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具有驱动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中取得显著疗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靶向治疗。
EGFR是HER/ErbB家族重要成员,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类组织的细胞膜上,其结构分为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内区。
当EGFR受体受到相应配体的作用后,可诱导受体形成同型或者异型二聚体,引起胞外结构发生构象变化,进而激活胞内区酪氨酸激酶,使其残基磷酸化,进一步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MARK通路及PI3K通路等,最终导致肿瘤发生一系列生物学行为,如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侵袭及转移等。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inhibitor,TKI)是一种小分子EGFR抑制剂,它们通过内源性配体竞争性结合EGFR,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化,进而阻断EGFR信号通路,最终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EGFR激酶区活化突变是EGFR-TKI的最重要的疗效预测因子,EGFR突变主要发生在18~21号外显子,其中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和21号外显子的LR点突变是最常见的EGFR突变亚型,占所有突变类型的90%,称为EGFR基因的敏感突变。
第一代EGFR-TKIs:EGFR突变患者治疗基石
IPASS研究是一项比较吉非替尼和含铂双药方案在肺腺癌中疗效的Ⅲ期临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此研究首次证明EGFR突变状态是肺癌患者对吉非替尼疗效的强预测因子,奠定了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基石。
随后,多项大型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如First-SIGNAL、WJT0G、NEJ、OPTIMAL、ENSURE和EURTAC相继证实,存在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接受EGFR-TKIs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化疗,一线治疗的中位PFS可达9~13个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为60%~85%,且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要显著优于化疗(表1)。
因此,一代EGFR-TKI已成为伴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
表1一代EGFR-TKI治疗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经典临床研究
目前,国内的一代EGFR-TKI主要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以及埃克替尼。吉非替尼于年中国上市,随即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分别于年、年在中国上市。
总而言之,一代EGFR-TKI冶疗初期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ORR及PFS均显著优于标准化疗。
而关于一代EGFR-TKI的研究均提示,三种靶向药物的疗效相似,但吉非替尼皮疹的发生率较低。
第二代EGFR-TKI:细化EGFR突变亚型
阿法替尼是第二代的靶向治疗药物,是针对ErbB家族的不可逆性阻滞剂,其可以选择且有效地阻滞ErbB家族受体(如EGFR,HER2,HER4)的信号传导以及ErbB的磷酸转移。
与可逆性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不同,二代EGFR-TKI能与ErbB受体网络形成共价结合,不可逆的、完全中断信号传导,从而带来持续且广谱的抗有丝分裂活性。
虽然在一代EGFR-TKI中,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可从中获得约10个月的中位缓解时间,但其获得性耐药问题仍有待解决,其最重要的分子机制是发生在EGFR基因20号外显子发生TM二次突变。
而阿法替尼与ErbB家族受体不可逆结合的特性理论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TM突变导致的获得性耐药。
除了阿法替尼外,达克替尼(Da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比较好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