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砭法砭治子宫腺肌症
什么是子宫肌腺症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但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这可能与各种宫腔操作手术增多有一定关系。约15%的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50%合并子宫肌瘤。临床用药很难根治,只有患者绝经后子宫腺肌症方可逐渐自行缓解。

本病属于中医“痛经”、“症瘕”、“不孕”的范畴。

李氏砭法治疗思路

子宫腺肌症中医没有特定病名,但根据其发病原理及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归纳到妇科病中的“带下病”范畴,其发病多与肝有关。

中医内科学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通利水液作用。若受七情所伤,致使肝失疏泄,导致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致使气滞水停、湿邪内生,从而引发下注带脉之间致带下病。

而中医经络学认为,肝脾肾三条阴经从大腿内侧往上循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肝经,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壁增厚、痛经、白带过多等;乳腺病很普遍,也是肝的问题引起。

扩充知识

中医经典《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肝主情志、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则心情开朗,心境平和,情志活动适度。若肝气郁结或亢逆,疏泄失职或太过,则可导致情志活动的异常。情志异常也可影响肝气疏泄,造成肝气郁结或亢逆。

而中医经典《医方考·郁门》也说:“肝木也,有垂枝布叶之象,喜条达而恶抑郁。”

案例分享

患者:女,45岁,年6月2日来静痧堂面诊。

主诉:痛经二十余年,伴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每次来经期,疼痛到床上打滚,靠吃止痛药缓解

西医检查:子宫腺肌症。

四诊:

1、?尖红、两边有瘀点,常伴有口腔溃痒;

2、心率快,血压低,怕冷;

3、小腹部弹性差。

辨证分析: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舌相等分析,患者舌尖红,常伴有口腔溃痒,为脾经湿热,上实下虚,中焦阻滞,火不下行,虚火上升,舌边有瘀点,可辨证为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湿热蕴结,阻滞下焦气机。

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主,一旦肝失疏泄,易致肝气郁结,长期肝气不舒,下焦阻滞寒凝血瘀导致痛经。

刮痧治则:疏肝理气,升阳祛湿。

通过详细问诊,制定如下刮痧方案:

刮痧方案

1、心包经,三焦经,右尺泽(稳定心肺功能,化解肝的血瘀和气郁,引血下行),劳宫(降心火);

2、头,大椎,风府,天柱,风池,督脉,膀胱经(矫正脊柱,提升阳气),腋下柴胡三线,大包,肝脾两肋(疏肝理气,健脾祛湿),八髎,全臀胯(重刮),承扶到委中,居髎,环跳(重点处理妇科部位,调理妇科各种问题);

3、带脉,五枢,维道,小腹部,急脉,冲门,子宫,关元,气海,中极,曲骨,横骨(调理妇科、舒肝行滞);

膝下常规:胆胃脾经,四井排毒,补气六穴。

治疗效果:刮痧4次后已不用服止痛药,疼痛减轻。

李氏砭法八大论调理思路:

1.通论:刮痧的原则是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治、以通为健。患者肝郁气滞、湿热蕴结严重,刮痧可以疏通全身气机,疏肝解郁,祛除下焦湿热,从而祛湿排毒、消肿散结。

2.整体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任何地方出问题,触一发而动全身。患者肝胆湿热,湿阻中下焦,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通过刮痧治疗,不仅可以调理肝胆问题,连五脏六腑全身的问题都能够调理。

3.肝胆论: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主,通过刮痧治疗,不仅可以疏肝解郁、祛除胆火,还能调理全身气机,增强肝的解毒功能。

所以要解决妇科和男科的问题,首先要治肝,且治肝实脾,肝脾肾同治。因肝主疏泄,一旦淤堵会导致肝胆经湿热蕴结,一旦湿热下注,则会导致气机失调、血行障碍,容易好发各种妇科和男科问题。而李氏砭法刮痧治疗则对于疏肝解郁、祛除湿热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杜东海,道生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班往期学员。

编辑:方與欢迎投稿:dszy

idaosh.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f/961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