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于阿姨亲口对小编描述的痛楚:感觉到脸颊上有个蚊子在叮咬,手痛到举不起来去拍打,所谓“痛不欲生”也就不过如此!
两个月前,毫无征兆地,77岁的于阿姨突然觉得浑身哪儿都疼,尤其是脖子、肩膀、双臂、双腿……稍有碰触就痛的要叫出来,洗刷、饮食、如厕这些日常的自我料理都成为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卧床不起的于阿姨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也沦落到瘫痪在床的地步。
子女轮流伺候照应再带着四处求医,拍片诊断有颈椎、腰椎疾病,于是内服、外用、打封闭,都无效果。持续两个月痛苦的求医历史,最终在桐乡一院康复科画上了句号。进院的初衷是,是否能治好是一说,医院至少能找个陪护,至少能让医生用止痛药,至少能不再拖累子女。
于阿姨住进康复科后,康复风湿免疫科主任钟毅详细查医院检查的报告单,并组织科内开展疑难病例讨论。钟毅主任发现于阿姨的疼痛症状不像一般的颈腰椎疾病所致,并且在她的血液报告中,找到一个既往求医过程中都被忽略的血液C反应蛋白增高。于是钟毅又让于阿姨完善了血沉等相关检查,果然不出他所料,于阿姨的血沉高达mm/h(正常女性为2.03~17.95mm/h)。排除了肿瘤,感染,结核等可能的疾病,一个“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被得出,钟毅也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按照钟毅主任的方案用药后第三天,瘫在床上的于阿姨神奇地站了起来,还很洒脱地辞退了陪护,因为什么事情她都能自己做了!三日后复查,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血沉已经降至37mm/h,钟毅主任宣布,于阿姨可以带着口服药出院了,只需定期来门诊复查即可。
钟毅主任介绍,风湿性多肌痛为一种和其他诊断明确的风湿性疾病、感染以及肿瘤无关的疼痛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伴有血沉增快。若得不到及时诊治,病人往往呈消耗性疾病样改变,体重明显下降,贫血,全身衰竭,然而如能及时诊断并加用小剂量激素,病人则呈奇迹般恢复,短时间可判若两人。这就是于阿姨瘫痪2月三天后即恢复生活自理的神奇所在。
出院后半个月前来复查的于阿姨十分激动地拉着小编,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花:“你们要好好宣传,像我这样的人,如果不遇见钟医师这样的好医生,就要瘫在床上痛死为止,现在我都自己乘公交车来复诊了!你说我怎么谢他好呢!”
小编的话
按照于阿姨的要求,小编今天宣传一下:风湿性多肌痛病状虽然在我国出现的较少,但是它的危害性却很大。老年人如果有不明原因举臂、穿衣、下蹲及起立困难,轻轻碰触一下就痛等情况,要考虑风湿医院就诊,比如,像于阿姨一样来桐乡一院找钟毅医生。
(康复科供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