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肿瘤早期诊断是检验人的神圣使命专访

肿瘤的早诊早治是提高肿瘤生存期的关键,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中华检验医学网的小编采访了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院长王传新教授。

小编:王教授,您在年就提出“医学检验要与‘早’结缘”,在国内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严峻形势下,目前肿瘤早诊早治是提升高肿瘤生存期的关键,您如何看肿瘤检验领域的“早”?

王传新教授: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据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全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6万例,死亡病例.7万例,其中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因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发病死亡人数的总和,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第一死亡原因。

肿瘤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以肺癌为例,目前约75%的患者出现有症状并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尽管近年在化疗、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诸多进步,但晚期(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期仅4.2%。研究表明,如果在肺癌的早期阶段(Ⅰ期)进行手术切除,患者的10年生存率可达92%。肿瘤早期诊断及并早期及早治疗是改善肿瘤预后的根本出路。国外资料同样显示,美国过去30年间肿瘤5年生存率从50%提升到63%,提高的13%全是由于早期发现诊断。

如何从万个无症状人群中挑选出几十个早期肿瘤患者,这是全球医学界、全球科学界在过去30年一直努力的目标,在这过程中有进展、有突破,也有挫折、有争议;但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价值在于不仅能挽救一个患者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也能减轻目前国家在中晚期肿瘤领域的沉重的医疗负担,推动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我们肿瘤检验领域的神圣使命!

小编:全球研究肿瘤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很多,未来的趋势与发展方向如何?

小编:王教授,肿瘤为何难以早期在血液层面中检测到,主要原因是?

王传新教授:这是全球肿瘤学界研究的热点,科技这么发展如此迅速,全球研究这么多年,为什么早期发现肿瘤这么困难?。问题的核心在于肿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疾病,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是多因素、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肿瘤早期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血液的含量水平非常少低,要从浩如烟海的血液成份里中找到这些早期肿瘤标志物,确实非常难,传统的标志物往往在肿瘤负荷增到中晚期后,才能被检测到。另外,在血液里发现的标志物,证明这个标志物就是肿瘤特异产生的,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小编:年英国NHS用七种肺癌自身抗体作为肺癌筛查的技术手段,正在苏格兰地区开展了人的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项目,您对肿瘤免疫抗体技术未来在中国临床应用前景如何看?

小编:中国的肿瘤防治任重而道远,对于肿瘤早期诊断,我们全国检验领域的专家应该如何应对,应该如何与临床一起合作?

王传新教授:检验医学要体现一个“早”字。及早地发现问题,这是检验专家的主攻方向。检验领域要成为临床的一双慧眼,发挥科研团队集体智慧与力量,积极探索,要把早期发现肿瘤作为一生的使命。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将更多的医疗资源投入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希望在肿瘤进展到晚期之前给予患者更有效的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提高肿瘤患者整体生存率。

最后,再次感谢王教授接受中华检验医学网的专访,也希望检验同仁为实现“肿瘤早期诊断”这个宏伟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源自:中华检验医学网;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体可问”(TK1)是国际公认的细胞周期S期依赖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科大学TK1研究团队30年研发、华瑞同康生物技术研制推广的“体可问”(TK1)检测技术是目前唯一通过血清学提示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关键信息的标志物。从肿瘤风险筛查、疗效监控、复发及预后评估,TK1为医生提供了肿瘤细胞活动信息化的佐证,能帮助医生提早发现受检者患癌风险。









































白癜风病因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x/201611/12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