会有影响呢?
知识问答
1、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要知道“风湿性心脏病”是怎么回事,我们要从“风湿热”开始说起。什么是风湿热呢?它是由一种细菌反复感染导致的炎症,这种感染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各个组织器官产生攻击,损伤器官功能,最常见的就是“风湿性关节炎”了。而在心脏上的反应我们就称作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炎症反应反复发作,导致心脏的瓣膜增厚、粘连、钙化,腱索增厚、融合,使瓣叶的开闭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使病人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这就是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
2、为什么会得风湿热?
风湿热常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多发于气候寒冷多变的季节。风湿热多发生于住宿条件差、久居阴暗潮湿环境、营养不良的人群。患者多有扁桃体炎、咽喉炎、嗓子痛、关节痛的病史。也就是说,环境差,抵抗力弱,有易感染部位的人易发风湿热。所以我们常见的风心病患者,通常是在年轻时候患病,只是一直没有发病(症状不明显)。那么,随着人们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风湿热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回答是:否定的!不少资料表明,一些轻型的和表现不典型风湿热的发病并没有减少。
3、风心病会让心脏瓣膜发生哪些改变?
风湿热的反复发作导致心脏慢性炎症,使心脏瓣膜充血、肿胀、瘢痕形成、钙化,乳头肌和腱索挛缩,粘连、融合,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病变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少数会累及三尖瓣。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正常和发生病变狭窄的二尖瓣。
正常二尖瓣(上图)
发生病变狭窄的二尖瓣(钙化溃疡)
我们再来说说心脏瓣膜的作用:人体的心脏内有四个瓣膜,即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通畅地单向流动,起到了“单向阀门”的作用,就好比风箱的“风门”一样,拉动风箱杆时,在“风门”的单向阀门作用下,风箱可以源源不断的向火炉中送风,而不会把风吸回来。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瓣膜薄而柔韧,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不停的做着关闭和开放动作,从而保证了血液的顺畅单向流动。如果瓣膜变厚甚至钙化了,那么瓣膜就不能轻松自如的打开和关上了,这样就好比风箱的“风门”坏了,怎么用力拉风箱杆,吹出来的风也会很少。
黑色箭头所指为血液流动方向,
蓝色箭头所指为瓣膜(上图)。
4、风湿性瓣膜病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风湿性瓣膜病使心脏瓣膜发生狭窄或者关闭不全,通俗说也就是心脏里的“门”打不开了或者关不严了,那么自然会影响到血液的正常流动。例如,如果瓣膜发生狭窄,血液流过瓣膜时就会很困难,使得上游血液淤积;相反如果瓣膜关闭不严,就会导致原来已经流过去的血液又有一部向后倒流,不能完全的单向流动,这些病变都会加重心脏负担。就好比一个坏了的风箱,费了很大的力气,结果送出去的风才一点,那么要想炉火烧的好,就得比别人费更多的力气,久而久之就会累坏拉风箱的人了。心脏也是如此,由于瓣膜的病变,心脏要费比别人心脏更多的力气工作,时间久了就把心脏累坏了,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等功能异常,进而表现出腿肿、腹胀、胸闷憋气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5、风湿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一般来讲,病变初期,瓣膜病变程度较轻,大多数病人没有什么不适表现。随着病变进展,病人可能出现活动或体力劳动时胸闷、气短、心慌,有的病人会有头晕,甚至胸痛。部分病人平时没有症状,但感冒了以后才出现憋气等心功能不全症状,而且感冒症状严重,不易治疗,常常发展为肺炎。因此,很多病人错误的认为自己患了肺病或者冠心病、心绞痛。当病变持续进展加重,病人的活动能力开始明显下降,休息时也会出现上述症状,甚至夜间睡眠时不能平卧,一躺下就憋气,只能坐着睡觉,我们称之为“心衰”。当然也有例外,有的病人瓣膜病变很重却没有任何症状,活动量也接近正常,只是在查体时医生听诊发现有心脏杂音,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瓣膜病,这种病人是否需要治疗,要咨询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6、风心病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风心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式。药物治疗是基础治疗,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症状,但并不能除“病根”。介入治疗是针对某些早期风湿性心脏病并符合一定手术条件的患者。而外科手术治疗是风心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有瓣膜置换(通过手术切除自己已经坏掉的瓣膜,然后安装上一个新的人造瓣膜)和瓣膜成形(通过手术把自己坏掉的瓣膜修理好)两种。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要专业医生根据病人的瓣膜病变程度,心脏功能状况并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综合评价后给出结论。
7、瓣膜手术是怎么回事?
