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士健康讲座风湿丸的传统功效与现代

虽然五年内匈牙利人对保持健康的意识明显提高,但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变。最近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与欧洲其他国家人相比,匈牙利人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高发疾病,这些疾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机密相连的。如:肌肉骨骼类疾病,特别是肩背部和脊柱病占21%,关节损伤类占17%。而行动受限类疾病却占18-20%。大部分65岁以上的老人都存在着行动不便的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自理,风湿病和类风湿病也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高发疾病。这些都与他们的饮食及起居生活衣着习惯,长期外感寒凉,痰湿内生有关,中医称为“痹症”。匈牙利当地对风湿类疾病多半采用激素类疗法,但激素疗法造成的后遗症如:水钠潴留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等),骨质疏松及其它医源性综合征,又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病之一,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消耗性、反复发作性、以关节症状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称之为白虎历节、顽痹。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并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风湿病按西医的观点其患病原因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很多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中医认为发病原因和发病过程的道理大体有四种:

1

按中医阴阳五行的观点讲,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发生风湿病主要是肝脾肾发生内伤,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体为骨是作强之官;肝为筋之本,藏血生筋,统司筋骨关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来源,主四肢肌肉。人体的阴阳之气必须保持平衡,如果阴阳不平衡,出现偏盛偏衰,受到邪气侵入,所以发生风湿病的热与寒的症状表现。

2

外感六淫之邪:六淫之邪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之气太过的六气侵入人身体引起发病的气就称为邪气,风湿病是受到风、寒、湿邪气侵入人身而发生的。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生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和关节,不通则痛,故而引起关节肿胀疼痛。

3

痰浊瘀血内生:痰浊与瘀血即是人体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产物,也可以作为病因作用于人体,风湿病大多有慢性进行过程,疾病已久,则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而重,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就产生痰浊与瘀血,这些就是风湿病情缠绵而难治的根本原因。

此病有病程缠绵难愈、其痛彻骨、致残率高的特点,发病10年后只有50%的患者能够继续工作,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迄今现代医学对该病尚无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但采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从抗炎消肿、镇痛、调节机体免疫方面入手多可收到病情缓解甚至治愈的效果。

凡事得有原则——法规或标准。中医风湿病临证时主要遵循的五项原则:即治未病、扶正祛邪、以通为用、依部施治、杂合以治等。五项原则相互为用,扶正、祛邪、化瘀贯穿始终。

一、治未病

治疗及预防、摄生、保健、调理、康复等。包括四个环节。

⑴未病先防,平素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饮食调养、情志调摄、顺应四时、躲避邪气,注意保暖。以内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外邪侵袭。

⑵既病防深,已病者早诊断早治疗,既治标又治本,尽快控制病情进展。

⑶慢病防残,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控制病情防止身残、志残。

二、扶正祛邪

正邪博弈是风湿病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扶正祛邪是风湿病基本治疗大法。

(1)扶正,对正虚为主的风湿病,运用补益正气的药物或方法,达到正气存内、邪无留处之目的。方法如:补益气血、脾胃,益气舒筋、养阴,温补脾肾,滋肾养肝等。

(2)祛邪(外邪、痰瘀),对风湿病邪盛、正虚尚不明显者,运用攻逐邪气的药物或疗法以达邪去正安的目的。治法有:祛风化湿、散寒。散寒除湿、除湿蠲痹、祛湿清热、清热通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除湿、虫类搜剔等。

(3)攻补兼施,适应于疑难风湿病/虚实夹杂证。根据邪正盛衰、消长情况分清主次,采用或先补后攻或先攻后补,或以扶正为主兼祛邪,或以怯邪为主兼扶正,或攻补并蘑等治法。需把握“祛邪勿伤正气、扶正勿碍祛邪”的原则,一般在急性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

