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23%-65%,是脑转移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且预后较差。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是否有颅脑等远处器官转移将直接影响到肿瘤的分期和预后。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肺癌脑转移:最常见、预后最差的转移癌之一
颅脑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之一,其原发肿瘤以肺癌最为常见。肺癌细胞侵入临近血管和淋巴管,很容易经过体循环达到远处器官形成转移。且脑的血供量约占全部体循环的五分之一,故发生转移癌细胞的机会比较多。
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症状与转移瘤所在部位处神经的功能以及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逐步加剧的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失语、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等,也可以无任何症状。无症状的肺癌脑转移无疑给早期的诊治带来了不小的障碍,但随着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各种诊疗技术的提高,肺癌脑转移的检出率也随之增加。
同济医院影像科主任孙希文教授称:“每年约有1万例左右肺癌病人在我院手术。我们接触了大量肺癌脑转移病例,在此希望与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每个肺癌患者都要做脑部MRI?
随着影像技术及诊断水平的进步,肺癌脑转移的检出率也不断提高。研究显示,在例行MRI检查的肺癌患者中,有脑转移者例,占45.8%。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正确认识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对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但哪类患者需要做MRI增强检查,选择什么时机?孙教授给出了建议:“中晚期患者,比如在TMN分期中,涉及N和M,或T晚期,建议通过磁共振帮助临床确切分期;早期患者,例如在CT上发现了小型磨玻璃结节,转移可能性较小,可酌情考虑患者意见,决定检查与否。但出现大结节的中晚期患者,手术与否,都应做磁共振增强检查。”
如何“做好”MRI?
对于考虑脑部存在转移的肺癌患者,因MRI可以检测到CT检查所不能发现的微小转移灶,所以MRI增强扫描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检查方法。如何“做好”MRI检查,是早期发现微小的脑转移瘤的关键。
孙教授提出,由于脑部MRI增强检查与普通MRI增强检查不同,应当使用2倍剂量对比剂以提高检出率。并且按照目前国内外的经验来看,脑部MRI增强检查前,从注入造影剂开始到扫描第一套序列相隔时间应在10到15分钟,尤其对于转移瘤的早期诊断效果非常好。
MRI平扫过程中,水抑制成像(FLAIR)序列或T2加权像可发现较大、水肿较重的转移癌。孙教授介绍:“MRI平扫中有两个经典序列。一个是T1加权序列,第二个是FLAIR序列。第一个T1加权序列可以清楚地看到转移瘤;如果转移瘤不易发现,通过FLAIR序列可以看到小瘤体周围的大水肿,从而找到病灶。”此外,当病灶较小,无法与血管鉴别时,可加做矢状面或冠状面;也可加做3D薄层成像,观察其是孤立性结节还是扭曲血管。
选择造影剂时,孙教授建议选用质量好、副作用较少、成像清晰的造影剂,这有利于临床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患者所需要承受的痛苦也更小。
常规检查中的病例分享
病人复查及随访过程中是否应当再次复查脑部MRI增强检查?这是肺癌治疗的常见问题。孙教授认为,这一问题应当根据病情轻重判断,并非每人、每次都要复查脑部MRI,建议患者每3个月做一次脑部MRI即可。
以下是临床诊断中遇到的两个特殊病例:第一例男性患者,右肺下叶中央型肺癌,伴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注射了双倍剂量钆双胺后行MRI增强检查,脑部的T1加权和FLAIR序列完全正常。但3个月后同样使用双倍剂量钆双胺行MRI增强检查,在小脑处却发现了增强结节,表明出现了远端转移。第二例男性患者确诊肺癌,伴有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增大。以第一次脑部MRI作为基线,间隔3个月,第二、第三次MRI都显示正常,于是建议间隔半年再进行第四次MRI检查,结果发现肺部未出现新的病变,但脑部MRI却发现颅内新增多处明确的转移瘤。
孙教授总结:“这提示磁共振检查对于临床分期的判断非常重要。应为患者定期检查,避免出现类似失误。”
置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