瓣膜置换手术,就是俗称的“换瓣”,是切除自身原有病变的瓣膜,植入人工瓣,用人工瓣膜来代替自身瓣膜的功能,从而避免了心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的一种手术。如果把心脏比作房子,把瓣膜比作房门,那么换瓣手术就好比一个房子的门坏了,关不严也打不开,我们就把门上的合页拆下来,这样旧门就拆掉了,人造的瓣膜就好比新的门,这个门是带着门框一体的,把老门框和新门框固定在一起新门就安装好了,也就是换瓣手术完成了。换瓣手术是目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最主要的手术方式。
下图是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的平面图(左侧圆环为主动脉瓣机械瓣膜,右侧圆环为二尖瓣机械瓣膜)
瓣膜成形手术,就是保留自身瓣膜,对坏的自身瓣膜进行修复,恢复自身瓣膜的原有功能。就好比一个房间的门坏了,关不严,我们就把旧门修修补补,让它能够关严实了。由于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瓣膜一般损害较为严重,能够有条件修复的比较少。
下图为二尖瓣成形手术示意图
8、药物治疗能不能代替手术治疗?
许多病人在住院期间,经过药物治疗后感觉症状明显缓解了,从而产生了“不做手术行不行”的疑问。对于绝大多数瓣膜病,药物治疗是必须的,因为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心功能,使病人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阻止心脏病变的继续发展,因此,如果瓣膜病变导致的心脏病变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即达到了需要手术治疗的标准,就应该接受手术治疗,如若不然,久拖不治,将使病人丧失手术机会。
9、手术前需要哪些准备?
入院以后,首先要进行常规的抽血化验,还要进行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呼吸功能等检查。除此之外,还要常规进行风湿活动相关检查,如果经检查判断病人处于风湿活动期,就需要延缓手术时间,进行一定抗炎的治疗,待风湿活动停止3个月以上再手术(病情需要紧急手术的除外)。
年龄超过50岁,或者年龄不到50岁而有冠心病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或有胸痛症状的,都需要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诊断是否合并有冠心病。如果经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合并冠脉狭窄,且达到一定程度的,还需要在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病人自身还需要进行一些准备:1、呼吸功能锻炼(练习吹气球或简易肺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练习缓慢的深呼吸、屏气动作,练习正确的咳嗽方法)。2、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建议一定要完全戒烟2周以上。3、适当控制饮水,少食多餐,适当增加营养。4、休息为主,避免劳累,预防呼吸道感染,如果病情允许,每天都要下床适当活动,但不要擅自离开病房。5、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特别是手术当天一定要刷牙,保持口腔卫生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我们觉得也非常重要,就是术前如果有慢性炎症,比如牙周炎、中耳炎、鼻窦炎、皮肤感染等,一定要告诉主管医生!这些慢性炎症有可能会引起换瓣手术后感染,切不可急于手术而隐瞒。
10、如何选择手术时机?
经常听到病人说:“大夫,我来就是为了做手术,为什么来的比我晚的都做手术了,而我还没做上?”还有的病人要根据子女请假的时间来要求大夫安排手术时间。这些都是不合适的,我们讲,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常跟病人和家属说:“手术前多住一个周用药调整好了再手术,术后很快康复,和来了还没调整好就急匆匆的手术,手术后恢复不好,您觉得哪头合算?”其中的道理想必大家都会明白。
有的瓣膜病患者,来住院时已经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住院后手术前就需要进行充分的药物调整,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脏的储备能力,使心脏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手术,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这种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有的瓣膜病患者,心功能良好,不需要过多术前药物调整,完善入院检查无异常后即可安排手术。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最合理的时机进行手术,希望病人能够耐心等待,积极配合。
11、人工瓣膜有哪几种?我该选择什么类型的瓣膜?
