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做不了核磁,才想起来取它

  带环避孕,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做母亲的女性共同的记忆。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年-年的30年间,全国共实施妇女上环术2.86亿次。如今这些妈妈们都过了围绝经期,而很多人却早已把它忘记在身体里,有些人直到生病住院做检查,才想起该取出那枚应该退役的节育器。而随着时代的进步,避孕方式的多样化等,节育器的“角色”扮演正在随时代而变。

要不是做核磁,这环可能跟我一辈子了

  盛阿姨因为腹痛多日,到医院做检查竟查出了肿瘤,医生建议她做个核磁检查,进一步确定病情。本来想着一个简单的检查而已,没想到医生说,做核磁不能携带金属物,就连镶的假牙里如果有金属物质,都可能影响检查。盛阿姨突然想到,自己牙齿倒没问题,可30年前肚子里一个“小东西”却不好办。

  30多年前,盛阿姨在不打算要二胎后,果断上了环。绝经以后,因为怕疼,也怕麻烦,想着节育环在身体里一直也没出什么问题,应该不用管它,就一直带了30多年。““做不了核磁,才想起来取它”盛阿姨如今被腹痛折磨的很痛苦,面对又要增加取环这个手术,令她十分郁闷。但经检查,医生很遗憾地告诉她,盛阿姨绝经多年,子宫已经严重萎缩,强行做手术取出困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节育环也有可能卡在“半路”,取出失败。考虑到手术的紧迫性,医生最后选择了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不得不放弃最适合的核磁检查。盛阿姨决定,等身体恢复好了,第一件事就是把环取了。“要不是这次核磁共振事件,这环可能跟我一辈子了。”

  “取环”本是一项常规手术,但对于进入绝经期的妇女——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有的已70多岁,给她们取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哈医院计划生育科主任医师罗畅表示,常常遇到像盛阿姨这样的患者,认为身体没什么不适,不取也行。有的因为忘了还带着节育环,有的因为怕疼,一拖再拖好些年。当因为有一些被动原因,不得不取出节育器时,身体条件已经让取环变的很困难。“其实,最佳取出节育器的年龄应该在绝经满一年就及时取出。否则象盛阿姨那样,拖得时间太久,子宫萎缩,取出困难,甚至取不出来。

产后一年多,我在妈妈的建议下带了环

  “我准备要二胎了,想取掉节育器。”在医院,记者遇到了来取环的小云,她告诉记者,生完二胎她还会再带的。

  “产后一年多,我在妈妈的建议下带了环,同样作为妈妈,她很怕我再次怀孕,做流产的话会很伤害身体。”小云说,当时没想过要二胎的事情,但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身边同学都要了二胎,在目前家里条件还不错的情况下,她也决定要做二胎妈妈。回忆起当初来带节育器,小云说全是因为妈妈的“前车之签”。未来还会选择节育器避孕,小云认为,既经济实惠又方便,在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情况下,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相比节育环的避孕,有人用它来治病

  医院了解到,如今,避孕方式的选择更加多样,节育环不再是女性朋友的几乎唯一的选择。新型口服避孕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被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和应用。新的避孕药具如透皮贴剂等的发明,亦满足了一部分的避孕需求。同时女性朋友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她们有能力获得更多的避孕知识并在生育的不同年龄、时期选择不同的更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节育环也在更新,节育环的种类也在变化。节育环的角色也不单单只是避孕,还可以治病。

  小春自从16岁月经初潮后,痛经这件事始终让她痛苦难堪。不仅月经量多,每次月经她连班都上不了,只能躺在床上,靠服用止痛药缓解。在了解了有一种节育器可以缓解痛经后,小春决定试一试。“如今虽然也会有一点点疼,但不会影响生活了。”带环后,小春的痛经得到了缓解,也没有出现其它不适。

  小春采用的正是那种能“治病”的节育器曼月乐环。该节育器不仅有避孕作用,还可以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罗畅解释:“主要是因为高效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子宫内膜的厚度变薄,所以月经量变少。当患者有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导致的继发性痛经,使用曼月乐环后痛经会明显缓解,因此常常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痛经。此外,该环还能起到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长期没有孕激素对抗的雌激素作用会导致子宫内膜的过度增生甚至恶变。曼月乐环因为持续释放左炔诺孕酮,诱导子宫内膜的腺体萎缩和间质蜕膜样改变,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的过度增生,预防子宫内膜的恶变。”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张美玲

编辑:刘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ze.com/fsxjtzyf/958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