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小康同乐乡实胜村ldqu
专业白癜风品牌 http://pf.39.net/bdfyy/bdfzd

道路畅通蜿蜒似游龙,

车行其间,

两侧成片的玉米夹道而立,

初秋盛景映入眼帘……

在涪陵区同乐乡实胜村,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随处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富民是核心。近年来,涪陵区同乐乡实胜村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工作主线,用畅通的交通网络串起乡村产业链。

新修建的实胜村便民服务中心

因路而兴建好群众满意路

实胜村是昔日的贫困村,年以来,实胜村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开展工作,全村阵地建设、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方面明显改善,在年实现贫困村摘帽,年完成全村农网改造升级,年实现建卡贫困户全面脱贫,年被确定为重庆市“市级定点攻坚村”,年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实胜村社道路的建设,更加方便群众出行

“以前,家门口前这条路又窄又陡,是真正的烂泥路,农作物运不出去,只能靠人力背出去。”家住实胜村2组的村民龚兰明很是感慨,“路通了,好日子自然就来了。”

村民将玉米装进小推车

今年52岁的龚兰明曾是一名贫困户,因D级危房改造,一家人搬到了公路边。年,实胜村对2组道路进行改造,原来的机耕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连田间地头也修建了“产业路”。

农村道路的建设,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

说起交通条件的好转,龚兰明感触颇深:“以前我收玉米只能靠人力背,现在我可以推着三轮车收玉米,方便了很多,人也轻松多了,而且现在到场镇也方便。”

农村道路的建设,节约了村民的劳动力

龚兰明表示,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种出来的农作物再也不担心运不出去。现在自家地里除了种有玉米、油茶外,他还准备种植胭脂萝卜等。

龚兰明的故事是实胜村农村公路建设“由无向通、由通向畅”,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幸福、就地致富的一个缩影。年至今,实胜村拓宽公路11.4公里、硬化总数18.2公里,社社通硬化路,村里通农客。新建通达路0.5公里连接雪峰村旅游规划区,形成“同乐-雪峰-实胜”旅游环形路,新建通畅路1.3公里连接青羊镇群英村,改善村民出行交通条件。该村坚持“建设、养护同样重,同等抓”理念,对存在路基缺口、下沉等安全隐患点进行常态化巡查,确保路域环境“畅、安、绿、美”。

风景秀丽的实胜村因路致富建好特色产业路

沿着公路行驶到实胜村,亩油茶、亩白茶、亩晚熟李子、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接连映入眼帘,依托纵横交错的“产业路”,当地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道“越走越宽”。

实胜村社道路维护,更加方便群众出行

道路通,百业兴。近年来,实胜村在油茶园、晚熟李园、中药材基地、绿色水稻基地和白茶基地新建产业便道8.2公里,改善全村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辖区内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出行便捷。农村道路转型升级,极大程度带动了实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9月初我们的绿色水稻就可以收割了,大家要齐心协力,做好田间管理等工作,一起完成收割任务。”8月19日上午,在水稻田边,重庆市涪陵区石子溪中药材种植股份合作社法人代表彭一琴对务工人员说道。

“去年,合作社在实胜村试种了30余亩绿色水稻取得了成功。今年,实胜村种植了亩绿色水稻,每亩产量为公斤左右,总产量4万公斤左右。每公斤大米可以卖到20元。”彭一琴说,“到时候水稻用机器收割,就在公路边装运,方便又快捷,节约了劳动力和成本。”

纵横交错的“四好农村路”延伸至实胜村各个角落,把乡村振兴的产业串联在一起,形成了联动乡村发展的动脉血管,也打通了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的畅途,为沿线的群众铺就了一条条小康路、幸福路。

实胜村种植的稻谷

实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小红说,下一步,实胜村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对白茶、李子产业提档升级,借鉴水稻种植模式,走好“科创+”“绿色+”产业发展路子,继续深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向着乡村振兴新生活奋进。

杨代琼记者|严文霜黄维娇汪媛颖陈怡(实习)

总监制:涂猛进|监 制:田涛

责 编:潘力妮|编 辑:卢维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

王志杰主持召开全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视频调度会

四川籍在渝创业者,快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可贷20万元!

平北“小井冈”的峥嵘岁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y/960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