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年07月18日版次:B02
受访专家: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杨岫岩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映平
风湿性多肌痛,你了解多少?
人到老年,有什么疾病的疼痛能让他们“痛不欲生”?有人说是癌症的疼痛,有人说是骨折痛入骨髓,还有一种常见的剧烈疼痛是由风湿性多肌痛引起的。
发病年龄:平均七十岁
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杨岫岩介绍,风湿性多肌痛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一种风湿免疫病。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老年人身上,少数人50多岁起病,年龄愈大患病率愈高,平均患病年龄为70岁,女性占多数,男女比例为1∶2。
症状特点:痛、僵、无力
开始发病时,感觉浑身疼痛,但往往又难以指出具体某个关节痛,也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痛,医院检查,又查不出是什么病。起病时主要是颈项部、肩背至上臂部、骨盆周围至大腿部的酸痛和无力,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发展到四肢近端、颈、胸、臀等部位疼痛,有时远端肌群以及关节亦可受累,这种病痛常常让病人疼痛难忍,而且夜间更痛,严重影响睡眠,导致病人精神和体力很快就有被摧毁的感觉。许多病人在病情控制缓解后告诉医生:真是痛苦得不想活了。
风湿性多肌痛在痛的同时,还有晨僵。具体表现为,晚间上床时尚可,早上醒来就全身酸痛僵硬难忍,时间轻则半小时,重则数小时,甚至整天都不缓解,半夜疼痛加重,或早上醒来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痛难忍,久坐休息之后再起步活动时也会明显。
与此同时还伴随有肌肉无力。肌无力以骨盆带肌和大腿开始,逐渐发展到全身肌无力。严重者日常活动受限,梳头、刮面、穿衣、下蹲、上下楼梯都有困难,甚至床上翻身和坐起都出现困难,并且可能出现肌肉萎缩而进一步加重肌肉无力现象。部分病人可以呈波动性的缓解与复发交替。很多病人在痛苦中煎熬,直到逐渐的体能衰退,不能走路和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卧床不起。
风湿性多肌痛诊断并不难
杨岫岩介绍,医院时,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及做有关检查,排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抗核抗体相关结缔组织病、肿瘤、慢性感染(尤其结核)、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如果化验检查只有反映身体炎症反应的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而其他的检查几乎都是正常,这时候就要注意可能是风湿性多肌痛。
风湿性多肌痛一旦明确诊断,治疗却很简单。用上恰当的药物,当天晚上就可以见效,并安稳地睡个好觉。常常让病人有“死里逃生,又活过来了”的感受。
杨岫岩提醒,风湿性多肌痛最容易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质疏松症。但风湿性多肌痛患者照X线,查类风湿因子等,都不会发现异常。
总之,一个全身酸痛的老年患者,如果各种检查都是正常,只有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就要高度警惕风湿性多肌痛,建议看风湿免疫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