许多病人手术前对不同类型的人工瓣膜特点了解的不够彻底,或者犹犹豫豫,或者干脆跟医生说:“大夫,给我换最好的瓣膜。”其实,人工瓣膜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各有各的优缺点,没有说绝对的那种好,也不是贵的就是合适的。因此,我们一般要花比较长的时间进行详细介绍。下面就跟大家详细谈一谈有关瓣膜选择的那些事儿。
人工瓣膜有机械瓣和生物瓣两种。
(1)机械瓣膜的优点:机械瓣设计寿命较生物瓣长,一次换瓣基本可以终生使用。缺点:A、机械瓣安装到人体内,会长血栓,为了预防血栓形成,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华法林)。同时为了调整华法林服用剂量,医院抽血化验监测抗凝指标。为此就要考医院有多远、检查是否方便、医院能不能做血凝常规检查、食用哪些食物、服用哪些药物会对抗凝效果有影响等等切实问题,可能因此会影响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B、服用华法林过量,可导致出血,服用华法林不足量,可导致血栓。C、在安静的环境下,有时会听到胸前“滴答滴答”的响声,这是机械瓣膜工作产生的,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您对噪音非常敏感,常年失眠,那么在选择瓣膜时就要考虑这一点了。当然,绝大多数病人对这种声音是可以接受并适应的。D、怀孕期间服用华法林,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孕产期间可能导致胎儿、胎盘及母体出血,从而危及母子生命安全,所以准备换瓣的育龄期女性,要慎重考虑这一点,而男人则不存在这一问题,这一点在后面会详细介绍。
(2)生物瓣膜的特点与机械瓣膜相反,其优点是:不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物,只需服用3-6个月,仅在这期间,需要定期抽血化验,如果没有房颤,3-6个月后就可以停止华法林抗凝治疗,因此与之相关的血栓及出血的风险大大降低。缺点是:比机械瓣膜的耐用性差,使用寿命较机械瓣膜短,随着时间的延长,生物瓣膜会发生损坏。因此,手术若干年后生物瓣膜一旦发生损坏,就将面临第二次换瓣手术。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年轻,生物瓣损坏越快,使用寿命越短,二次手术的几率越大。那么具体到每个病人,能使用多长时间呢?这可没法给出明确答案,因为根据病人体质、代谢状态、运动量、基础心率、血压等不同其使用寿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瓣膜时,您需要对可能面临的第二次手术充分的预期。
机械瓣和生物瓣没有绝对的哪种好或者不好,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如何选择需要根据病人的年龄、一般状况、合并疾病以及自身的生活、工作、体力、心理因素、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看看自己适合使用哪一种,有的时候需要专业医生跟患者共同商讨。
总结:一般情况下,生物瓣适合以下几种情况:
⑴、希望妊娠的育龄妇女。因为换机械瓣的患者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服用华法林有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出血等问题。如果换生物瓣,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⑵、就年龄而言,二尖瓣置换65岁以上、主动脉瓣置换60岁以上可以首选生物瓣。
⑶、患有出血性疾病或者本身为出血性体质,不能长期服用抗凝药。
⑷、在遥远的山村无法进行长期的抗凝监测的。
⑸、不愿意使用机械瓣,医院抽血化验(即使是1个月1次),要求较高生活质量的。
⑹、一般状况、体质比较差的病人(预计寿命不长)。
12、育龄女性怎么解决瓣膜置换术后抗凝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华法林对妊娠生育的影响:
1、华法林可以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有一定的致畸性(约6%,出现胎儿唇裂、腭裂等),也有研究认为,只要每日华法林用量小于5mg,这种致畸性就比较小。国人的华法林用量也多在5mg以下,而且通过现代医学基因学检测,可以提前预知换瓣后抗凝达标可能需要服用的华法林用量。
2、华法林抗凝的病人可能出现胎盘出血导致流产、出血或产后大出血,严重时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3、可造成胎儿内出血。因此此类病人生产方式最好剖腹产,避免胎儿经过产道的挤压过程,避免使用助产钳;麻醉方式不能用硬膜外麻醉,最好用全麻。
13、换了机械瓣就不可以怀孕了么?
不是的!针对使用机械瓣的孕妇,有不同抗凝方法推荐。我们推荐的方法是全程使用华法林抗凝,把抗凝指标控制在要求的低限,尽可能的平稳,待产前使用肝素替代。尽管有一定的致畸风险,但是可以降低出血风险,最大程度保证母亲的安全。当然,这里只是提供一种方法,具体实施,需要和您的妇产科及心脏外科专业医师一起,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妊娠和生育期间使用抗凝药物的确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心外科手术前,针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如果需要换瓣,我们一般会推荐使用生物瓣。尽管生物瓣存在着一定的使用年限,对于年轻病人需要面临二次手术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二次手术的风险与妊娠和生育期间的胎盘出血、胎儿内出血,以及服用华法林可能带来的胎儿畸形的风险相比,要更容易控制和被患者接受。
使用生物瓣的窦性心律患者,只要在术后3-6个月停用华法林之后妊娠,对后期的妊娠和生育没有影响。
男性服用华法林对生育没有影响。
14、什么是房颤?