三、以通为用

运用相应药物和疗法使邪气散除、经络畅通,营卫复常。根据“不通”的具体病机(如邪实、寒盛、热盛、燥盛、痰瘀)选用不同的通法。正虚、阴虚、热虚,阳虚则有不同的通络。根据邪痹阻部位深浅、秉承久暂,正邪的盛衰情况区别对待。运用通法时应注意佐以理气、活血药。

四、依部施治(以部位选药)

(1)循经选药,如“臂痛者有六道经络,各加引经药乃验。”

(2)循肢体部位选药,痹着项背者用葛根、桂枝、羌活;痹着上肢者用桂枝、姜黄、威灵仙等。

(3)循病位深浅选药。以病在五体何部、是否内含脏腑及病之深浅等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药物和方法。

五、杂合以治(综合治疗)

风湿病涉及范围较广,致病因素多样,病变部位深浅不一,病理属性复杂。针对疾病多因素,多层次,多属性等特点,综合来自各方面的治疗方法,把握疾病的病机变化,把各种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全面施治。临证时应根据具体疾病及“虚、邪、瘀的不同内容和程度,采用标本结合、动静结合、内外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医疗与自疗结合、治现病与治未病结合等方法,为每个患者制定一套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这一原则可渗透到风湿病的预防、调护、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中。

“虚、邪、瘀”辨证治疗风湿病

由于虚、邪、瘀三者共同为患,所以临证不可绝对化。一般说,邪实证者,多见初期,患者体质尚好,虚的征象不突出。正虚候者,一般病程较长,或患者素体虚弱多病,临床以虚的征象为主。痰瘀候,多见于中晚期。

1

(一)正虚候

1、虚热型

关节肿胀、僵硬、疼痛,局部热感,活动不利,发热(自觉发热、五心烦热、头面烘热、骨蒸潮热)。手足心汗出,颧红,乏力,或盗汗,口鼻干燥,咽干咽痛,口干苦,失眠多梦,纳呆;舌质红或尖红,无苔或薄黄苔,脉细数。治宜清热,通络,方用滋水清肝饮加风湿丸。

2、肝肾亏虚

关节肿胀、僵硬、疼痛,甚则变形,功能受限,偏阴虚者伴头晕、耳鸣,盗汗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夜间尤甚,形体消瘦,腰酸困不适,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舌质红或淡红,无苔、少苔或薄黄苔,脉细数;偏阳虚者伴形寒肢冷,喜暖喜按,食少便溏或五更泄。面色晄白,下肢肿胀,男子阳萎,女子月经不调或闭经,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偏阴虚者治宜滋阴补肾,养血和血,壮筋骨、利关节,方用六味地黄合四物汤加加风湿丸;偏阳虚者治以补养肝肾、强筋骨,畅气血、舒利关节,方用右归丸加加风湿丸。

3、气血(阴)亏虚

关节疼痛,僵硬,变形,肌肉萎缩,筋脉拘急,怕风怕冷,手足发麻,乏力,面色萎黄,唇甲苍白;或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心慌,少气懒言,自汗乏力,心悸,活动后加重,纳呆,多梦或失眠,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或经闭,或低热,头晕目眩,耳呜咽干,心烦,盗汗,口鼻眼干燥,口干不欲饮,纳呆,夜寐差。舌质淡苔白或质淡红苔薄,脉细弱;或舌胖质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沉细,或细数无力。治宜益肝肾,补气血,方用八珍汤或生脉饮加加风湿丸。

4、气血明阳俱亏

疾病晚期或长期服用激素后,关节肿痛,僵硬,畸形甚至强直,肌肉萎缩,骨枯、筋萎、不能屈伸,皮肤不仁或无泽色暗。形体赢瘦桔槁,少气懒言,形寒肢冷,精神萎靡,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稍动则发热汗出,纳呆,眠差,服温热药则阴虚症状明显,服苦寒药则阳虚症状明显。舌淡少泽或有齿痕,无苔或光剥,脉微细而数。治宜补气血,调阴阳.方用十全大补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加风湿丸。

