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颈肩臂综合征
银川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6566.html

水针刀微针治愈肩周炎+颈椎病病例

患者:徐先生,73岁17年前患有严重颈椎病伴有肩周炎,经吴汉卿教授应用水针刀筋骨针法治疗后,颈肩部疼痛症状消失,恢复自如,十余年未复发,患者十分感动,称赞吴汉卿教授医术高超,这次患腰椎间盘突出再次求治。

健康咨询;;;;

吴汉卿教授讲:水针刀微针疗法,像扎针灸针一样感受进入病变点,应用微针松解筋结、分离粘连,注入医用三氧与活血化瘀的中药针剂,消除局部炎症,溶解椎间盘突出物,达到快速治愈腰腿痛疾病。这种针法比目前西医微创技术更有效、安全,不开刀,随治随走,不仅减小了痛苦,而且减少了经济负担,适用于中老年的颈肩腰痛患者的治疗。

该针法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与“一带一路”国际科研专项,在国内外推广了七十多个国家地区,深受国内外专家及患者的好评。

颈肩臂综合征是50岁以上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是颈椎综合征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本类型的临床诊断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相吻合,其发病率仅次于颈型。按病理学划分,该型多见于颈椎骨源性结构增生退变,椎周软组织硬化,或项韧带钙化为主。本病多见于教师、理发员、打字员、厨师等。该病分为急性疼痛期和慢性麻木期两种类型。

颈肩部肌群解剖(该图片选自中医微创彩色入路图谱)

1.椎间孔是由相邻椎间切迹构成的骨性管道,更为确切的名称应叫“椎间管”,其前内壁为钩突的后面、椎间盘和椎体的下部,后外壁有椎间关节的内侧部和关节突的一部分(图下2-1)。

2.椎间孔矢状切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孔的纵径为椎体长度的3/5,孔的矢状径为纵径的2/3,颈椎间孔底部有颈神经根通过,其余为血管、淋巴管的脂肪组织所占据。

3.因颈椎的椎弓根较短,致椎间孔的前后径较小,加之颈神经根较短,离开脊髓时近乎直角,根鞘又固定于椎间孔的骨膜上,活动度有限,因而颈神经根较容易受周围病变的牵拉与压迫。

4.各椎体后侧面的生理曲线虽无阶梯样变形,但在颈椎过度屈曲时上一椎体可较下一椎体向前突出1~2mm;反之,过伸位则朝相反的方向移位,致椎间孔一定程度缩小。这也是颈神经根易受挤压的原因之一。

5.颈脊髓呈椭圆柱形,其上端在枕骨大孔上缘和寰椎上缘水平,分出C1神经根处与延髓相接。颈髓和颈椎之间的平面关系相差不大,上颈段大体一致,下颈段脊髓则仅比同节的颈椎高出一个椎体。

1.因患椎钩椎关节处的骨质赘生物伸入椎间孔内,压迫或刺激颈脊神经根,使支配区域血运障碍、肌张力下降,严重者持物有失落感。尤以下部颈椎C4-7最多见。

2.因颈肩部急慢性损伤或积累性损伤,使软组织损伤形成无菌性炎症、结疤粘连,刺激压迫颈肩部神经所致。

1.患者多有颈肩部不适的慢性病史,其主要表现为下颈部疼痛为主,突出表现为颈部脊神经根性痛。

2.其性质呈钻痛或刀割样痛,也可以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

3.颈部过屈、过伸时均可诱发或加剧疼痛。

4.部分患者常诉说伴有一侧(患侧)上肢沉重无力、部分手指麻木或蚁走感。

5.“欧式投降姿”:在急性期出现神经松弛,双手抱头症状减轻。

6.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击顶试验阳性。

7.椎间孔扩张试验阳性。

诊断依据:

1.当颈4神经受累时,患者颈椎中段沉痛,并伴有锁骨上区疼痛。

2.当颈5神经受累时,患者颈椎中下段沉痛,伴肩部三角肌区,上臂肱二头肌外侧附近出现疼痛、麻木。

3.当颈6神经受压时,出现桡侧腕屈肌、腕伸肌受累疼痛,同时向大拇指、食指部位放射。

4.当颈7神经受压时,出现中指麻木。

5.当颈8神经受累时,可放射至无名指、小指出现疼痛麻木。

6.当胸1神经受累时,可出现前臂尺侧腕屈肌及腕伸肌疼痛。

7.当胸2神经受累时,可引起上臂内侧及冈下肌区疼痛。

查体时可见患者颈部强直、活动受限,严重者头部处于强迫体位;于相应的颈椎横突尖部(胸锁乳突肌后缘)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深压时出现向肩、臂、前臂放射痛;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肌力减弱、腱反射异常。

病程呈间歇性发展,病程长者可出现项背侧肌肉萎缩或同侧斜角肌痉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压缩试验均为阳性。

X线检查在辅助诊断上有一定的意义。平片可显示生理弯曲减小或消失,椎间隙变窄,钩状突起(钩椎关节)处骨刺形成。

一、筋骨三针疗法

1.针具微型筋骨针或水针刀。

2.针法筋膜扇形松解法。

3.体位坐位或俯卧位。

4.三针定位法如:(图下2-2、图下2-3)。

5.操作规程

颈肩臂综合征微创治疗图

按“一明二严三选择”的规程,结合X线片或CT所示,令患者坐俯位:

患侧肩部的筋膜病变区寻找筋结点。常规消毒后,快速无痛进针,按筋膜扇形松解法松解。

对于病程长,粘连范围广者,可应用水针刀注入松解液,同时可注入中度三氧10~20ml,按揉3分钟,出针贴创可贴,每隔3~5天一次,3~5次为一疗程。

二、动静整脊手法

让患者取坐位,医者拿肩井和点揉肩中俞相互交替操作。头部上提,牵引颈部,在保持上提的位置上,使头颈部做左右旋转和侧屈活动各3次。拿、点、平推和搓揉颈部两侧项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及颈、肩背三角区域,有时头部需在尽量侧屈位进行。将患者头部从左到右各摇转5次,而后,左手平放在患者大椎穴上,右手握拳平按左侧手背,连按5次。每次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1.筋骨针进针时,与血管神经平行,防止损伤血管神经。

2.严格掌握筋骨针和水针刀的深度,防止刺伤内脏。

金某,男,46岁,河南镇平县职工,患者于3年前颈部不适,左肩部疼痛麻木,每遇雨天或劳累后加重,X线片示:C5-7增生,椎间隙狭窄。多处治疗,疗效不佳,于年9月前来我院求治。查体:患者下颈部C5-7左横突结节旁及左肩部可触及数个阳性结节,按压时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及前臂,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诊断为:颈肩臂综合征。经筋骨针松解术治疗3次后症状减轻,巩固1次后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余名名医共聚医圣故里——南阳

大家快乐中学习,领悟吴汉卿教授的针法精髓,传承中医微创针法!

临床带教

任何脱离临床的技术,都是纸上谈兵!

吴汉卿教授为大家演示水针刀的操作

吴军瑞院长做临床实操带教,手把手教学

田宽红主任讲解筋骨针治疗下肢足部疾病,并做治疗分解

张洪波主任应用水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筋骨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带教

项目简介

中医筋骨针法与水针刀技术,是吴汉卿教授在传统九针基础上,所创新发明的中医微创针法。该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编号:GJZX)、国家中医医疗技术“中医微创八大针法之一”、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年度项目、国家基层医生中医临床技能提升项目、国家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西藏全区中医特色技术培训项目;同时被纳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创新教材,在高等院校普及推广。

主治:慢性疼痛病,筋骨伤病,风湿痹症,脊柱相关病及临床疑难病:如颈源性头痛、眩晕、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神经痛,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内科疑难症,顽固失眠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男女生殖病等疗效确切。

水针刀技术的创新优势

1、定位精确、容易掌握

2、规避风险、安全可靠

3、见效迅速、疗效确切

4、针法创新、融汇中西

5、损伤小无痛苦

6、适应症广泛

筋骨针法的创新优势

1、微创伤

2、痛苦小

3、三针定位

4、松解筋结

5、针法灵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x/202104/9587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