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二尖瓣疾病的患者,有60%以上会并发房颤。部分术前是正常心律的患者,术后也可能会出现永久性房颤,这主要是由于瓣膜病本身对心脏的长期影响导致的。所谓的“房颤”,又叫“心房颤动”,正常的心脏跳动为窦性心律,心脏呈规律的跳动状态,也就是跳的比较齐。而房颤时,心房呈没有规律的“乱跳”状态,病人自身会感觉到心慌或者心跳不齐(自测脉搏会有跳跳停停的感觉,不规律)。换瓣手术本身并不能解决房颤问题,不会因为换瓣而消除房颤,因此术后绝大多数患者仍然是房颤心律。若想解决,需要做房颤射频消融术,我们会在下面的内容里做详细介绍。
15、房颤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
房颤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房颤时,病人会有心跳不齐、心跳不舒适的感觉;2、房颤会轻度降低心脏功能;3、房颤有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4、如果房颤时心室律比较低,比如说低于40次/分,并且有晕厥等表现,则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绝大多数长期房颤的患者对房颤心律已经耐受并且适应,不会有不适感和低血压情况,通过严格服用华法林抗凝也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那些自感不能耐受快速房颤心律、希望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或者想换生物瓣避免终身服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可以在外科手术前与主管医生沟通,表达此意愿,主管医生会根据您的实际病情给您合理建议,部分患者可以在做外科手术的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
16、房颤可不可以治疗?
目前治疗房颤除了药物治疗外,主要是采用内科和外科射频消融的方法,手术后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但手术成功率低,约为60-70%,部分病人手术后还可能复发。
同时,房颤射频消融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比如出血、术后心率过慢(多由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引起)需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等。同时,由于使用了特殊的医疗设备和昂贵的一次性手术材料,治疗费用会有所增加。
病人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接受在瓣膜手术的同时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
17、换瓣手术后,是不是心脏就恢复正常了呢?
换瓣手术,是使用人工瓣膜替换自身病变的瓣膜,部分恢复心脏功能,避免心脏继续受损。病人手术后心脏功能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除了跟手术过程有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前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就好比一辆汽车已经行驶了很远的距离,他的发动机及零部件都磨损严重,虽然进行了大修,可以继续行驶,但其性能已经大不如前,肯定不能当新车开了,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够恢复到完全正常。瓣膜手术后病人通常需要口服药物治疗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生服药,以维护心脏功能。也有的病情严重的病人即使心脏手术很成功,术后也可能再次出现心衰。
18、心脏手术后如何拍背咳痰?
正确的咳嗽方法:先进行深吸气,在吸气末屏住呼吸片刻,然后进行咳嗽,这样有助于痰液从肺的深处向外排出,有利于痰液咳出,并预防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
正确的咳嗽姿势:病人双手重叠压在胸前,两只胳膊向里用力夹住胸部,在咳嗽的同时双手和胳膊同时用力抱紧胸部,这样有利于降低钢丝对胸骨的切割力,保护刀口。或者在家属协助下咳嗽:家属将两手掌分别放于患者胸部腋窝下肋骨处,缓慢用力向内挤压,在病人咳嗽时可明显降低胸部切口张力,保护刀口。
正确的拍背方法:五指并拢,手心内凹成“杯”状,手腕部放松,迅速而规律的叩击背部,同时病人需要深呼吸、咳嗽。叩击的方向是从脊柱旁两侧胸背底部向上叩击(不要叩击腰部),每次叩背时间约为2-3分钟,如果感到不适,需要立即停止叩背。白天间隔2-3小时一次(进食后不要立即拍背咳嗽,需要休息1-2小时后再拍背咳嗽,以免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夜间入睡后不要反复叫醒患者叩背咳嗽,以免影响患者休息(除非特殊情况如:患者痰多、氧低等)。叩击力度适中,要让患者感到整体胸部都有轻微震动感,但不可用力过大,同时过轻的叩击,起不到效果。
拍背手部姿势
19、换瓣手术后多长时间能够苏醒?