2

(二)邪实候

1、热毒痹

关节红肿热痛,不可触摸,动则疼甚,屈伸不利,肌肤出现皮疹或红斑。高热,或有寒战,面赤咽痛且全身症状随发热、咽痛的症状加重或减轻。口渴心烦,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或绛,苔黄厚,脉弦数或滑数。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通痹,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加风湿丸。

2、湿热痹

关节肿痛、重着,局部灼热或有热感,活动不利,肿胀明显。烦闷不安,汗出,或伴低热或身热不扬,咽痛,口干苦黏腻,口渴不欲饮,小便黄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方用宣痹汤加加风湿丸。

3、寒湿痹

关节疼痛剧烈、肿胀,重着,局部发凉,遇寒加重,得热则减.阴雨天及夜间加重。身困乏力、重着,纳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缓或沉。治宜温阳祛寒止痛、除湿通痹,及用乌头汤合薏苡仁汤加加风湿丸。

3

(三)痰淤候

1、瘀血痹

四肢多关节肿胀、皮色暗淡,僵痛,尤以夜间为甚,呈针刺样疼痛,疼处不移,肌肤紫黯,面色黧黑。妇女经闭或者反复出血不止,或见于手术后,或叫显外伤后。舌质紫略,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弦。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加风湿丸。

2、痰淤痹

关节肿痛变形,痛处不移,多为刺痛,屈伸不利,或僵硬,局部色暗,肢体麻木,皮下结节,或面色黧黑,肌肤按之稍硬,或有痰核或瘀斑,或胸闷痰多,口唇紫暗。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腻或薄白,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祛痰除胀,方用身痛逐瘀汤俞指迷茯苓丸加加风湿丸。

中医证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虽然肝肾亏虚多出现在中后期,但在急性发作时又可以热毒或寒湿为突出表现,即虚实相夹,因此,不仅证型不是一成不变,而日,一个证型在不同时期可以夹有其他兼证,因此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应根据具体情观而辨证用药。

预防风湿性关节炎的注意事项:

1、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因为溶血性链球菌是导致扁桃体感染和类风湿的“原凶”。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原因之一。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冬季寒风刺骨,尤其注意下肢保暖是最重要的。

3、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散步等。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4、避免过食生冷,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要适度。

5、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风湿丸在临床应用中十分广泛,只要辨证准确,就能药到病除。中医药只有在继承古方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才能挖掘古人智慧,为现代人健康服务。风湿丸是一个由多种药味组成的丸剂,经过科学组方精制而成。风湿丸与中国市场上的中成药不同的是每一味中草药原料都预先严格根据欧盟法律控制安全性,尤其是重金属限度检查,铝、汞、砷、镉和农药残留等,并对投料前的中药原料控制有效成分含量。中国市场上流通的中药产品通常是不控制这些指标的,这就是许多患者反映,为什么在中欧和匈牙利市场上买到的中成药比国内市场上同名产品疗效更好的原因。

风湿丸

FENGSHIWAN

祛风除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

风湿丸通过活血通络,散结消肿,祛风胜湿,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等功效。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颈椎病、脊椎病、骨质疏松症、腰椎增生、关节弯曲不利、关节肿胀压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小腿寒冷酸痛、手足麻木、坐骨神经痛、腰部酸痛、手足痛、全身窜痛症、风湿性多肌痛,以及多发性肌炎、儿童皮肌炎、风湿热、风湿性血管炎、斯蒂尔病、发作性四肢肌肉僵直、硬皮病、痛风、白塞病、结节性红斑、混合型结缔组织病、大动脉炎、过敏性紫癜,雷诺综合症。欧洲中医药学会监制。

一日2-3次,一次8-10丸,早饭前,晚中饭后,温开水送服。

本品由欧盟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在严格的质量监督下生产。

-------------------广告-----------------------

----------------------------------------------

觉得不错,







































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
白癜风完全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y/14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