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风湿科检查的含义
1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除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外,也可以出现在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非风湿性疾病、健康人。类风湿因子升高不一定是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上类风湿因子阳性需从多方面考虑:

a.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

b.慢性细菌性疾病,如麻风、结核、亚急性心内膜炎;

c.其他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

d.细胞毒药物治疗或放射性治疗后的新生肿瘤;

e.寄生虫感染,如锥虫病;

f.健康人。

抗O(ASO)

当人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后,链球菌在代谢过程中会分泌一种称为链球菌溶血素O的物质,以这种物质为抗原在人体内形成的抗体便称为抗O。曾经有过链球菌感染都会导致抗O升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抗O也会升高,但抗O升高并不意味着就患了风湿性关节炎。

3血沉(ESR)

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目前采用魏氏法测定的血沉值,是指第一小时末红细胞在血沉管中垂直下降的毫米数,健康成年男性小于15mm/h,女性小于0mm/h。

影响血沉的因素很多,血沉并非风湿性疾病的特异性指标。但如果血沉持续明显增高,多提示有病变存在。

血沉增快主要见于以下几种病理情况:

(1)各种炎症:如结核病、风湿热等

()组织损伤及坏死:如手术或外伤后、心肌梗死等

(3)恶性肿瘤

(4)高球蛋白血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5)贫血

(6)高胆固醇血症

4抗核抗体(ANA)

人体的细胞由三种结构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抗核抗体是指抗细胞核(或整个细胞)的抗体的总称。当出现抗核抗体阳性时,多数是风湿病所致,偶尔也可在其他疾病见到。

抗核抗体阳性可见于以下疾病

a.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皮肌炎/多肌炎等

b.肺疾病:原发性肺纤维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石棉所致的肺纤维化等

c.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

d.血液病: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e.慢性感染:寄生虫(锥虫,血吸虫等),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沙门菌,克雷伯杆菌感染等

f.其他:Ⅰ型糖尿病,Graves病,多发性硬化,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后等

5ENA多肽抗体谱

抗ENA抗体是一种针对细胞核内可提取核抗原的自身抗体。ENA中的项目对鉴别风湿病的种类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⑴抗Sm抗体,对早期、不典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⑵抗nRNP抗体,富含尿嘧啶(U),通常又称为U1RNP。抗U1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几乎均为阳性,且表现为高滴度,是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重要指标。它还是区分结缔组织病和非结缔组织病的有力指标。

⑶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这两种抗体与干燥综合征相关,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和40%,抗SSB抗体较抗SSA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的意义更大。其他结缔组织病中,这两种抗体也可存在。

⑷抗Scl-70抗体,抗Scl-70抗体是系统性硬化病很特异的抗体,其他结缔组织病很少检出此抗体。

⑸抗Jo-1抗体,抗Jo-1抗体被视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标记抗体。

⑹抗rRNP抗体,常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中及有内脏损害的患者中存在,与抗dsDNA抗体的消长相平行。

6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

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其疾病的某些阶段都会出现抗ds-DNA抗体。它对于狼疮的特异性为95%,因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且与SLE的活动相平行,可以作为治疗的估价。随着疾病活动的控制,抗ds-DNA抗体滴度可以下降或消失。有的无症状患者也会有持续高水平的抗ds-DNA。

7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

抗CCP抗体的主要临床意义:

(1)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高(90.4%~98%),说明抗CCP抗体阳性的患者有极大的可能性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3)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相关

(4)提示预后情况:抗CCP抗体浓度的高低可有助于判断预后,浓度高往往提示发生关节侵蚀的危险大,需要积极治疗。

8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是一种在多数原发性小血管炎疾病血清中检测到的特异抗体。ANCA的靶抗原主要分为:1.蛋白酶3(PR3),为c-ANCA的主要靶抗原;.]髓过氧化物酶(MPO),为p-ANCA的主要靶抗原。

p-ANCA阳性主要见于显微镜下血管炎(MPA),ANCA相关性坏死性新月体肾炎(NCGN),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c-ANCA阳性主要见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部分MPA等;非典型ANCA见于囊性纤维化,感染性疾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9抗线粒体抗体(AMA)

AMA阳性的患者多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阳性率可达90%以上,且抗体滴度甚高。胆总管阻塞性肝硬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线粒体抗体皆为阴性。正常人阳性率低于1%。据此,抗线粒体抗体的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肝外胆道阻塞性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温馨提醒

宋欣伟主任医师门诊时间均可通过电话预约。

医院:周二、五、六上午;

胡庆余堂第三中医门诊部:周六下午,咨询;

桐君堂中医门诊部(武林门新馆):周日上午,咨询。









































闄曡タ灏嗗疄琛岀數璇濆紑鍗℃渶涓ョ▼搴弉bsp鐢?
闄曡タ灏嗗疄琛岀數璇濆紑鍗℃渶涓ョ▼搴弉bsp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zj/20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