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被我们称之为“CAR-T细胞治疗元年”。
因为在这一年年底,美国FDA批准了2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上市,这代表着CAR-T疗法开始稳步走向推广化,也为广大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在这之后,CAR-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
甚至我们可以乐观的宣称,在未来10-20年里,CAR-T细胞疗法将有望真正的消灭血液肿瘤。
但是CAR-T细胞疗法的副作用,其实一直还在困扰着我们。
当CAR-T细胞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短期内细胞因子大量释放的时候,就会使人产生包括发热、肌痛、低血压、呼吸困难、凝血障碍、终末器官障碍等多种临床症状。
这种副作用被我们称之为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releasesyndrome,CRS)。
因此,CAR-T细胞疗法的治疗效果也受到了限制。
受限于细胞因子风暴,FDA在批准诺华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Kymriah上市的时候也同时批准罗氏的Actemra(托西珠单抗)扩大适应症——
用以治疗2岁以上患者的CAR-T细胞诱导的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
但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在年龄批准的上限也做了确定——只能治疗25岁以下的患者。
这种无奈的限制,让更多的患者因为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而饱受困扰。
全新研究发现,可降低CRS风险
医学界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试图让CAR-T疗法变得更安全,副作用更少。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对CRS提出了一种可能性——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优化给药方式,来追求在保证有效性的情况下的同时降低副作用风险呢?
经过了2年多的研究后,他们成功了。
他们通过对于成年的复发难治的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治疗研究,证明了通过优化给药方式的途径确实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CRS的发生率!
增加给药方式让患者两年存活率高达73%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实验团队将患者分为3组。
其中一组为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的注射剂量为5*个细胞进行输注;
两组为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又被分为单次注射组和多次注射组。
高剂量组的多次注射组起始输注剂量就是低剂量组的剂量,而后逐渐增加,来确保研究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多次注射组在注射期间,还根据患者实际的情况(是否发生CRS来进行剂量调整),分别注射10%、30%和60%的剂量。
通过注射效果对比之后发现:逐渐增加的高剂量组完全可以在保证有效性的情况下降低CRS的发生风险。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低剂量组的患者,两年存活率仅只有22%。
而接受了逐级增加的高剂量组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两年存活率达到了惊人的73%。
在此之前,我们认为很多患者可能由于疾病负担较重,因此都是采用低剂量的给药模式,但是这一新的实验证明:多次的、逐级增加的给药方式或许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长久的生存获益。
这一发现意味着合理的增加剂量是可以有效地增加CAR-T治疗的效果,对于后续的临床试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设计更多的临床实验来继续证明这一发现的可靠性,才能保证未来不会因为盲目的增加剂量而增加了CAR-T副作用的可能性;才能保证不会将患者和CAR-T细胞治疗法都推入一个危险的境地。
-------------------------
END
你关心的也正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