心外科手术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一般情况会在术后6-8小时以后逐渐苏醒,这与病人的年龄、循环状态、手术时间、代谢状态、肝肾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个别病人可能苏醒的较慢,请不必担心。极少数病人可能会出现脑部并发症,完全苏醒需要较长时间。
20、换瓣手术后醒来会有什么感觉?
手术后醒来时,病人就已经在监护病房了。病人会感觉意识模糊不清,有想动的感觉,还会有口渴的感觉。由于采用全身麻醉,病人一开始自主呼吸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需要呼吸机帮助呼吸。嘴里有一根管子,叫“气管插管”,会感觉很不舒服,但大多数都是可以耐受的。
另外,术后早期病人不能自行排尿,尿道里会留置一根导尿管,用来引流产生的尿液。尿管会对尿道产生一点刺激,使病人出现尿憋或想排尿的感觉,这是正常现象。待病人可以自行控制排尿时就可以拔除了。
还有,病人醒来时马上会有医护人员发现,并与您进行交流,例如呼喊您的名字,要求您睁开眼、点点头、握握手、抬腿等。如果您能够听得清楚,请尽量配合做出反应,这样有助于我们对您意识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以上所提到的这些不舒适感很快就会消失,也是整个治疗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请您不必担心和忧虑。很多病人都会担心麻醉苏醒了以后刀口疼痛怎么办。请您和您的家人放心,我们会根据病人疼痛的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必要时也可以进行持续镇痛治疗(镇痛泵),以减轻病人术后的疼痛不适。有些病人对疼痛异常敏感,术前就应该告诉您的主管医生和麻醉大夫,以便医生提前做好镇痛治疗的准备工作。
在监护室中,由于病人在初醒阶段,意识没有完全恢复,以及全身各种的插管和连线造成的不适感加上紧张恐惧疼痛等原因,医护人员的有些行为可能会被病人误解,比如为了防止病人在初醒阶段四肢乱动导致重要管道和连线脱落,我们会用约束带对手脚进行约束,一旦意识恢复并能配合,就会撤掉。还有为防止肺部感染,我们会用力给病人做拍背的动作等。希望广大病人和家属能够理解。在监护室内的病人都是病情比较重的,因此一般都不会让病人下地活动。
21、换瓣手术后没有痰,为什么还要拍背?
术后拍背咳痰不可避免会导致切口的疼痛,但通常可以接受。有的病人,医护人员给拍背的时候没有特别不适,而家属给拍背的时候反而情绪很大,不愿意配合拍背咳痰。有的病人还会问:我没有痰,为什么还要咳嗽?心脏外科手术通常是在全麻下进行的,整个手术过程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需要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这个过程会导致气管内分泌物的增多;另外体外循环、药物、心功能等对肺的影响,都会不同程度的导致肺、气管内的分泌物的增多,尤其是术前吸烟的病人,痰液量会明显增多。这些痰液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将导致部分细小气管甚至粗大的支气管被堵塞,我们称之为“肺不张”。肺不张在影响人体氧合的同时(即导致病人缺氧),同时会大大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严重的痰栓阻塞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术后拍背、咳痰,对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没有痰,拍背、咳嗽也有助于预防肺不张的发生,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病人或家属,一定要好好配合。
22、换瓣手术后何时可以下地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换瓣手术后,只要回到病房,原则上我们也主张尽早下地活动,对于呼吸功能和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好处,利于预防感染。一般来说,大多数术后病人在医生评估各项指标达标后,就可以下床活动了。第一次下床活动之前,需要在病床边坐位适应一会,不要由平卧直接过渡到下床站立,以免引起头晕、心慌等不适。第一次下床活动,不宜走出病房,仅需要在床边站立或者在家人的搀扶下沿床边慢步行走,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若有不适,需要及时坐下休息或卧床。如果病人感觉良好,可以到病房走廊行走,如果是去厕所,必须要有家人陪护。另外,病人下床前需要检查与病人身体相连的各类管道和导线,尤其是起搏器导线,切勿牵拉。起搏器一定要保护好,避免摔碰损坏,有的病人术后早期心率完全由起搏器起搏,一旦损坏将发生严重后果。
23、换瓣手术后可以翻身吗?
