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后台留言中,痛经的出现频率最高,现在女性妇科问题居多,本着实用、有效的理念,今天与大家分享下调理痛经的干货知识。
一、三穴止痛经,绿色更奏效!
痛经之时,往往止痛才是最迫切,最需要的,痛经严重的灸友往往需要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痛苦,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
而艾灸可以有效的缓解痛经,却无任何副作用,绿色健康的同时又奏效!痛经时只需重灸以下三个穴位,即可缓解腹痛,时间每次可在30分钟上下,痛经严重且不止,可一天数次。
1、内关穴
内关位于腕上三指,是心包经上的穴位,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艾灸或点按内关穴能缓解盆腔肌肉痉挛,起到理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曾有痛经十几年的女性,每次来例假时疼痛难止,必须服用芬必得才能缓解一些疼痛。
可在通过艾灸内关和其它两穴,不必再遭受痛经的折磨,例假来时安然无恙。若是不方便艾灸,也可点按刺激,3-5分钟,酸胀为宜。
2、合谷穴
因为合谷穴在手上,取穴方便,平时自己就可以左右手互相按揉,让体质增强。如果能够坚持艾灸该穴,效果更佳。
当女性痛经时,尤其是疼痛难忍时,艾灸和或点按合谷往往能取到迅速缓解痉挛,消除疼痛的神奇功效。艾灸的话一般每次灸30分钟,点按的话3-5分钟。
在中医《四总穴歌》里,有“面口合谷收”,故而你想用艾灸来美容的话,平时可以常艾灸或者按摩合谷,它能让你的脸色变得更加红嫩。
3、太冲穴
女性疾病大多从肝论治,疏肝理气、养血柔肝是常用之法。痛经,月经不调,月经的颜色深红,而且莫名发热,经前几天特别烦躁不安,想发脾气,多是因为肝郁、肝热引起的。
太冲穴是肝的发源处,肝的原动力来源于此,可谓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故而刺激太冲穴能很好的疏肝解郁,以达到行气止痛的效果。
再次提醒,经期痛经时以上三个穴位每次艾灸30分钟,痛不止可一日多次,没有艾条也可点按,每次3-5分钟,感觉酸胀为宜。
二、痛经的日常调理
请先看视频——
关于艾灸时间,我认为视频中讲的艾灸时间是稍显不足的,需知艾灸效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灸量上,而灸量又主要体现时间和温度上,这么说吧,10分钟的艾灸,无异于过家家!《扁鹊心书》记载的一些病例有说,灸关元壮,能从白天就到半夜三更去,是连续一次灸壮!
但另一方面,灸量也是要循序渐进的来增加,而不是一口吃成大胖子,像有些灸友一上来就灸一个多小时的,也是不可取的。需知“气有余便是火”,灸量过头了容易上火。一般我是这样给灸友提建议的——肢体每穴15-20分钟,躯干每穴30-50分钟,温度以温热为宜。
1、痛经源于宫寒!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饱受痛经折磨的时候,那种疼,痛到骨子里。有使人痛到蜷缩起来的刺痛,还有遍及腹部和后背的持续疼痛。而疼到深处,近乎虚脱了,只觉得四肢无力、站立不是,有些人还会眩晕、恶心、腹泻或呕吐。
当然了,以上都是朋友反馈的,作为男性的我确实很难理解那种痛苦。但作为男性我却知道,多数的痛经是胞宫气滞血瘀、冲任二脉不调导致的,而胞宫的气血不畅,却是源于宫寒!胞宫气血郁滞,气血运行欠畅通,是因为寒邪伤及下焦,客居于胞中,血液被寒寒邪凝住,流动不畅,所以才会疼痛。
有一点大家需要记住:血於反应在身体上就是疼痛,寒则血凝,温则血行,血瘀大多就是因为着了寒气。宫寒型痛经症状:经前或经期少、经血瘀滞,色暗有块;下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排出不畅;块下瘀滞稍通,疼痛暂减;瘀滞随经血而外泄,经后疼痛自消。但若气血郁滞之因未除,则下次经期腹痛复发。
2、痛经止于艾灸!
痛经时吃止痛药只是饮鸩止渴,红糖水作用也仅是聊胜于无,虽然上面我们也介绍了——痛经时通过重灸内关、合谷、太冲的方法来缓解痛苦,但那也只是缓兵之计,相当于解渴,而我们还需要的是一口井,是真正能有效调理痛经、从根本上治好痛经的方法!
艾灸是化解宫寒、调和冲任二脉的最佳方法——依靠艾灸的超强渗透性的短波辐射及艾烟里的微量精油物质,可缓解寒邪、通经活络,这也是为什么艾灸是缓解痛经首要选择的原因。
如视频中的神阙到中极,走穴道艾灸,通郁闭之气,摩其臃肿以散淤积之肿,揉其硬结,便于气血流畅。这样可使经络通畅,功能恢复,对与缓解痛经、滋养卵巢有极大好处。
宫寒型痛经,日常调理:
①命门
②八髎
③神阙
④关元
⑤中极
⑥地机
⑦三阴交
⑧太冲
艾灸方法:可以多买几个木质艾灸盒同时灸,每次艾灸3-5个穴位,循环使用。肢体每穴15-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循序渐进延长时间。
艾灸不可天天进行,一周内需休息1-3天,根据各自的感觉来定,感觉不易上火、感觉不烫、感觉舒适,都可适当提高艾灸频率。
3、重点介绍下中极穴!
中极穴在下腹部,如果我们拿一副人体解剖图,从外形来看的话,这个地方才是真正的“人中”,人体从头到脚的中点就在这个地方。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脐下三寸之地,位置非常险要,不能随便乱碰。其实原因就在于,这里是人体元气藏聚的地方,女子胞宫、男子精室都在这里,地位之险要,无与伦比。
中极在人体当中处于腹地的位置,而腹地我们都知道是核心地带,它向四周辐射的能力也是最强的,有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味道。确实,中极穴不仅能够治疗周边相关的疾病,对于子嗣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关联,算得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等闲视之!
故而,中极穴对于调理内在不通的疾病效果非常好,除了调理痛经,对月经不畅也有很有效果。并且除了艾灸,我们还可用按摩的方法来刺激它——按摩的时候,用拇指顶在中极穴处,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50次。女性往往体质寒凉,也可以将手掌心搓热之后,用掌心在此处按揉,可以起到保温刺激的效果。
4、腺肌症:别与普通痛经混为一谈!
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前文所说的宫寒诱因只是常见情况,对于那些病程长、顽固、反复发作的痛经,我们就可考虑是否有腺肌症了。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症是由气滞、寒凝、热灼、气虚、肾虚导致瘀血阻滞冲任、胞宫,经行不畅则痛经。瘀血阻滞冲任、胞宫为主要病机。
子宫腺肌症最大的特征就是痛经。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痛经初期服用止痛药物可以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痛经需要服用的止痛药物剂量明显增加,使患者无法耐受。
在我们的灸疗实践中,见证了艾灸对控制、改善、甚至治愈腺肌症的效果,以及对缓解由其引发的痛经的效果——虽然不是所有的腺肌症患者通过艾灸都能祛根,但只要坚持下来的,大部分都可做到减少痛苦,消除痛经,摆脱止痛药物的依赖,控制改善病情。
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艾灸呢?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要咨询,或者想了解艾灸培训,请下面给我们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给您回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