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不明原因疼痛很常见,病因纷繁复杂,如骨质疏松、骨关节压、甚或肿瘤,此些种种总是有迹可循。然而有一种情况却是排除如上、方见真章,这就是今天要聊的—风湿性多肌痛。
此病的提出是上世纪50年代。顾名思义,该病有“风湿性”的特点,即定性,比如病程迁延,时间较长,病情反复,有免疫反应的参与,有炎症状态,有相应风湿指标的变化;“多肌痛”则是该病的定位,以多个部位肌肉疼痛(主要是肩胛带及骨盆带)为主要表现。
诊断风湿性多肌痛主要参考以下标准:
(1)发病年龄≥50岁;(2)颈部、肩胛部及骨盆带肌肉僵痛至少有两处,持续1个月以上;(3)晨僵大于1小时;(4)血沉≥40毫米/第1小时(mm/h);(5)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阴性;(6)无其他骨骼肌肉疾病依据;(7)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0毫克/日)治疗反应好。
这个病的诊断除了以上的参考标准外,更需要排除其他,比如类风湿关节压(对称性的小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痛风(高尿酸血症、典型起病部位、痛风石)、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延脊柱向两侧放射,骨折)、肿瘤、急慢性感染,等。风湿性多肌痛的疼痛往往是对称的,患者疼痛较重时,有形容“仿佛肉朽了一样”的感觉。
风湿性多肌痛的治疗效果往往很好,主要还是使用小-中等计量糖皮质激素,有时还会有戏剧性缓解(见效很快,1-2天)。现在对于糖皮质激素的风险说得很重,这是好事,能有效避免激素滥用,但一说起使用激素就畏如蛇蝎,就难免有点杯弓蛇影,杞人忧天了。糖皮质激素毕竟是个药,是药三分毒,总是取其利大于弊而用之。我们为了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还需要配伍一些比如钙剂之类的。
风湿性多肌痛好发于老人,积极地缓解症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仍建议患者多活动(力所能及的运动方式),增强身体素质。现在时冬春之交,尤应避免受凉,预防“感冒”,因为有研究提示病毒感染是该病诱发及加重的重要因素。
欢迎!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临床专家