很多病人因为手术后胸部有刀口,不敢翻身,身体很僵直,家属帮忙也无从下手,这样是不对的。心外科手术后,无论是正中切口还是侧切口,卧床休息时病人可以仰卧位,也可以左侧卧位或者右侧卧位,体位可以变换。但是也不能过度,一定不要频繁翻身、起卧,这样会增加胸部切口处受力,影响切口愈合。另外,手术后早期胸部会有1-3根引流管,用来引流出胸腔和心包腔内残留的血液。病人在翻身的时候注意避免牵拉这些管道就可以。出院回家以后,卧床休息时病人可以翻身,选择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有助于睡眠。
24、换瓣手术后为什么需要绑胸带?怎么绑最合适?松紧怎么掌握?绑多久?
心脏换瓣手术绝大多数是通过胸骨正中切口完成的,手术后被切开的胸骨需要数根钢丝捆绑固定起来,以恢复胸廓的连续和稳定性。由于很多病人存在骨质疏松,即使用钢丝固定胸骨,也不能确保完全牢靠。加之其他因素,例如术后哮喘发作、肺部感染反复、剧烈咳嗽、不正确的咳嗽方式、双臂用力不对称、上肢负重过多、过早等因素,导致钢丝切割胸骨,发生松动。因此,我们在本文中也着重强调了术后正确的咳嗽方式和保护动作,还有起床、躺下的动作,这些都是围绕着开胸手术后保护胸骨开展的宣教。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使用胸部固定带。
胸带就是为了病人在咳嗽、活动上肢等活动时,限制胸廓的活动幅度,从而减轻胸骨与钢丝之间的张力,起到保护胸部切口尤其是保护胸骨的作用。
捆绑胸带的正确位置:胸带的位置不能过高,过高会卡在病人双侧腋窝,病人会感觉很不舒服;也不能过低,太低了就起不到固定胸骨的作用了。一般胸带上缘靠近腋窝皱褶(上臂自然下垂时),就可以了。至于松紧度,要让病人在深度呼吸时有收紧的感觉,但并不能影响到呼吸,如果病人感觉喘不动气,就太紧了;如果病人没有紧绷约束的感觉,就过松了。
胸带的使用时限并不是绝对的,胸骨的愈合能力与病人年龄、体质、营养、是否有糖尿病等很多因素有关,没有具体的、个体化的建议,也没有必要。因此我们统一建议打3个月。如果病人年龄大、骨质疏松严重、术后痰多、体重大,我们还会建议病人使用2个胸带,即多加一个布质的、弹性小的多头胸带,加强胸骨保护。
在使用胸带时,内层可以穿一件棉质的、不带扣子的体恤,如果天气热身体出汗,更换洗衣服比更换胸带要经济、方便。
25、换瓣手术后几天可以出院?出院后是否可以坐飞机?过安检时身体里的钢丝、临时起搏器导线、瓣膜是否会有影响呢?
换瓣手术后一般7天左右,复查结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出院了,但我们不主张外地病人出院后马上起程回家,尤其是路途遥远的地方,医院附近住几天,适应一下再走。另外,许多病人出院时抗凝指标尚未达标,医院附近旅馆住一段时间,这样就可以随时检查抗凝化验指标,并且方便与主管医生交流如何服用华法林,最重要的是可以尽快熟悉并掌握服用华法林的方法。交通工具可以是汽车、火车,根据病人的情况,如果旅途时间长,建议选择可以平躺的旅行车或火车卧铺。
对于很多病人关心的是否可以坐飞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康复后,坐飞机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刚刚出院的病人,是否适合马上坐飞机回家,就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了,建议您出院前咨询您的主管大夫。我们给您的建议是,如果您在手术前坐飞机时对起飞和降落过程以及飞机遇到气流产生颠簸的情况下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反应和不适,就建议您不要在刚出院时选择坐飞机了。
您体内的钢丝、临时起搏器导线、瓣膜不会在过安检时给您带来任何损害和麻烦,请不必担心。但是如果您安装了永久起搏器,需要在过安检前向工作人员说明,不能走安检门,需要特殊安检方式;换瓣术后可以正常通过安检门,如果出现报警,向安检人员说明情况即可。另外,根据我们的经验,有些机场对心脏术后刚出院的病人坐飞机,医院的证明,所以建议您事先准备好。
特别声明
声明:本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普及相关知识,让广大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问题,以及一些康复指导意见。如果病人出现明显不适,医院就诊,不可依据此文自我诊断或治疗,特此声明!
邮箱:lvvzhenqian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南昌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