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五:如何提高耳穴

【小耳朵有大智慧】系列之五:如何提高耳穴

点击“静澄医香自然疗法”【小耳朵有大智慧】系列之五:如何提高耳穴

耳穴診治是新世紀中西醫結合的自然醫學,已具有獨立的理論體系,是以病理形態學、臨床症狀學、電生理學、生物全息論來反應人體健康狀況的一門科學,在國際上已將其稱為耳醫學。

耳穴治療痛症如果治療效果不滿意,要找出原因,根據多年臨床經驗體會,多是由於以下原因:

1.穴位位置不十分準確,遺漏掉強陽性反應點。

2.疼痛面積大,刺激量不夠,貼壓方向不對。

3.痛點轉移,主要的疾病部位已經治療,痛點消失,但周圍的痛點仍然存在。

如何處理:

1.在貼壓點的周圍,再用探測儀找出漏掉的疼痛反應點、低電阻點。不能只在原痛點的耳前探測,也要在耳背進行尋找。

2.以最大的刺激量貼壓,並施以指功發熱、通經活絡、氣至病所的手法。

如果經過此方法的處理後,病人仍覺得痛,不十分滿意,則做如下處理:將所有的耳前及耳背貼壓物取下;重新探測敏感點及最強的低電阻點,並注意有無形態的變化,如水腫、壓痕;予以重新貼壓,施以適宜的手法。

在做手法時,雙手的拇指及食指一邊按壓,一邊細微移動王不留行子的位置與施壓方向,並同時注意病人的表情變化。

耳穴治療時的反應:

移動方向至耳穴最強陽性反應的部位上,病人會有敏感表情反應:眨眼、皺眉甚至躲閃拒按。這種反應是在耳穴治療中最常出現的反應.此時的感覺,說明已經刺激到位,病人經絡淤阻的部位已經疏通了,病人疼痛感覺消失,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反應。

耳穴治療運動系統及內臟器官病變引起的疼痛,只要在相應部位上,準確找出反應點,貼壓方向正確,運用一定手法,就會取得預期效果。

二、耳穴放血與止痛療效的關係

耳穴放血是用一次性針頭刺破耳廓皮膚血管使之出血的一種方法。耳穴放血具有:止痛、消炎、鎮靜、退燒、降壓、抗過敏、清腦明目的功效。

耳穴放血療法最突出的治療作用是止痛。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針刺放血可以疏通經絡中壅滯的氣血,改變氣滯血瘀的病理變化“通則不痛”。經絡氣血通暢了,疼痛則可以消除,針刺放血後,疼痛可立即減輕或消失。

放血適用於:神經性頭痛、關節疼痛、坐骨神經痛、結石絞痛、脈管炎劇痛、闌尾炎、腹痛、多發性肌纖維炎等病症。

血瘀不散所致的各種痛症,如運動系統的骨骼、肌肉、肌腱外傷、扭傷、挫傷、血腫、慢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痛等也有明顯效果。

耳穴放血時,先用酒精擦拭耳廓,利用酒精濕潤度對全耳進行按摩。

治療頸椎病、肩背多發肌纖維炎、肩關節周圍炎等,可在對耳輪起始部與對耳屏相連的部位和耳垂相交部位,進行局部上、下按摩,輪4放血,刺激耳大神經,可松解頸肩及後頭病症。

治療全身病變、退熱消炎及腰痛、下肢痛、四肢末端麻木、疼痛、皮膚病等,可在對耳輪上部、對耳輪上腳、耳舟上部及相對應的耳背下肢後溝、腰三角,以拇指食指上、下按摩,此法按摩時多由對耳輪下緣經腰骶椎、腰三角,向耳尖推壓,使血液上湧至耳尖,以便放血、解瘀、疏經活絡,達到止痛目的。在放血前,對放血部進行五字手法“搖、揉、推、拉、拽”

耳穴放血量的多少,需依病情所決定。實症、熱證、痛症、炎症需多放,20—30滴以上。通常為3—5滴,放血時間3—7天一次,多在每次治療前,先進行放血。

耳尖穴是最常用的放血部位,但我們也常採用與機體疾病對應的耳穴和與病變部位鄰近的耳輪部位放血。有時選取一個穴位,有時選取二個以上,以病變範圍而定。

輪1放血:治療四肢末端疾患,如趾關節炎、腕管綜合征、手指麻木針刺感、皮膚病及四肢末梢迴圈障礙,如雷諾氏病。

輪2放血: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網球肘。

輪3放血:治療頸椎病、肩背病、肩關節周圍炎。

輪4放血:治療口腔疾患,

如牙痛、牙周病、顳頜關節炎及功能紊亂,也可治療頸椎病、肩周炎、後頭痛。

輪5放血:治療中耳炎、耳痛、耳鳴、聽力下降。

輪6放血:治療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眼病。

輪4和耳尖放血:治療全身疼痛,多發性肌纖維炎。

歡迎添加我的個人_hk

歡迎添加我的g-hk

香港康元耳穴養生堂

預約電話:

長按二維碼,識別加關注!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y/8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